扛牢安全责任守护万家灯火以铁腕担当筑牢电网安全生命线
来源: 时间: 2025-06-16 16:28
扛牢安全责任守护万家灯火以铁腕担当筑牢电网安全生命线
国网武汉供电公司汉阳供电中心 赵玮
作为国网武汉供电公司汉阳供电中心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我深刻认识到电力安全在国计民生中的关键地位,它是我们必须牢牢坚守的底线与红线。在当下能源转型与用电需求迅速增长的关键时期,我们时刻秉持“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将安全发展理念深度融入生产经营的每一个环节。以下,我将结合汉阳供电中心的实际工作,从多方面详细阐述我们在安全生产工作中的思考与实践。
以政治担当压实安全责任链
强化理论武装,奠定思想根基
我们始终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的重要论述作为行动指南,建立“第一议题”学习机制。领导班子成员以身作则,带头深入研读《中央企业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办法》等一系列政策文件,将“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深深融入到每一位员工的血脉之中。通过定期组织集中学习、专题研讨等多种形式,确保全体员工深刻领会安全生产的重要意义,从思想根源上筑牢安全防线。
深刻反思事故,唤醒安全意识
针对陕西“11.26”等典型事故,我们开展了“一案四查”专项反思活动。不仅深入剖析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和深层次根源,还对事故责任追究、安全管理漏洞等方面进行全面审查。我们创新设立了“安全警示日”,在这一天,组织全体员工回顾各类重大事故案例,观看事故现场视频资料,邀请事故亲历者或专家进行现场讲解和分析。用这些血淋淋的教训,触动每一位员工的心灵,唤醒他们的安全意识,让大家深刻认识到安全生产关乎生命、关乎企业发展。
领导率先垂范,带动全员履责
今年以来,党委成员充分发挥“关键少数”的示范引领作用,带队开展“四不两直”检查高达267次。在检查过程中,不提前打招呼、不预设路线,直奔基层、直插现场,深入一线作业场所,对电缆沟防火封堵、设备运行维护、人员操作规范等安全隐患进行细致排查。通过这些检查,共推动解决了如电缆沟防火封堵等各类隐患79项。领导干部的亲力亲为,极大地鼓舞了基层员工重视安全、落实安全的积极性,促使保证和监督体系同向发力,进一步拧紧了安全生产责任链条,形成了全员重视安全、人人落实安全责任的良好氛围。
以雷霆手段筑牢安全防火墙
构建“双预防”机制,实现隐患预控
我们积极构建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针对频繁故障线路,建立“一线路一方案”跟踪机制,精确制定运维策略。推行“缺陷池”与“运检积分体系”,通过“全员找茬”消除缺陷,设备健康水平显著提升。在此基础上,我们进一步强化“人防+技防”相结合的手段,引入智能化监测系统,实时监控设备运行状态,确保隐患早发现、早处理。
开展反违章行动,严明纪律红线
为坚决杜绝违章行为,我们开展了“铁拳2025”反违章行动,并建立了“违章即下岗”的红线制度。明确规定,一旦员工出现违章行为,将立即停止其工作,进行严肃的再教育和考核,考核合格后方可重新上岗。行动开展以来,共查处违章41起。对于违章人员,除了按照制度进行严肃处理外,还组织了28人次参加“安全驾照”回炉培训。培训内容涵盖安全法规、操作规程、案例分析等多个方面,通过严格的理论考核和实际操作考核,确保员工深刻认识到违章的危害性,切实提升安全操作技能和意识。
加大设备改造投入,根治运行隐患
针对部分台区存在的重过载问题,进行全面排查和精准治理。通过更换大容量变压器、优化配电线路布局等措施,成功根治了21个台区的重过载问题,有效提升了电网的供电能力和稳定性。同时,随着充电桩产业的快速发展,针对大量充电桩电表集中装设,由一路低压空开出线可能导致低压开关频繁跳闸、变压器容量超载的问题,由配抢组牵头进行专项排查整改。对辖区内87个充电桩集群进行负荷重构,合理分配用电负荷,从源头消除了安全隐患,保障了电网设备的安全稳定运行。
创新积分管理制度,激励安全表现
我们创新推出“安全积分”管理制度,将员工的个人安全表现与晋升晋级直接挂钩。员工在日常工作中,每正确执行一项安全操作、每发现并消除一处安全隐患、每提出一条有效的安全改进建议等,都可以获得相应的安全积分。反之,若出现违章行为、安全事故等,则会扣除相应积分。积分情况将定期进行公示,在员工晋升晋级、评优评先等环节,安全积分将作为重要的参考依据。这一制度的实施,极大地激发了员工主动参与安全管理、自觉遵守安全规定的积极性,营造了“人人讲安全、事事重安全”的良好氛围。
以创新实践提升本质安全水平
数智赋能攻坚,提升应急效率
在数字化、智能化发展的大趋势下,我们全力推进数智赋能攻坚行动。部署新一代应急指挥系统,该系统集成了先进的地理信息系统(GIS)、大数据分析、物联网等技术。通过实时采集电网设备运行数据、气象信息、用户用电数据等多源信息,能够实现对电网故障的快速精准定位,故障定位时间相比以往缩短了70%。
电网强基攻坚,保障电网安全
开展“百日清障”专项行动,集中力量对影响电网安全运行的各类外破隐患进行全面排查和治理。组织专业人员对辖区内的电力线路走廊、电缆通道等进行拉网式检查,对发现的37处外破隐患,如线下施工、树木超高、异物悬挂等问题,逐一制定整改方案,明确责任人和整改期限,确保隐患得到及时消除。
素质提升攻坚,培育专业人才
为提升员工的安全素质和专业技能,我们创办了“安全夜校”。利用员工的业余时间,邀请行业专家、技术骨干等担任讲师,开设涵盖安全法规、操作规程、新技术应用等多个方面的课程。同时进行各类安全操作和事故应急处理演练,通过这种身临其境的培训方式,员工能够更加深刻地理解和掌握安全知识和技能。
以系统思维构建大安全格局
政企联动,共筑安全屏障
我们积极与应急管理局等政府部门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共同构建灾害预警共享机制。通过数据共享平台,实时获取气象、地质等灾害预警信息,同时将电网运行状态、电力设施分布等信息与政府部门进行共享。双方联合开展应急演练,在演练过程中,模拟暴雨、地震等自然灾害场景下的电网应急处置工作,检验和提升双方在灾害应对中的协同作战能力。通过政企联动,实现了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为电网安全运行和社会稳定提供有力保障。
用户协同,保障用电安全
为切实保障重要用户的用电安全,我们为重要用户配备了“电力安全管家”。这些“电力安全管家”由专业的电力技术人员组成,定期为用户提供设备健康体检服务。深入用户配电室、生产车间等场所,对用户的电力设备进行全面检查,包括设备运行状态监测、电气试验、隐患排查等。为用户提供安全用电咨询、节能降耗建议等个性化服务。通过与用户的紧密协同,不仅帮助用户及时发现和消除用电安全隐患,还提升了用户的安全用电意识和管理水平,实现了供电企业与用户的双赢。
员工参与,激发安全活力
为充分调动员工参与安全管理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我们设立了“安全绩效”奖励基金。鼓励员工立足本职岗位,积极提出关于安全管理、设备改进、作业流程优化等方面的合理化建议。对于经评估具有可行性和实际价值的建议,给予提出者相应的绩效奖励。截至目前,我们已收集到各类改进建议36条,其中部分建议已经得到实施,并取得了良好的安全效益。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将始终保持“成绩每天归零”的心态,时刻秉持“睁眼睡觉”的警觉。在未来的工作中,我们将持续完善责任体系,确保安全责任落实到每一个岗位、每一个环节;不断引进和应用先进的技防手段,提升电网安全运行的智能化水平;进一步锤炼过硬的工作作风,以更加严谨、务实、高效的态度对待安全生产工作。我们将全力以赴打造“零违章、零隐患、零事故”的现代化电网,为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可靠的电力保障,让万家灯火始终明亮,照亮城市的每一个角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