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能集团:浅谈将“安全要求”充分内化为“安全需求”
来源: 时间: 2024-06-17 11:31
内化,意为将看、听、想等思维观点经过内证实践,将自己所认同的新的思想和自己原有的观点、信念结合在一起,构成一个统一的、具有客观价值的认知体系。这种认知是持久的,并且会成为自己人格或者说本能的一部分。本人以为,生产人员最应该做到的,就是将外界对自身的“安全要求”充分内化为更为主动的、源于自身的“安全需求”,充分完成从“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的积极的思想转变,让自身对安全的主观需求成为真正推动安全生产的强劲动力。
职工以及企业本身必须厘清安全生产的是非观念,要明辨一个事实,即安全生产方面的规章制度并非一副加重生产强度、拖累生产效率的枷锁,而是一根脱胎于惨痛的历史教训、用来保护职工人身安全以及企业生产设备安全的安全绳。每一位职工都是家里的顶梁柱,应当充分理解安全生产的首要受益者是他们自身及其身后的家庭;同时,企业也应当理解安全生产是企业能够健康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石,是企业能始终保持第一竞争力的核心要素。职工和企业都应明白一个道理: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倘若一味追求更高层次的需求而罔顾安全这一基本需求,其搭建起来的美好光景也终究只是空中楼阁、镜花水月,触之即倒,抚之即碎。
如何将“安全要求”充分内化为“安全需求”,要的是企业与职工的双向奔赴。
第一,应当提高政治站位、安全认知。积极制定并实施好本单位的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通常可以从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和安全技术知识教育两个方面着手。
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应对各级领导和广大职工进行安全生产方针及有关劳动保护政策法规的宣传教育,理解执行安全生产方针和劳动保护政策就是执行党的政治路线,从而澄清一些原有错误认识,自觉摆正安全与生产的关系,进而严格执行劳动纪律,树立法制观念,把违章作业提高到法的观念来认识,自觉执行安全生产的各项规章制度。
在安全技术知识教育方面,应对企业内外的安全先进项目与经验进行介绍交流、宣传教育,同时积极汇总、分析企业内外的典型事故案例,让广大职工从中看到危害性并吸取教训,提高防范能力。一线生产人员应对所在单位的基本生产概况、施工工艺流程、作业方法以及与之相适应的机具设备性能和知识、操作技术等有充分的了解,应认真参与各类安全应急演练,具备相应的事故应急处置能力。
第二,电力安全生产必须实行“三全管理”。“三全管理”即全员参与、全过程控制、全方位管理。
全员参与,落实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从企业内部到外包单位、从各级领导到全体员工,每个部门、每个岗位、每个人都要制定相应的安全责任制,人人做好本职工作,人人关心安全生产。从目前情况来看,外包管理难度较大,因为外包单位多,人员杂,文化水平有高低,安全意识参差不齐,给安全管理带来很大的难点。因此我们对外包单位的资质审查要严,对于项目经理,工作负责人要严格进行培训考试,作业者要不厌其烦的进行监督拷问。作业过程中做好过程监督,建立监督检查记录,及时协调作业过程中的事项,通报相关安全信息,督促作业过程中隐患的整改。
全过程控制,意味着要从过去相对消极的事后检查把关为主,转变为在生产活动前、生产过程中的积极预防和改进为主。要把影响安全问题的诸多因素查出来,依靠科学理论、程序和方法作出改变,使安全生产的全过程处于受控状态,确保安全生产。
全方位管理,应至少从“硬件”、“软件”和落实监督三个方面入手。在“硬件”方面,企业应当实现安全信息管理网络全覆盖,并配齐一应安全设施装备、可靠的劳动防护用品、安全检查检测仪器、检测报警系统和应急救援物资及装备,强化安全生产条件。在“软件”方面,企业应建立健全一套行之有效的安全目标管理、决策执行、考核奖惩、整改提高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并自觉做到制度的刚性化、法治化、常态化。在落实管理监督方面,应做到各级领导督查、部门巡查及岗位自查常态化,建立起长效监督机制。应长期对现场作业情况进行检查,重点检查现场工作票、操作票执行情况,各类作业安全管控情况,各类施工方案、风险管控方案执行情况,安全工器具及个人防护用品配置使用情况等,检查发现的问题及时督促相关责任部门、责任人整改,并及时通报,将安全隐患消弭于萌芽之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