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质量发展看能源 | “氢”装上阵

来源: 中国能源新闻网 时间: 2024-06-05 11:22

“氢”装上阵

新疆库车绿氢示范项目减排二氧化碳48万吨

中国能源新闻网记者白宇 见习记者 赵悦婧

图片

  茫茫戈壁,漫漫黄沙。当阳光穿越云层,洒向这片砂砾,熠熠生辉的光伏矩阵如同沙漠遇到“绿洲”,为这片土地注入新的活力。

  5月30日,记者来到位于新疆阿克苏地区库车市的中国石化新疆库车绿氢示范项目(以下简称“绿氢项目”)。该项目是我国首个万吨级绿氢炼化项目,充分利用西部地区丰富的太阳能资源,采用光伏发电直接制氢,结合中国石化塔河炼化公司用氢需求,建设产、储、输、用氢一体化的绿氢炼化项目。

  据悉,绿氢项目自2023年6月30日顺利产氢以来,截至今年5月30日,已安全平稳运行335天。项目满负荷生产后,每年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约48.5万吨。

  开创绿氢炼化新路径

  几经颠簸,光伏矩阵“涌”入眼帘。这里便是新疆库车绿氢示范项目。极目远眺,光伏“海洋”无边无际,仿佛与远处的天山连为一体。

  “我们的光伏项目占地面积约500亩,光伏发电装机容量为300兆瓦。”中国石化新星公司氢能项目管理专家方虎向记者介绍。

  同时,该项目也是全球首个规模化的光伏直接制绿氢项目。

  “我们将光伏发出的绿色电能,传送至附近的制氢站,再通过电解水技术制取氢气,真正让太阳和氢能建立联系。”方虎说。

  数据显示,目前该项目电解水制氢能力为2万吨/年、储氢能力21万标立方。

  此外,项目还为氢气就近找到了“用武之地”。

  库车市地处塔里木盆地北缘,有天山汇集而来的丰富水资源,还存在大量的戈壁荒漠和沙地可充分利用,能满足光伏发电大基地建设用地和电解水制氢用水的需求。

  作为南疆区域最大的炼油厂,中国石化塔河炼化公司在生产过程中需大量用到氢气,从而为绿氢项目提供了良好的消纳途径。同时,使用绿氢替代天然气制氢后,节省的天然气可以送至东部地区,缓解天然气不足的情况。

  氢能产业链“加速跑”

  绿氢项目是我国首个贯通光伏发电、绿电输送、绿电制氢、氢气储存、氢气输运、绿氢炼化等绿氢生产—利用全流程的典型示范项目。

  “设计团队克服了工艺技术新、规模大、无成熟工程案例可借鉴等困难,重点对大型绿氢项目经济性、安全可靠性开展优化研究,通过联合攻关等形式,成功攻克了波动电源大规模柔性制氢、绿氢稳定供应炼化企业的难题,先后完成了绿氢储运输工艺技术等一系列创新成果。”中国石化新星新疆绿氢公司总经理毛炎云说。

  记者了解到,该项目使用的光伏组件、电解水制氢“心脏”电解槽、电解质制备、闭式冷却塔、储氢罐等重大设备及核心材料全部实现国产化,对于促进我国氢能装备和氢能产业链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项目投产后,相关企业、机构纷纷前来调研,学习可复制的经验。”方虎向记者介绍,目前内蒙古、新疆都在发展规模化制绿氢、氢氨醇一体化项目,绿氢项目所发挥的示范作用,将有效助力我国氢能产业链发展。

  目前,中国石化正按照“加氢引领、绿氢示范、双轮驱动、助力减排”的思路,聚焦氢能交通和绿氢炼化两大领域,大力发展氢能一体化业务。绿氢炼化方面,依托炼化基地大力开展集中式风电、光伏开发,布局大型可再生能源发电—制氢—储氢—利用项目,鄂尔多斯3万吨/年绿氢项目建成后将实现绿电绿氢耦合煤化工绿色低碳发展,首套自主研发兆瓦级PEM电解水制氢装置在燕山石化投产,“乌兰察布至燕山石化输氢管道纳入国家规划。氢能交通方面,积极探索氢能交通走廊,已初步实现京津、成渝、沪嘉甬、济青和汉宜高速氢能通车,并成功探路京沪氢能交通走廊。共建成氢燃料电池供氢中心11个、加氢站128座,基本覆盖了“3+2”氢燃料电池示范城市群,成为全球运营加氢站最多的企业。

责任编辑:余璇


版权所有 中能传媒
策划:孔德琳 李欣智 设计:高慧君 吴苏灵 执行:余璇 江蓬新 闫弘旭 制作:马建中 张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