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内容>正文

亚冬电网人:线路就是我的赛道

日期:2025-02-12

  2月10日,第九届亚洲冬季运动会越野滑雪男子10公里(自由技术)比赛在黑龙江亚布力拉开帷幕。清晨6时,天还未亮,51岁的王中峰已带领3名队员开始了一天的工作。作为国网哈尔滨供电公司通河分公司清河林业供电所副所长,他负责亚布力赛区82个越野滑雪赛保障房及2.5公里雪道的电力保障工作。自去年12月进驻以来,他们仔细巡视各个供电设施,精准溯源各保电点位,确保供电万无一失。

▲亚冬会客户侧电力保障服务专班成员在为亚冬会越野滑雪赛道起点的供电设施进行检查。(张伯宗摄)

  雪道如刃,巡线如攀峰。2.5公里的越野滑雪赛道盘踞山脊,雪深路滑,寒风如刀。王中峰的巡线路,是常人难以想象的“逆行”。赛道依山起伏,落差不小,供电线路也穿行于陡坡与密林之间。他们背着沉甸甸的工具包,手脚并用地爬过覆冰的斜坡,跪在雪地里检查电缆开关柜。“雪地反光刺得眼睛流泪,但手套一摘,手指几秒就冻得发紫。”他喘着粗气,呵出的白雾瞬间凝结在睫毛上。为保障82个临建保障房用电,4人每天需在齐膝深的积雪中跋涉6公里,鞋袜被雪水浸透,结成冰壳后再被体温硬生生焐化,循环往复。

▲亚冬会客户侧电力保障服务专班成员在为亚冬会高山回转场地检查供电设施。(张伯宗摄)

  极寒是比风雪更残酷的敌人。零下30摄氏度的低温让热成像仪电池续航骤降六成,王中峰就把设备贴身揣在怀里保温;临时开关支架被狂风吹得稳固受损,他和队员用身体抵住支架并进行加固。“棉裤冻透后能立在地上,但保电的阵地一寸不能退。”他拍着结冰的裤腿笑道。一个月下来,团队磨穿了4双绝缘鞋。

  除夕傍晚,王中峰完成了第5次设备特巡。在返回驻地的路上,他拨通视频电话。屏幕那头,80岁的老母亲捧出一盘饺子。他慌忙别过头抹眼泪。11岁的孩子用稚嫩的声音说:“爸爸,我想你了,等你回家!”他哽咽着却假装玩笑地对小儿子回答道:“我不在家,你得帮我照顾好我的老婆。”说完他舌尖泛起咸涩,抹了抹湿润的双眼。

  “线路就是赛道,保电就是保成功。”王中峰带领团队采用破晓前用热成像仪扫描高负荷设备,正午追踪赛场保障房用电波动,子夜匍匐检查地埋电缆温度的“三时段差异化巡检法”。他们累计完成负荷计算报告43份,监督整改隐患27处,在零下28度的极寒中保障了测试赛“零闪失”。亚布力首金诞生那夜,欢呼声震落松枝积雪。此时,王中峰正跪在终点线旁的雪地里,徒手扒开积雪查看地埋电缆接头。“我好像摸到了供电人的‘奖牌’。”他望着远处雪场的灯光,冻裂的嘴角微微扬起。

▲亚冬会客户侧电力保障服务专班成员巡视亚布力赛区高山回转场地供电线路及客户侧用电设备。(张伯宗摄)

  如今亚冬会正在紧张进行,王中峰仍坚守在赛后巡检一线。暮色中,他的身影与雪道上星罗棋布的电力标桩渐渐重合。所有保障亚冬会的电网人如他一般,用冻僵的双手托起冰雪盛会的璀璨灯火,在“隐形赛道”上书写着另一种亚冬传奇。(张伯宗)

  责任编辑:沈馨蕊

Copyright 2001 - 2025 中国能源传媒集团 版权所有

技术服务:中国能源传媒集团数字媒体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