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革命主力军风采录 | 汪东进:坚决践行能源安全新战略奋力推动海洋石油事业高质量发展
来源: 《中国电力报》 时间: 2024-07-01 15:09
坚决践行能源安全新战略 奋力推动海洋石油事业高质量发展
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党组书记、董事长 汪东进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能源安全工作,2014年创造性地提出“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推动我国能源事业高质量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能源安全是国家总体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基础。全面做好油气等能源安全稳定供应,对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具有重大意义。
十年来,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坚持把学习践行“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作为主题主线,结合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大国内油气勘探开发力度、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等重要指示精神,特别是2022年4月10日视频连线“深海一号”生产平台重要讲话精神,深入推进油气增储上产“七年行动计划”,大力实施“三大工程、一个行动”,加快“四个中心”建设,有力推动海洋油气成为我国重要能源增长极,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助力国民经济稳增长发挥应有作用。
深入推动能源供给革命,着力构建多元能源供应体系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推动能源供给革命,建立多元供应体系。我国能源资源禀赋“富煤贫油少气”,虽然经过这些年的努力,我国油气对外依存度持续攀升势头得到控制,但石油、天然气对外依存度依然维持在70%和40%以上的高位,油气供应安全仍是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紧迫任务。中国海油作为以海洋油气勘探开发为主营业务的能源央企,必须进一步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坚定不移扛起职责使命,勇当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主力军”。
大力实施增储上产攻坚工程。全力打好勘探进攻战,以寻找大中型油气田为目标,持续加大勘探投入力度,十年来我国国内陆续探获渤中26-6、开平南等6个亿吨级油田和陵水17-2、临兴致密气和神府深煤层气等6个千亿方气田,累计新增探明地质储量石油27亿吨、天然气1.2万亿立方米,中国海油储量替代率连续保持在130%以上,储采比稳定在10以上。全力打好上产主动战,实施“稳定老油田、加快新油田、拓展低边稠、强化天然气”开发策略,中国海油国内油气年产量从2014年的5000万吨提升至2023年的7700万吨。特别是过去5年,中国海油国内海上原油增产量超1300万吨,占全国原油总增量比例超过60%,为我国原油产量重上2亿吨并保持稳产作出积极贡献。渤海油田建成我国第一大原油生产基地,南海东部油田油气产量突破2000万吨,成为国内油田油气增量的重要贡献者。
积极拓展清洁能源产业布局。充分发挥天然气在能源转型中的“桥梁纽带”作用,积极布局东南沿海LNG(液化天然气)大动脉,推进江苏盐城“绿能港”等重点项目建设,持续推动“气化长江”“气化珠江”“气化运河”“气化沿海”等工程。截至目前,中国海油共建成投运6座LNG接收站、年接收处理能力超3200万吨,累计进口LNG超3亿吨,占全国进口量50%左右,成为全球第二、中国最大的LNG贸易商。积极探索发展新能源产业,加快布局海上风电业务,有序探索天然气制氢、风光发电制氢、冷能综合利用、CCUS等新业务,布局发展综合能源站业务,探索建设海上综合能源岛,争当多元能源供应的探路者。
深入推动能源消费革命,全面提升绿色低碳生产水平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推动能源消费革命,抑制不合理能源消费。能源央企既是能源生产大户,也是能源消费大户。中国海油始终坚持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良性互动,通过大力推进“绿色油田”“绿色工厂”“绿色工程”建设,十年来中国海油累计实现节能量超300万吨标准煤,万元产值综合能耗和碳排放强度持续保持双下降趋势,为实现“双碳”目标奠定坚实基础。
全面构建绿色低碳生产体系。严格落实能耗和碳排放强度要求,深入开展能源清洁替代行动和能效综合提升行动。成功完成全球海上油田规模最大的岸电项目——渤海油田岸电工程三期建设,预计每年碳减排量达百万吨。我国首个深远海浮式风电平台“海油观澜号”成功并网发电,实现海洋油气开发清洁电力替代的重大变革。我国首套百万吨级海上二氧化碳封存装置在恩平15-1油田投用,与国际石油公司联合开展大亚湾CCS/CCUS集群研究项目。成功实现5万立方米/天以上火炬气全部回收利用。提前2年实现公司石化、化工重点领域能效全面达标。
有效呵护海洋生态环境。顺利完成渤海油田环保升级三年行动,实现海上设施生产污水及岩屑固体“零排放”、溢油污染“零事故”。加快海洋环保应急能力建设,在生态环境部指导下成立天津、上海等5个海洋环境应急基地,加强专业溢油应急队伍、环保船队和设备库建设,为呵护海洋环境提供有力支撑。累计投入海洋环保资金80余亿元,实施海洋环保项目超150个,主动参与斑海豹保护、秘境之眼等项目和增殖放流活动,中国海油公益基金会被民政部评为“4A”级社会组织。
深入推动能源技术革命,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推动能源技术革命,带动产业升级。海洋能源开发是高科技、高投入的行业,近年来中国海油持续加大科研投入力度,十年来累计投入研发经费超千亿元,在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上勇挑重担,基本建成了覆盖“水面、水中、水下、井下”的海洋油气开发技术装备体系。中国海油成功获批央企原创技术策源地和深水油气装备现代产业链链长。
“大国重器”研发取得重要突破。“深海一号”能源站实现3项世界级创新、攻克13项关键核心装备国产化难题,标志着我国海洋油气勘探开发能力实现向1500米超深水的历史性跨越,获评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自主研发的“璇玑”定向钻井与随钻测井系统成功打破国外垄断,截至今年5月底已作业超1900井次、进尺近180万米。自主设计建造的深水超大型导管架“海基一号”“海基二号”陆续投产,填补了我国导管架固定平台开发300米级水深油气田的能力空白,开创了我国中深海油气资源开发的新模式。亚洲首艘圆筒型FPSO“海葵一号”成功完成海上安装,进一步提升了我国在FPSO领域的行业话语权。深水、浅水水下采油树和海洋拖缆、海底节点地震勘探采集装备均实现国产化自主研发,有力拓展我国海洋油气开发核心装备能力。自主攻克掌握27万方超大型LNG储罐设计建造技术体系,已在国内20多个项目成功应用,为助力国家天然气产供储销体系建设贡献了海油力量。
数智化转型迈出稳健步伐。积极推动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以数字资源赋能油气产业转型升级。大力推动“智能油田”“智能工程”“智能工厂”建设,以秦皇岛32-6为代表的一批智能油田项目相继建成投用,该油田核心业务数字化覆盖率达到90%,精减生产操作人员20%,并入选年度央企数字化转型十大成果;海上平台无人化率超过15%,多个油气田建成台风生产模式,有力保障本质安全;惠州石化建成我国首个“双频5G+工业互联网”智能炼厂,生产数据自动采集率超98%;海工天津智能化制造基地正式投产,推动预制作业环节提效近20%,标志着我国海洋油气装备制造数智化转型实现重大突破。
深入推动能源体制革命,有效激发企业发展活力动力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推动能源体制革命,打通能源发展快车道。中国海油作为伴随我国改革开放大潮而生的“海上特区”和“工业特行”,始终坚持把全面深化改革作为动力活力之源,深入落实中央深化石油天然气体制机制改革的部署要求,大力实施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和新一轮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坚决破除制约高质量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
着力健全完善市场化经营体制机制。坚持以市场化运作、专业化发展、集团化管理为方向,加快建设现代化企业治理体系、管控模式和经营机制。全面落实“两个一以贯之”,推动“战略型、规范型、监督型、高效型”董事会建设取得积极成效。深入推进集团总部机构改革和“放管服”改革,实施“站起来、再坐下”岗位竞聘。积极推动专业化重组整合,成立中海油国际贸易有限责任公司和新能源分公司,推动所属海油发展成功登陆A股,完成中海油有限公司回A上市,基本构建起以油气公司为核心、专业公司协同发展的现代石油公司体制。着眼打造全球供应链体系和共享服务网络,成立物装采购中心、财务共享服务中心,优化法律支持中心、审计中心等职能,为业务发展保驾护航。
着力推动海洋油气开发模式变革。坚持以“扩大储量规模、优化建设周期、加快产能建设、提升开发效益”为目标,深入推进一体化变革,累计开展勘探开发一体化重点项目近50个,动用探明油气地质储量5亿吨油气当量。加快“新优快”钻完井模式推广,综合提产率达130%。积极推动标准化管理,工程标准化设施在渤海油田工程建设项目前期研究中全面应用,推动项目建设周期缩短30%。
深入推动能源国际合作,持续增强国际化经营管理能力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全方位加强国际合作,实现开放条件下能源安全。当前全球约80%的原油和天然气剩余可采储量分布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深入开展“一带一路”能源合作既是我国开拓油气进口战略通道的关键举措,也是我国实现更高水平对外开放的必然要求。中国海油坚决贯彻落实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持续推动海外业务布局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集中,以更大力度推动能源领域对外合作向深层次、宽领域、高质量迈进。
持续深化国际油气开发项目合作。深耕中东伊拉克、阿布扎比油气市场,积极布局南美深水油气资产,完成巴西布兹奥斯项目权益并购,圭亚那项目成功获得超百亿桶储量的世界级油气发现。当前,中国海油已逐步形成“一带一路”亚太战略起点区、中东核心枢纽区、非洲延伸发展区和拉美主力拓展区四大油气合作区,累计实现油气权益产量超2.4亿吨,为维护全球能源安全、促进油气产业高质量发展贡献了海油力量。
持续推动能源油气贸易合作。构建全球营销网络、资源配置和销贸储运融一体化运营平台,全球油气资源配置和运营能力不断提升。十年来,中国海油原油和LNG贸易合作遍布42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累计原油贸易量达6.2亿吨,进口“一带一路”沿线国家LNG约1.3亿吨,在油气资源获取能力不断增强的同时,也为“一带一路”沿线市场提供了更多清洁油品保障。
责任编辑:余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