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电华新西藏分公司:浅析安全管理的系统发展要求

来源: 时间: 2024-06-24 16:49

  安全生产作为现代社会的一个系统性问题,我们需从安全风险监测预警体系完善、应急能力建设、新技术应用、安全文化建设、统筹发展和安全和人文关怀等方面进行深入探讨。
  面对设备故障、自然灾害等突发事件,建立和完善应急管理体系是保障电力安全稳定运行和人员生命安全的关键。电力企业应按照相关要求,积极建立健全应急管理体系,制定详实可行的应急预案,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演练应涵盖火灾、设备故障、自然灾害等各类可能发生的紧急情况。通过模拟实战,让员工熟悉应急流程,掌握自救互救技能,确保在突发事件发生时能够迅速响应、有效处置,提高员工的应急响应能力和协同作战能力,真正做到“个个会应急”。同时应在管理层面加强应急物资储备和应急队伍建设,加强与地方政府、消防、医疗等部门的联动协作,构建全方位的应急响应机制。确保在关键时刻能够迅速、高效地开展救援行动,畅通生命通道,最大限度减少事故损失。
  当前,一些电力企业安全生产面临设备老化、技术落后、管理不善等挑战。安全生产形势趋于恶化,在重点环节推进设备更新、技术创新,有利于降低安全生产风险,提升本质安全水平。国务院印发了《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的行动方案》,电力企业应积极响应,加大安全投入,加快应用先进适用设备,突出数字化、智能化、绿色低碳等新技术在安全生产过程中的使用占比,坚持守好安全发展底线,推动设备向高端、智能、绿色、安全方向更新升级,推进数字化智能化设备和软件大规模普及,加速“5G+工业互联网”融合创新和规模应用,探索基于人工智能的智能制造新模式,实现全域、全链、全环节推进制造业“云大物智移”,带动电力企业安全生产本质安全水平更上一层楼。
  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到来,数字化时代的安全技术创新,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兴技术为电力企业安全管理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建设安全风险监测预警系统成为可能。通过整合生产数据、环境数据、设备状态监测等信息,运用先进的分析算法识别潜在的安全隐患,实现风险的早期预警和精准管控。例如,利用AI算法对海量运行数据进行深度学习,预测设备故障发生的可能性,实现从被动应对向主动预防的转变;运用区块链技术增加数据透明度和不可篡改性,确保安全记录的真实可靠,为事故调查与责任追溯提供有力支撑。此外,建立多层次的风险预警机制,确保信息能够及时传递至决策层和一线操作人员,为快速应对提供依据。电力企业需积极拥抱数字技术,推动安全管理向更加精准、高效的模式转变。
  加强积极的安全文化建设,从精神深层次加强“以人为本”的安全文化建设,安全文化不仅仅是制度和规范的集合,更是全体员工共同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企业应致力于打造一种“安全至上,生命无价”的文化氛围,让每一位员工都能深刻认识到自身在安全生产中的角色和责任。安全意识是安全生产的基石,通过定期举办安全教育培训、安全事故案例分析会、安全知识竞赛等形式,通过开展安全文化月、安全知识竞赛等活动让安全教育渗透到日常工作的每一个环节,让每位员工都能深刻认识到安全的重要性,从“要我安全”转变为“我要安全”,形成“人人讲安全”的良好氛围。定期对员工进行安全法规、操作规程、应急处置等方面的培训,特别是要加强新入职员工和关键岗位人员的安全教育,确保每位员工都能熟练掌握岗位安全知识和应急技能。同时,鼓励创新培训方式,如采用VR/AR技术模拟应急场景,增强培训的互动性和实效性。
  安全生产是一个动态管理过程,需要不断地自我审视、问题发现和持续改进。安全责任重于泰山,企业需按照《安全生产法》的相关要求,明确各级管理人员的安全职责,尤其是安全应急等方面的责任落实显的更加突出,我们要确保安全应急工作的每个环节都有人负责,有人监督。建立科学有效的安全绩效考核机制,将安全管理与个人绩效挂钩,激励全体员工主动参与安全应急工作中,形成“层层负责、人人有责、各负其责”的安全责任体系。同时,鼓励员工提出安全改进建议,对发现的安全隐患及时上报并给予奖励,营造全员参与安全管理的良好环境。我们可以引入先进的管理方式,例如引入PDCA(计划-执行-检查-行动)循环管理方法,对安全风险、事故事件进行闭环管理。即在识别风险后制定预防措施并执行,随后检查执行效果,最后根据检查结果调整优化策略,形成良性循环。这种持续改进机制能够确保安全管理体系的有效性和适应性,促进电力企业安全应急管理水平的持续提升。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和生产方式的不断革新,安全问题日益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生命至上,本质安全”作为一种先进的安全理念,不仅体现了对人的尊重与关怀,更是推动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石。这一理念强调在所有活动的规划、执行与评估中,都将人的生命安全与健康放在首位,从根本上消除或减少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实现安全与生产的和谐共生。员工的心理健康是安全生产不可忽视的一环。长期处于高压环境下的电力工作者易出现心理压力过大、情绪波动等问题,影响到安全作业。关注员工的心理健康,确保员工在良好的身心状态下工作,减少因心理因素导致的安全事故。企业应探索创新建立员工心理健康管理体系,提供心理咨询、压力管理等服务,创建一个支持性和包容性的工作环境。同时,加强人文关怀,关注员工的家庭生活和社会关系,通过组织团队建设活动、家庭日等增进员工间的相互理解和支持,构建和谐的劳动关系,为安全生产打下良好的人文基础。从“人”的角度最大层度上减少发生安全事故的可能性。
  在追求电力安全生产的同时,绿色低碳的发展理念也不可或缺。电力企业应将绿色安全理念融入日常管理和应急准备中,比如,在应急物资的选择上倾向于环保型产品,在事故处理时尽量减少对环境的影响,推广使用清洁能源和高效节能技术以降低运营风险。通过构建绿色安全管理体系,不仅能够提升企业的社会责任形象,还能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贡献力量。
  在复杂的电力生产全系统中,单一部门是难以独立应对所有可能遇到的安全挑战。因此,建立跨部门的协作机制和信息共享平台至关重要。这包括企业内部的生产、运维、技术等部门之间的紧密配合,也涉及与外部应急管理部门、气象部门等的联动协作。通过即时的信息沟通与资源共享,能够有效提升对突发事件的预警能力和快速响应效率,确保“个个会应急”,在危机时刻能够迅速畅通生命通道。此外,企业应主动通过媒体、社交平台等多种渠道普及电力安全知识,提高公众的安全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同时,积极参与社区共建,举办开放日、安全教育进校园等活动,构建和谐的企社关系,将社会责任理念贯穿于电力生产的全过程。
  总之,安全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也是一项长期且复杂的任务,它不仅需要技术创新的驱动,还需要文化、制度、人才等多方面的支撑,需要不断适应时代发展,融合创新技术,深化安全管理理论与实践。以更广阔的视野、更开放的心态、更扎实的行动,不断探索安全管理的新模式、新路径,推进安全发展与高质量发展的有机统一,努力构建零事故、零伤害的本质型智慧安全生态系统。(韩志强)


策划:孟肖虎 谢先哲 执行:赵飞 张永亮 谷世家

Copyright@中能传媒集团数字媒体运营部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