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14亿多人口放心用能!可靠的能源 自信的中国
来源: 《中国电力报》 时间: 2024-06-17 15:59
有什么比14亿多人口的用能安全
更能代表能源事业现代化发展的气象?
2014~2024
十年间
在“能源安全新战略”指引下
能源系统牢记总书记的嘱托
“能源的饭碗必须端在自己手里”
这“饭碗”
装的是关系国计民生的血液命脉
是“牢牢掌握发展主动权”的底气所在
01、以世界1/10的能源资源总量
供应世界近1/5的人口
中国做到了
幅员辽阔、物阜民丰
是国人对我国资源情况的普遍印象
然而,你知道吗
我国能源资源相对稀缺
与世界平均水平相比
我国煤炭人均剩余可采储量
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60%
油气人均剩余可采储量
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6%
能源资源的先天不足
使得保障14亿多人口大国的能源安全尤为艰难
然而,中国能源人做到了!
2023年
我国一次能源生产总量
从2013年的34亿吨标准煤
增长至48.3亿吨标准煤
能源供应能力十年间增长42%
总量增长背后
是各细分能源领域的跨越式发展
截至今年4月底
全国累计发电装机容量达30.1亿千瓦
截至一季度
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达到15.85亿千瓦
我国发电装机增长1.4倍
风电装机增长5倍
光伏发电装机增长43倍
水电、风电、太阳能发电装机
分别连续19年、14年、9年稳居世界第一
油气增储上产
煤炭优胜劣汰
核电扬眉吐气
……
▲华龙一号
经过十年艰苦卓绝的奋斗
我国建成煤、油、气、核、可再生能源
多轮驱动的能源供应体系
兜住了重要能源国内生产自给的战略底线
02、自给率保持在92%以上
煤炭压舱石稳得住
这是我国首个2亿吨煤炭生产基地神东矿区
每天,约有110列万吨运煤专列驶往全国各地
▲黑岱沟露天煤矿
国家能源集团黑岱沟露天煤矿和哈尔乌素露天煤矿年生产能力达6900万吨
差不多相当于
我国1949年的全国煤炭产量的2倍
如今,这样的千万吨级煤矿在我国有81处
产能达13.3亿吨/年
煤是我国稳定能源供应的压舱石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
要“夯实国内能源生产基础,保障煤炭供应安全”
多年来,原煤占我国一次能源生产总量的比重始终保持在65%以上
2023年
全国原煤产量47.1亿吨
全国煤炭进口量4.74亿吨
两大数据均创历史新高
压舱还要兜底
煤炭行业还有一张守护能源安全的重要“底牌”
2016年12月
神华宁煤煤制油示范项目建成投产
这是全球单套规模最大煤制油项目
标志着我国成为少数掌握
全套煤制油工业技术的国家
目前
我国煤制油、煤制气产能分别达到
931万吨/年、74.55 亿立方米/年
平时能活,急时保供
面对我国不断增长的油气需求
这张“底牌”将在关键时刻为保障国家能源供给起到兜底作用
“以煤为基”的煤炭衍生
对我国能源战略安全意义重大
03、十年油气产量增长超20%意味着什么?
贫油少气是我国能源资源的基本国情
而更为艰难的是
目前,已开发油田可采储量已不足20%
新增油气田开采难度大,稳产难
油气增储上产是一场困难重重的战役
然而,油气行业的极限却在不断刷新
十年间
我国原油稳产增产、天然气快速上产
2023年
国内油气产量当量超过3.9亿吨
较10年前增长21.8%
连续7年保持千万吨级快速增长势头
我国原油年产量连续十年稳定在2亿吨左右
天然气产量在2023年超过2300亿立方米
比2013年增长近1倍
▲大庆油田
老油田创造新奇迹
大庆油田连续27年生产原油5000万吨
对照世界同类大油田
短的稳产3至5年,长的10至12年
大庆油田创造了高产稳产的世界奇迹
经历过一次采油、二次采油、三次采油的实践
大庆油田占领世界四次采油技术的“制高点”
可增加可采储量2.78亿吨
相当于又找到一个10亿吨储量以上的优质油田
万米深度、纳米尺度
2023年
新疆塔克拉玛干沙漠
我国首口万米深井——深地塔科1井鸣笛开钻
奏响了我国“万米深井”时代的序章
▲深地塔科1井
也是在这一年
我国首个深水高压气田“深海一号”大气田完钻井深超过4300米
▲“深海一号”大气田
我国海洋石油勘探再次向超深水挺进
不论是陆上还是海上
拓宽的勘探视野不断带来惊喜的发现
2024年
南海珠江口盆地,我国首个深水深层大油田探明油气地质储量1.02亿吨
四川盆地,一个新的超深层、整装致密砂岩千亿方大气田诞生
2023年
鄂尔多斯盆地东缘,我国首个千亿立方米深煤层气田被发现
2021年
长庆油田探明超十亿吨页岩油大油田
在孔隙尺度微米纳米级的页岩颗粒中“榨油”
2019年
渤海海域探明天然气地质储量超过1000亿立方米
鄂尔多斯盆地东胜气田累计探明储量达1239亿立方米
新疆南天山发现千亿方级大气田
……
“宁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
这样的精神在今天的中国油气人身上依然鲜活
04、中国人创造新能源发展奇迹
2023年
我国人均电力装机容量突破2千瓦
这是一个历史性的时刻
一个14亿多人口的发展中大国
人均电力装机容量已达到发达国家水平
在这人均2千瓦的背后
是中国新能源的强势崛起
截至2023年底
全国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
达到15.2亿千瓦
历史性超过火电装机,成为电力装机的主体
在全国发电总装机中的比重突破50%
从2016年开始
我国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新增装机比重超过50%
2023年达到85%
成为我国新增电力装机的主体
▲湖南娄底新化县大熊山风电场。袁小锋 摄
新能源发电量占比稳步提高
在能源电力保供中的作用不断凸显
2023年
全国可再生能源年发电量约3万亿千瓦时
约占全社会用电量的1/3
同在2023 年
全球能源发展也走到了重要节点
全球可再生能源发电量占比达到了前所未有的30%
在这其中
我国新能源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我国新能源装机规模连续多年稳居世界第一
约占全球的40%
2023年
我国风电光伏新增装机2.9亿千瓦
约占全球增量的63%
世界领先的新能源技术
先进完备的全产业链体系
让我国成为名副其实的全球新能源产业中心
▲山西临汾古县太岳林场光伏场。瞿思远 李跃成 王航 摄影报道
回望来时路
新能源产业从小到大到强
从跟跑到并跑到领跑的历程
正代表了中国能源发展的初心和决心
中国新能源发展
源自于保障我国能源安全
破解发展制约的立足点
中国新能源崛起
源自于把握能源转型变革历史主动
坚定不移走绿色低碳发展道路的战略眼光
望向中国大地
一条横亘在中部的世界最大清洁能源走廊
正动力喷涌
沉寂了千年的沙漠戈壁荒野正分外喧嚣
绵长的海岸线上,风从海上带来新的“宝藏”
中国人的能源“饭碗”
端出了硬实力,也端出了新活力
中能传媒《中国电力报》编辑部出品
策划、文案:刘泊静
制作、编辑:韩懿
校对:刘卓
责任编辑:江蓬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