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电投滨海发电公司:安全生产大家谈之形式与非形式的探讨

来源: 时间: 2024-06-17 11:27

  没有安全,就没有发展,安全生产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保障安全生产,减少或防止事故的发生,是新安法赋予每一个员工的安全责任,也是对我们的政治责任的要求。在实际操作中,我们常常会遇到形式与非形式两种不同的安全生产方式,它们相互依存、相互作用,共同构成了安全生产的完整面貌。
  形式,即外在的规则、程序和制度,是安全生产的基础。它为员工提供了明确的指导和约束,使得生产活动能够有序进行。形式的存在,使得安全生产有了可遵循的标准和准则,有助于减少人为失误和违规操作。然而,形式主义的做法可能会导致员工对安全规定的机械执行,而忽视了安全生产的本质目的。
  形式上的规章制度、操作规程,主要体现在严格遵守规章制度、执行操作规程、使用防护设备等方面。这种方式强调的是规范化、标准化的操作,通过明确的规定和流程,确保生产过程的安全可控。例如,继电保护检修作业,每个检修工都必须严格按照检修规程进行操作,佩戴好安全防护设备,确保生产过程的安全。然而,过于依赖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可能会导致员工在实际操作中缺乏灵活性和自主性,甚至可能因为过度依赖而忽视了实际情况的变化。
  非形式,即内在的安全意识、文化和行为,是安全生产的灵魂。它强调的是员工对安全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以及对安全价值的内化。非形式的培养,能够激发员工的主动性和创造力,使他们在面对安全挑战时能够灵活应对。通过培养员工的安全意识、塑造安全文化、倡导安全行为,使安全成为员工的一种生活方式和工作习惯。例如,班组会定期开展安全教育培训、安全演练等活动,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同时,公司还会通过宣传标语、安全文化墙等方式,营造浓厚的安全氛围,让员工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感染和熏陶。
  非形式上的安全生产具有很强的实效性。当员工真正内化了安全理念,将安全视为一种责任和担当时,他们就会在实际操作中更加主动地采取安全措施,发现潜在的安全隐患并及时上报处理。这样,安全生产就不再仅仅依赖于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的约束,而是更多地依靠员工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来保障。
  形式为安全生产提供了框架和基础,而非形式则赋予了安全生产以生命力和活力。只有将形式与非形式相结合,既注重规章制度的建立和执行,又注重员工安全文化的培养和提升,才能真正实现安全生产的目标。(张兰花)


策划:孟肖虎 谢先哲 执行:赵飞 张永亮 谷世家

Copyright@中能传媒集团数字媒体运营部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