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实推进体系建设 有效保障责任落地
来源: 时间: 2025-06-25 09:19
扎实推进体系建设 有效保障责任落地
国能濮阳公司党委书记 董事长 孙洪江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责任重于泰山,要抓紧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体系,党政一把手必须亲力亲为、亲自动手抓。要把安全责任落实到岗位、落实到人头,坚持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加强督促检查、严格考核奖惩,全面推进安全生产工作。”这一重要论述,既是对安全生产规律的深刻把握,更是对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筑牢安全底线的根本指引。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建设,正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重要论述的具体实践,是推动企业主体责任从“纸面”落到“地面”的关键抓手。通过构建“责任清晰、制度完善、流程规范、监督有力”的管理体系,既能系统整合安全管理要素,破解“责任悬空”“执行断层”等痛点,更能以体系化思维推动安全理念融入生产经营全过程,为企业高质量发展系紧“安全带”、筑牢“压舱石”。
一、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实施要深入理解和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重要论述要点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重要论述的核心要点是“人命关天,发展决不能以牺牲人的生命为代价。”这必须作为一条不可逾越的红线。作为企业在推进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建设中必须要理解和贯彻。
一是要强化红线意识,实施安全发展战略。大力实施安全发展战略,绝不要带血的GDP。企业安全管理体系建设的核心是要把安全发展作为科学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保障,把安全生产与转方式、调结构、促发展紧密结合起来,从根本上提高安全发展水平。二是要抓紧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体系。安全生产责任体系是抓好安全工作的“四梁八柱”。“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不是一句空话,“三管三必须”更要落实到具体行动中。各部门、各岗位都要对照责任清单,明确自身在安全生产中的职责。领导干部要主动靠前指挥,业务部门要将安全要求融入工作流程,形成“人人有责、层层负责”的良好局面。对于责任落实不到位、推诿扯皮的现象,必须严肃追责问责。三是要强化企业主体责任落实。所有企业都必须认真履行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善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采取有力措施,只有把安全工作做扎实,做到安全投入到位、安全培训到位、基础管理到位、应急救援到位“四个到位”,才能从源头上减少事故隐患。四是要加快安全监管方面改革创新。深化安全监管体制机制;坚持最严格的安全生产制度,加大安全生产指标考核权重,实行安全生产和重大事故风险“一票否决”;加快安全生产法治化进程,完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体系。五是要全面构建长效机制。安全责任重于泰山,是一项长期性、系统性工程,必须标本兼治、重在治本,建立长效机制,坚持“常、长”二字,经常、长期抓下去。安全生产我们要摒弃“一阵风”式的工作方法,把功夫下在平时,建立健全隐患排查治理、风险分级管控、安全教育培训等长效机制。通过常态化、制度化的管理,持续巩固安全生产成果,推动安全生产工作从被动应对向主动防控转变,真正实现长治久安。六是领导干部要敢于担当。领导干部是安全生产的“关键少数”,关键时刻必须站得出来、顶得上去。大家要时刻牢记“命字在心、严字当头”,面对安全隐患和问题,要敢于动真碰硬、一抓到底,决不能敷衍塞责、回避矛盾。只要我们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认真履职尽责,就一定能做好安全生产。
企业健全完善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建设就是要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重要论述做为行动指南,强化红线意识,压实各方责任,落实企业主体责任,以更坚定的决心、更有力的措施、更扎实的作风,筑牢安全生产防线。
二、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实施要理解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的含义
什么是责任?对于企业和各级人员来说责任主要有两方面的含义,一种是指积极责任,也就是个体分内应做的事,来自对他人的承诺,职业要求,道德规范和法律法规等;另一种是消极责任,指没有做好自己工作,而应承担的不利后果或强制性义务。
企业是生产经营活动的主体,是安全生产工作责任的直接承担主体,《安全生产法》第四条中明确规定了企业的主体责任“生产经营单位必须遵守本法和其他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加强安全生产管理,建立健全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和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加大对安全生产资金、物资、技术、人员的投入保障力度,改善安全生产条件,加强安全生产标准化、信息化建设,构建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健全风险防范化解机制,提高安全生产水平,确保安全生产。”只有搞清楚自己的责任,才能认真履行责任,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实施才能目标明确、方向准确。
三、扎实推进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建设,有效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的意义
安全生产是保障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必然要求。企业是经济社会最基本的单元、最活跃的细胞。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在很大程度取决于企业的发展,而企业能否实现长治久安在其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企业安全主体责任不落实,事故隐患不断,国家安全生产永无宁日,和谐社会也无从谈起。
一是贯彻落实安全法规的迫切需要。《安全生产法》,明确规定了企业在安全生产方面的各项责任和义务,这些法规是经过大量实践和经验总结得出的,是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法律依据。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是企业必须履行的法律义务,也是避免法律风险的必然选择。二是企业依法经营的主要体现。依法经营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基石,而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的落实则是依法经营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生产经营的整个过程,都必须将安全生产放在首位。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是企业依法经营的具体体现,也是企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三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内在需求。企业的生存发展离不开稳定的生产环境和良好的社会形象。如果企业频繁发生安全生产事故,不仅会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还会严重影响企业的正常生产秩序。生产设备的损坏、生产计划的延误等,都会给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压力。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内在需求,只有保障了生产安全,企业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四是提高安全生产管理执行力的基本手段。安全生产管理执行力的高低,直接关系到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成效。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要求我们要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管理制度,明确各部门、各岗位的安全生产职责,将安全生产责任细化到每一个环节、每一个人。通过明确责任、强化考核、严格监督等措施,确保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得到有效执行。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是提高安全生产管理执行力的基本手段,只有责任明确、执行有力,才能有效预防和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五是预防安全事故的最基本底线。安全事故的发生往往是由于企业对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的忽视,对安全隐患的排查和整改不到位。当企业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时,就会主动开展安全隐患排查工作,及时发现并消除潜在的安全隐患。同时,通过加强员工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让员工能够正确应对各种安全风险。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是预防安全事故的最基本底线,只有筑牢这条底线,才能避免悲剧的发生,保障员工的生命安全和企业的财产安全。六是企业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最佳结合。企业追求经济效益无可厚非,但不能以牺牲安全生产为代价。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看似增加了企业的成本投入,但从长远来看,它能够为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一方面,通过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企业可以避免因事故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如设备维修费用、员工伤亡赔偿费用、停产损失等。另一方面,良好的安全生产环境能够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生产效率,保证产品质量,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从而为企业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同时,企业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保障员工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积极履行社会责任,能够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赢得社会的认可和尊重。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是企业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最佳结合的有效途径。
集团公司邹磊董事长指出:“安全是最大的政治,是企业最大的效益,是员工最大的福利。”这是对企业扎实推进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建设,履行主体责任意义的最好阐释。
四、如何推进体系建设,落实好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
回顾以往发生的一些事故,从表面上看,大部分是现场施工中人员、环境风险叠加导致事故发生,但深思深层次原因均是由于企业安全管理体系不完善,各级管理人员安全责任制落实不到位,安全生产工作做的不扎实,层层失守、环环失控,安全管理隐患不断滋生,引爆了事故这颗定时炸弹,最终发生了安全生产事故,给企业造成经济损失,给生产经营造成极度被动和深远社会影响。因此,推进企业安全管理体系建设,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它关乎国家发展、社会稳定、企业生存和员工福祉。我们要时刻牢记安全生产责任,将安全意识贯穿到每一个工作环节。
一是要树立和践行“大安全”理念,确保思想到位。公司全员一定要摒弃安全生产只是安全部门一家之事的观念,从完善安全生产责任制和保障“大安全”的角度出发,明确责任主体的安全责任。强化事前、事中和事后的全过程监管,建立协同合作、相互关联的安全生产责任共同体。在“大安全”理念指导下,我们要统筹兼顾好不同情形下的安全工作,即:既要重视施工作业现场安全,又要重视办公、生活区域安全;既要重视施工作业时的安全,又要重视停工期间的安全;既要重视人身安全,又要重视财产安全,甚至文件资料安全、食品安全等;既要重视个人安全,也要重视家人安全;既要重视工作中的安全,也要重视生活中的安全等。二是要优化安全生产管理体系,确保责任落实到位。要优化组织体系,做到组织到位。健全“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发挥保证体系、监督体系两个体系的作用,形成安全管理的体系化运作。要细化管理责任,做到责任到位。严格按照“一岗一责”、“谁主管、谁负责”的要求,完善各岗位的安全职责,做到“人人有责、人人负责”。全员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使安全生产工作目标明确,压力传递至个人。要健全制度体系,做到制度落实到位。要以法律法规为准则,结合企业实际,制定出切合实际的规章制度。要组织职工学习好制度,做到人人知道,并做到人人遵守。要认真组织制度落实情况的检查,做到奖罚分明。三是要加强安全教育培训,确保安全技能到位。要做到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常态化。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和实用性,强化安全技术培训、岗位安全技能培训,提升员工实际操作技能,使员工具备“我懂安全,我能安全”的素质和能力。对于新上岗或转岗人员要加强岗前教育培训,三级教育关键在部门和班组,对于特种作业人员要定期开展安全培训,强化个人安全意识,杜绝习惯性违规操作。推进安全生产技术人才培养工作。随着安全新标准、新技术的推广应用,企业生产管理、安全管理人员需要紧跟时代节奏,更新知识储备,更好的为工作服务。四是加强日常安全检查,确保隐患整改到位。加强监督检查是实现安全生产的基础工作。一个企业如果只有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和措施是不够的,必须进行严肃认真的监督检查,促进工作的落实。管理人员要走到现场、走进一线,实地检查每个现场的安全情况。要严格执行国家和本企业的安全工作规程和管理制度;要积极开展各项安全活动,如岗位练兵、事故预想分析控制等;要加强运行设备的巡视检查,确保健康运行。要做好预防和防范,确保预防措施执行有力。牢牢把握“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原则,加强安全监督检查,做到“及时检查、及时发现、及时整改”,改变原来的“事后处理”变为“事先控制”,把各种隐患和危险消灭在萌芽之中。
安全生产责任重于泰山。企业要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重要论述为行动指南,强化红线意识,扎实推进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建设,压实各方责任,以更坚定的决心、更有力的措施、更扎实的作风,筑牢安全生产防线,努力实现企业安稳、员工安全、家庭安心!这是我们作为一名中央企业管理者做好安全生产工作的初心和神圣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