脱贫攻坚为乡村振兴奠定坚实基础

来源:中国电力新闻网 2020-11-26

脱贫攻坚为乡村振兴奠定坚实基础

——访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扶贫研究院院长张琦 

文/本刊记者  金大崴

  今年是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年。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在全党全国全社会共同努力下,我国创造了精准扶贫的人间奇迹。如何看待我们所取得的成绩,这将对我国和世界产生哪些积极影响和贡献,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如何有效衔接,如何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近日,本刊记者就这些问题采访了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扶贫研究院院长张琦。

  《国家电网》:到2020年现行标准下的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是党中央向全国人民作出的郑重承诺,必须如期实现。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在全党全国全社会共同努力下,我国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成就。如何理解我们取得的脱贫攻坚成就?

  张琦:首先,按照现行农村贫困标准,我国农村贫困人口从2012年年末的9899万减少到2019年年末的551万,贫困发生率从10.2%降至0.6%,全国832个贫困县已有780个县宣布脱贫摘帽,区域性整体贫困基本得到解决。

  其次,贫困群众收入水平大幅提高,“两不愁 三保障”突出问题总体解决,自主脱贫能力稳步提高。贫困地区基本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出行难、用电难、上学难、看病难、通信难等长期没有解决的问题普遍解决。

  再次,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明显加快。通过发展特色产业、就业帮扶等方式,贫困群众增收渠道明显增多,贫困地区经济活力和发展后劲明显增强。

  另外,贫困治理能力明显提升,贫困地区基层党组织得到加强。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全国共派出25.5万个驻村工作队、290多万县级以上党政机关和国有企事业单位干部到贫困村担任第一书记、驻村干部。通过驻村帮扶,农村基层党组织凝聚力和战斗力明显增强,农村基层治理能力得到明显提升。

  《国家电网》:今年是我国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收官之年。脱贫攻坚任务完成后,我国将提前10年实现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减贫目标。这对中国和世界有何积极影响和贡献?

  张琦:就对中国的影响和贡献来说,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第一,形成符合中国国情的贫困治理体系。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大大改变了中国农村贫困地区的落后面貌,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明显增强。第二,缩减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收入分配不平衡。城乡区域发展和收入分配差距正是这种“不平衡、不充分”的体现。通过打赢脱贫攻坚战,有效缩减了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收入分配的不平衡,对于解决新时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起到积极作用。第三,推动我国逐渐实现共同富裕。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贫困人口的快速减少推动我国向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不断迈进。

  就对世界的影响和贡献来说,可以概括为四个方面。第一,推动世界减贫进程。中国对世界减贫贡献率超70%,在消除自身贫困的同时,中国积极同联合国、世界银行以及广大发展中国家进行减贫交流与合作,为其他国家贫困治理贡献中国力量。第二,为世界提供可借鉴的方案。中国经验既符合中国国情,同时又把握住了时代脉搏,借鉴中国反贫困经验,制订符合本国国情的科学扶贫开发策略,是其他国家走出贫困的可选路径之一。第三,创造世界人权发展的新奇迹。在70年扶贫实践中,中国的精准扶贫强调从个体诉求的角度保障贫困人口的生存权和发展权,帮助每一位贫困人口根据自身状况探索脱贫之路。中国减贫推动了中国人权事业的进步,也为世界人权事业的发展贡献了有效路径。第四,推动国际反贫困理论的丰富和发展。西方主流的“涓滴理论”认为,即使没有社会政策干预,经济发展的滴漏效应也会影响到社会的贫困阶层,从而使社会贫困问题随着经济发展得到解决,但在这种理论的指导下,世界减贫的脚步趋于放缓甚至裹足不前。中国的精准扶贫思想构建的反贫困理论,有助于推动广大发展中国家加快摆脱贫困的进程。

  《国家电网》:习近平总书记在宁夏考察时强调,要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对标“两不愁三保障”,瞄准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一鼓作气、尽锐出战,确保如期实现脱贫目标。要巩固提升脱贫成果,保持现有政策总体稳定,推进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战略有效衔接。如何看待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的关系?

  张琦:总体上看,通过脱贫攻坚实现脱贫摘帽和实施乡村振兴的目的均是缩小城乡居民间的发展差距,从而实现共同富裕的奋斗目标。实现贫困地区脱贫摘帽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基础和前提,乡村振兴战略则为脱贫摘帽更加稳定、脱贫攻坚战果更加持久提供了保证。一方面,只有实现贫困地区脱贫摘帽,才能保证全面小康社会的如期建成,从而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坚实基础;另一方面,2020年后虽然绝对贫困将被消除,但是相对贫困将依然存在,反贫困的主战场依然在农村。乡村振兴战略将在实现脱贫摘帽基础上,按照乡村全面振兴、城乡实现融合发展的要求,继续提升农村教育、医疗、住房和社会保障等社会公共服务质量,巩固已有脱贫成果,推动农村地区政治、经济、文化和生态全方位发展。

  同时,脱贫攻坚为乡村振兴提供了良好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条件,进而为增强发展能力奠定了坚实基础支撑。一方面,脱贫攻坚成效证明了在扶贫开发阶段形成的以精准扶贫为核心的扶贫开发理论与扶贫开发思想的科学性。在乡村振兴阶段,仍要将“精准”原则贯穿始终。另一方面,脱贫攻坚阶段重点推行的“思想扶贫”“扶志扶智”措施逐步消除了农户以往存在的“等靠要”思想,推动农户实现从“被动扶”到“主动兴”的思想转变。

  《国家电网》:“三农”是脱贫攻坚的内核,要加快补上“三农”领域短板,深挖农民增收潜力,多渠道持续增加农民收入,才能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贡献力量。您在动员社会力量服务支持“三农”、探索城乡发展一体化新格局方面有哪些建议?

  张琦:解决城乡发展不协调、不共享等问题,统筹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各级政府责无旁贷。同时,还需要发动社会各方力量参与进来。近年来,伴随国家不断鼓励和动员社会力量参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逐步放开社会组织准入权限,大力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积极引入社会力量参与社会建设的各个方面,并取得显著成效。特别是在推进农村发展、实施脱贫攻坚方面,社会团体、民间非营利组织、社会企业等各种类型的社会组织积极参与,构成国家扶贫开发过程中一支重要力量,发挥其亲民性、灵活性、专业性的优势,在扶贫济困、文化传承、生态保护、文化教育、健康医疗、留守儿童关爱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同时也应看到,与城市地区特别是发达城市相比,社会力量在农村发展地区的参与度明显不足,且存在一定的制度障碍和激励不足,缺乏规范有序的引导。因此,未来在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过程中,应继续发挥社会力量协同参与作用,使其成为农村发展的中坚力量。

  具体来看,一是要不断健全完善社会力量参与服务支持农村发展的制度环境,减少社会组织成立和准入的制度门槛。二是出台相应的优惠支持政策,鼓励引导社会组织到偏远农村地区、贫困地区开展社会服务。三是积极培育农村本土化的社会组织和民间组织,打造农村特有的社会组织,提高社区凝聚力、公共性,提升社区成员的服务水平和社区归属感。四是加强组织自身建设,培养一批具有政治素质、爱农情怀、专业技能和实践经验的人才队伍,提高其参与农村建设的能力。五是规范社会组织参与农村发展过程中的角色地位,厘清各自发挥作用的边界,建立政府、市场、社会协同发挥作用的良性运作局面,共同推动农村发展以及城乡一体化发展目标的实现。

  《国家电网》:我国贫困地区自然资源丰富、生态环境良好、气候条件独特,发展特色产业潜力巨大。我们应该如何避免特色产业同质化竞争问题?受自然资源、交通条件、生态环境等因素制约,我国还存在部分贫困程度深、集中连片的贫困地区。您认为在开展农业扶贫共同行动方面应该采取哪些具体措施?

  张琦:产业发展是增强贫困地区造血功能的重要途径,是脱贫致富的根本。产业的发展要重视差异性,避免雷同。第一,慎重选择产业。要综合考虑地区传统产业发展规律和特点、自身资源禀赋和优势、未来可持续发展的可能性,慎重选择具有发展价值和前景的特色产业,并制订相应的产业发展规划。第二,打造品牌。贫困地区发展产业不在于广,在于专和精。要集聚多方力量打造特色产业品牌,紧盯原材料、生产、加工、溯源、销售、宣传等环节,保证产业的安全性和特色性。第三,关注市场变化。不能只顾当前利益,要时刻关注市场变化,认真做市场调研分析,顺应市场发展规律,及时做出调整。第四,监管部门监督。要建立相关的监管和评估体系,时刻监督市场,营造公平运营环境。

  贫困程度深、集中连片的贫困地区普遍具有地理位置偏远、自然资源相对匮乏、基础设施条件较差等特点,扶贫脱贫难度大。第一,要结合外部市场,引进外部优势资源,带动本地农业发展,引导劳动、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向贫困地区转移,围绕“一县一业”“一村一品”的目标,培育特色优势产业。第二,整合土地、资金、劳动力等多种要素资源,推动生产要素合理流动和资源高效利用,建立政府、企业、贫困群体共同参与的发展机制,充分调动各方参与力量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形成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三位一体”大扶贫格局,推动本地传统农业转型升级。第三,强化科技和人才支撑,提升贫困地区产业技术专家帮扶力量,健全科技帮扶工作长效机制,加大贫困地区致富带头人的培育力度,制订和落实相应政策吸引人才返乡。

责任编辑:周小博  投稿邮箱:网上投稿


Copyright © 2001-2022 中国能源新闻网 版权所有

本网站所刊登的《中国电力报》、《中国电业》上的新闻,版权归中国能源传媒集团有限公司所有。未经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批准中国能源新闻网登载新闻业务的函:国新办发函[2000]232号。京ICP备15017366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 编号:京ICP证09026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567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2238117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10120170021 互联网举报中心

广告直拨:江蓬新 010-52238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