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电力强化5G通信基站能效综合管理

来源: 2020-09-15

电能使用恰到好处

——国网浙江电力强化5G通信基站能效综合管理

黄琳 陈姣姣

  “18时58分,茂后基站室内温度28摄氏度,室外32摄氏度,用电负荷2.9千瓦。”

  “好,遥控人员准备,马上开启智能开关,储能电池进行放电,保障基站通讯设备正常运行。”9月8日,义乌供电公司五级职员鲍卫东看着电脑屏幕前从基站实时传回的数据,对着对讲机下达指令。

  “根据这一个月的现场数据采集与分析,茂后村基站整体能耗比之前节约了12.5%。”鲍卫东说道。

  今年7月,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与中国铁塔股份有限公司浙江省分公司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将在5G设施建设运营保障、电力需求响应、资源共享、创新综合能源等方面开展深入合作。

  在金华义乌,当地供电公司深化与铁塔公司合作,共同开展通讯基站储能项目建设,在保供电的同时削峰填谷,又减轻电网投入和运营成本双重压力。

  利益驱动 开展能源合作

  今年5月初,国网金华综合能源公司市场营销部主任傅显峰和义乌供电公司五级职员鲍卫东到中国铁塔公司金华分公司走访客户。

  “我们铁塔公司是通信基站的主要运营商,随着5G推广,基站数量将会越来越多,随之而来的电量也将成倍增长。有没有什么办法可以给我们的用电量进行优化?”铁塔公司管理人员诉说了困扰。

  鲍卫东马上对目前通信基站的情况进行了解。

  由于5G基站单站耗电是4G单站的近5倍,如果要达到现有4G信号相等覆盖面积,5G基站数量至少要达到4G基站的2倍以上。如此计算,5G的耗电将是4G的10倍以上。再加上通信基站的通讯设备和空调设备24小时离不开电,所以用电量比较大。

  在与铁塔公司达成基站能效托管意向之后,随即义乌供电公司与义乌铁塔公司选择溪干村、茂后村两个基站进行铁塔能效试点托管工作。

  义乌供电公司在基站中安装调试环境监测模块、智能开关、智能监控终端等设备,同时研发了负荷聚合能效管控模块,用于实时监测2个试点基站内设备、环境和能耗实时动态数据,并同步传送至义乌供电公司监管后台。

  “从收集的数据来看,铁塔用电负荷比较均匀。无论是尖峰电价时段还是低谷电价时段,备用电池处于浮动充电状态,完全没有利用起来。另外,通信基站内的空调每天24小时无差别启动,也存在用电浪费的情况。”鲍卫东与技术人员反复分析数据、研讨用电策略,提出将平常极少使用的备用电池作为储能设备,进行削峰填谷,并优化空调运行方式,争取将用电费用节省到最大值。

  储存电能削峰填谷 电费支出降低10%

  自6月初开展综合能效管理以来,每个试点通信基站电费支出较原电费支出降低10%以上,初步为通信运营商实现了降本增效。

  那么,综合能效管理是如何降低电费支出的呢?

  利用储能进行削峰填谷。由于通信基站内自带的备用电池几乎没有用武之地,综合能效管理大大挖掘了备用电池的潜力,在低谷电价时段,对备用电池进行充电,充满电之后,尖峰时段放电提供通讯设备运行,通过峰谷差价进行电价策略优化。

  与此同时,义乌供电公司与义乌铁塔公司一同对基站中原本的备用电池进行升级,将原本的铅酸电池改为磷酸铁锂电池,不仅使用寿命增长,而且性能更加稳定,又更环保。

  削峰填谷还有一个重要的作用,就是缓解峰值用电负荷压力,有助于电网稳定运行,节省电网投资成本。利用削峰填谷,用闲置的电能填补峰谷缺口,就可以满载生产、生活用电。同时,电力负荷曲线更趋平滑,减少或延缓设施设备和土地等临时性突发性投入。

  下一步,浙江电力将继续推广综合能效管理,实现降本增效。后续,不仅是通信运营商,其他各类用户侧储能如模具城、公交换电站、冷链物流、生产资料市场等,都能把原本仅用于备电的储能电池进行充分开发利用,通过削峰填谷降低电费支出。

责任编辑:王萍  投稿邮箱:网上投稿



Copyright © 2001-2022 中国能源新闻网 版权所有

本网站所刊登的《中国电力报》、《中国电业》上的新闻,版权归中国能源传媒集团有限公司所有。未经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批准中国能源新闻网登载新闻业务的函:国新办发函[2000]232号。京ICP备15017366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 编号:京ICP证09026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567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2238117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10120170021 互联网举报中心

广告直拨:江蓬新 010-52238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