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内容>正文

国网黑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全力以赴保电亚冬会

日期:2025-01-16

  随着哈尔滨2025年第九届亚洲冬季运动会的脚步日益临近,国网黑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的员工们正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全力以赴地投入到这场国际体育盛会的保电工作中。在他们当中,有这样一群电力守护者,他们以“我的眼睛就是尺”为信念,用精湛的专业技能和无私的奉献精神,为亚冬会的成功举办筑起了一道坚实的电力屏障。

  慧眼量冬温如尺 静悟着冬夜里的温度

  夜幕低垂,银装素裹的哈尔滨2025年第九届亚洲冬季运动会冰壶馆在寒风中静默地等待着即将到来的辉煌时刻。而在这一片宁静之下,鹤岗供电公司员工连洪福正手持红外测温仪,对着为冰壶馆供电的10千伏北华线,测量着每一个节点的温度。

  “夜间测温能够避开太阳的直射,减少阳光对设备温度的干扰,更容易捕捉到线路的异常发热点,方便及时排除隐患。”月光下,连洪福手持红外测温仪,沿着复杂的配电线路缓缓前行。每一次对准线路,他的眼神都异常专注,仿佛能穿透夜色,直视电流在导线中奔涌的轨迹。仪器屏幕上跳动的数字,是他判断线路健康状态的唯一依据。

  “这里温度偏高,记录下来,明天一早安排复查。”连洪福看着测温仪说道,一旁的队友立即在笔记本上详细记录着测温数据。随着工作的深入,他们的身影在夜色中逐渐模糊,但手中的红外测温仪却像一盏明灯,照亮了前进的路,他们的每一步都踏实而坚定,仿佛在用行动诠释着国网人的责任与担当。

 2024年12月11日,鹤岗供电公司连洪福、刘乃银对10千伏北华线进行夜间红外测温工作,排查线路隐患,护航亚冬会冰壶馆稳定供电。(徐海峰 摄)

  “越到晚上气温越低,路也更不好走,但能为亚冬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我感到无比自豪。”连洪福坚定地说道。他知道,当冰球馆内的灯光亮起,运动员们在冰面上驰骋时,自己的付出将化作那一抹最坚实的保障。

  夜渐深,测温工作也接近尾声。连洪福与队友收拾好工具,转身望向冰球馆,仿佛能看到他即将璀璨夺目时的样子。他知道,明天,还有更多的挑战等待着去征服。而他,以及所有队员们,都将用那双“尺眼”,继续守护着这片光明与希望。

  “米尺”进阶入“微毫” 宾馆保电的转变之旅

  “宾馆而已,亚冬会给它保啥电?”2024年5月16日,当接到为亚冬会重要宾馆提供保电服务的任务时,鹤岗供电公司王滨龙心中有些不以为然。然而,随着工作的深入,他的观念逐渐发生了转变。

  最初,王滨龙认为宾馆的电力设施相对简单,保电工作不过是例行公事。然而,当他真正开始检查宾馆的电力设施时,却发现了很多潜在的安全隐患。他意识到,宾馆作为亚冬会的重要接待场所,其电力供应的稳定性和可靠性直接关系到运动员的休息和各国来宾的住宿体验,容不得半点马虎。

  随着工作的推进,王滨龙对宾馆保电工作的认识越来越深刻。他与团队成员共同对所分管的宾馆内电力设施进行了全面排查和改造,对宾馆的变压器、配电柜、电缆线路等关键设备进行了逐一排查,确保每一个细节都符合安全标准。

2024年12月10日,鹤岗供电公司亚冬会客户侧保障支援队队员王滨龙、王岩到哈尔滨巴黎四季酒店20千伏变电站巡视检查配电设备。(徐海峰摄)

  如今,距离哈尔滨2025年第九届亚洲冬季运动会开幕已近在咫尺,王滨龙和他的队友们已经做好了充分的准备。他们深知,自己的使命是确保宾馆在亚冬会期间电力供应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为运动员和来宾提供一个良好的住宿环境。

  “原来的眼睛是‘米尺’,感觉看看没啥大毛病就行,现在即便是‘微毫’的眼睛也要反复确认,就应该把电力供应精确到万无一失。”谈到这几个月的工作,王滨龙骄傲地打趣道。

  “天眼”飞巡逐梦行 丈量输电脉络护电路

  “今天的风向和气温都还不错,适合无人机飞行。”清晨,当第一缕阳光还未完全驱散夜的阴霾,哈尔滨供电公司输电运检中心飞巡班徐鑫杰、姚远已经整装待发。他们身着厚重的工作服,头戴安全帽,手持望远镜,对220千伏东源甲乙线进行无人机飞巡,这也是他们今天巡视工作中的“天眼”。

  随着无人机缓缓升起,嗡嗡的螺旋桨声划破了清晨的宁静,它如同一只展翅高飞的雄鹰,带着“天眼”的使命,开始了对外部输电线路的细致巡查。

  “高度30米,风速4米每秒,一切正常。”姚远紧盯着操控屏幕,手指在控制器上灵活跳跃,无人机平稳的穿梭于铁塔之间,用那双“天眼”不断扫描着无人机传回的实时画面,任何微小的异常都逃不过他的火眼金睛。

2024年12月10日,哈尔滨供电公司输电运检中心飞巡班工作人员姚远、徐鑫杰正在对220千伏东源甲乙线进行无人机飞巡。(于庆泉摄)

  “这附近风有点大,可以飞慢一点,风震容易使销针脱落,每个销针都要看清楚。”徐鑫杰一边记录着巡视内容,一边嘱咐道。姚远立刻调整飞行速度,将无人机镜头拉近,清晰地捕捉到铁塔上细微的变化。“还好,没有销针脱落的情况。”姚远的声音在寒冷的空气中显得有些颤抖,但眼神却异常坚定。

  随着无人机在空中的不断穿梭,他们的“天眼”也在不断地扫描、分析、判断。他们眼睛仿佛能够穿透风雪,鸟瞰着到每一寸线路的细微变化,望着远方绵延不绝的输电线路,心中却充满了自豪与责任,正是这份坚守与付出,铸就了哈尔滨2025年第九届亚洲冬季运动会光明背后的坚强后盾,让冰雪盛宴更加璀璨夺目。(徐海峰)

责任编辑:沈馨蕊


Copyright 2001 - 2025 中国能源传媒集团 版权所有

技术服务:中国能源传媒集团数字媒体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