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电网:优化资源配置 加快绿色发展
来源: 中国电力报 时间: 2024-06-14 10:57
2022年5月11日,独龙江乡35千伏联网工程在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贡山县独龙江乡正式投产运行,这意味着独龙江乡结束长期独立电网的历史,用上了稳定可靠的电能。张强摄
十年来,南方电网云南电网公司深入贯彻落实能源安全新战略,充分发挥云南能源区位优势,建成世界上技术最先进、特性最复杂、电力最绿色的省级异步送端大电网。
切实服务好国家能源发展
云南是能源资源大省,绿色能源可开发总量达2亿千瓦,居全国第2位。目前,云南全省电力装机突破1.25亿千瓦,新能源装机规模成为仅次于水电的第二大电源,能源成为云南省第一支柱产业。
“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提出以来,云南电网抓住国家大力推动能源电力领域绿色低碳转型,以及云南省深入实施绿色能源强省的历史机遇,持续加快电网规划建设,一大批跨省、跨区大型输变电标杆项目加速建设,相继建成省内交叉跨越最多、新建线路最长、首次跨越高铁的乌东德电站送出工程,国内首个换流站、变电站和串补站“三站合建”的永富直流工程,世界首个±500千伏两端改三端的云贵互联通道工程……其中,昆柳龙直流工程创下19项世界第一,实现了关键设备器件国产化和对进口产品的全场景替代,能源的饭碗在电网人的努力下端得更稳更牢。
“十三五”以来,云南电网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185亿元,输变电容量达15万兆伏安,输配电线路长度超100万千米,可绕地球20余圈。云南电网已建成“四横三纵一中心”的500千伏主网架大格局,并与南方电网通过十回直流异步联网运行,安全保障能力和运行水平全面提升。云南电网呈现“省内交直流并联运行、国内10回直流远距离大容量输电、国外多个方向送受电”的特点。
保障电网安全稳定运行
数字电网是支撑复杂大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的关键。走进南方电网云南保山220千伏大寨变电站,随着“远方巡视启动”指令的下达,109个摄像头快速旋转,10套在线监测系统开始收集数据,变电站的无人机机巢弹开、无人机飞向工作点位,机器人从卷帘门走出进行作业……几分钟后,巡视工作结束,系统自动生成联合巡视报告。这是云南保山220千伏大寨变电站开展智能巡检的一个场景。
云南作为国家“西电东送”重要的能源基地,共有35千伏及以上变电站1937座,由于山高谷深,变电站巡视维护范围广,人员长途奔波耗时长。近年来,云南电网深度开展变电站人工智能巡检应用技术研究,不断推进设备状态感知、远方巡视、程序化操作等工程建设,为电网高质量发展蓄势赋能。截至目前,云南已有621座变电站应用人工智能技术,实现了摄像头、无人机、机器人等设备替代人工,以往需要5个小时的全套巡视任务,如今不到5分钟就能完成。
云南电网积极响应国家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的要求,不断加大能源领域科技创新力度,针对储能设备并网前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或质量缺陷,创新研发了储能并网检测装置,除可进行国标要求的常规并网检测项目外,还可开展模拟弱电网特性、阻抗特性以及相角突变等电网异常情况下储能装置能力验证,为新能源建设、保障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提供重要的技术支撑。
纵深推进新型电力系统建设
绿色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2022年,云南省政府与南方电网公司共同向国家申请将云南省列为国家级新型电力系统先行示范区。云南电网制定一系列新型电力系统行动方案和建设方案,立足资源、区位、技术、市场优势,因地制宜打造覆盖省地县三级、各有特色的新型电力系统示范区,当好新型能源体系建设的先行示范。
为推进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向纵深发展,云南电网全力服务好新能源并网,开创“一站式”服务,创新接入系统设计模式,将办理时间大幅压缩,新能源送出工程建设周期较常规电网工程压缩近30%,为确保新能源项目“落得下”“建得起”“送得出”,目前云南新能源装机已突破2000万千瓦,成为仅次于水电的第二大电源。
储能作为新能源消纳的重要手段,是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核心技术。为促进云南丰富的风、光新能源消纳,云南电网历时4年,攻克了集制氢、储氢、运集液态、固态储氢于一体的制、储、用氢能综合示范基地,固态氢能开发项目解决了在常温条件下以固态形式存储氢气的技术瓶颈,为云南新型电力系统的建设和氢能产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示范样本。
今年5月21日,云南首个“风光储”一体化项目并入大电网。项目投入电网协同运行调度控制后,将充分发挥储能充放双向调节特性,以储能为“蓄能池”深入挖掘风、光互补作用,提升新能源消纳率。为加快“储能+新能源”协同运行调度控制的落地,云南电网通过研究风光及地方用电特点,提出“风光储”联合调用策略,缓解极端天气或特殊运行方式下线路压极限运行的问题,提高电网风险抵御能力,同时构建“风光储”电源协同运行控制技术,对“风光储”联合调节,发挥储能的灵活作用,缓解大规模新能源并网带来的影响,确保储能安全、合理调用。(刘慧萍 许盼)
责任编辑:江蓬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