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能源新闻网 时间:2025-04-29 17:27
石慧 张小红
初见何雄豪,是在舞台的聚光灯下。
那是去年11月底,第15届全国电力行业职业技能竞赛,他代表国网浙江电力代表队出征。经过五天的激烈角逐,国网浙江电力代表队获得团体一等奖,何雄豪收获了个人二等奖,以及“电力行业技术能手”称号。
再见何雄豪,他已经回归绍兴建元电力集团有限公司带电作业团队。这些天,他跟着日程表连轴转,谋划着推进配网不停电一体化检修。
走下领奖台后,继续追“光”逐梦。何雄豪坚守一线的原因,是因为“这里有广阔的天地来实现自身价值”。他也始终相信,电力基层工作的意义,既铭刻于奋斗的青春岁月里,也闪耀在照亮城市的万家灯火中。
从“小白”到专业的蜕变
2017年,从华北电力大学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毕业后,何雄豪来到国网绍兴供电公司,成为了带电作业室的一员。
头戴安全帽、身穿绝缘服、架着绝缘斗,在距离地面10余米的电线杆上维修更换设备,守护“电力动脉”畅通无阻,这就是带电作业的工作日常。
有经验的老师傅,即便是戴着绝缘手套也能对每项精细的操作“手到擒来”,在空中“一气呵成”完成任务。何雄豪暗下决心,一定要追上前辈们的步伐。
“刚开始,以为最大的敌人是高度,后来发现是高温。”何雄豪说,绝缘服是带电作业的保命服,是用特殊的绝缘纤维材料制成,一旦穿上就不散热了。特别是夏天,室外温度高达40多摄氏度,作业人员要挤在1平方米左右的绝缘斗里,就连最基本的接线工作,也觉得很费劲。
每次从现场回来,当何雄豪卸下身上的“黄金甲”,里面的工作服总是被汗水浸透,有时候手套里都能倒出水来,双手早已被汗水泡得发白发涨满是褶皱,但他从不抱怨。“别人能干的事、能吃的苦,我也不能认怂,我也能干!”
从刚进单位的“小白”,经过培训取证、跟班实习,再到独自操作,何雄豪成长为一名合格的带电专业技工。至2020年,经历近三年上千次的带电作业实操,他掌握了所需的电力安全知识和作业规范,更积累起了丰富的实战经验。
在竞争和磨练中成长
2022年,何雄豪经历重重选拔,得到了一次证明自己的机会,以主操作手的身份参加国家电网公司不停电作业技能竞赛。
此番征程并不顺利。在2022年底的冲刺阶段,由于每天训练,长时间高强度负荷使何雄豪的右肩时常会隐隐作痛,但抱着一鼓作气冲刺竞赛的心态,他一直咬牙坚持着。其间,甚至需要通过药物缓解疼痛,保证训练的质量与强度。然而,天不遂人愿,竞赛受疫情影响延期,而何雄豪的肩膀也因为劳损病变为囊肿,不得不接受手术治疗。
备赛过程一波三折。在肩膀尚未痊愈之时,何雄豪接到了重启集训的通知,他心急如焚,担心自己拖累整个队伍的成绩,也害怕一整年的努力功亏一篑。恢复期间,虽不能上手操作,何雄豪也仍旧坚持出席每一次集训。一方面为后备选手的训练提供自己的经验心得,另一方面也能时刻保持对作业流程的熟悉程度。
所幸,身体恢复速度超过预期,不到一个月时间,何雄豪重新回归训练并找回状态。“回归后的他仿佛憋着一股劲,比之前训练更加拼命了。”与何雄豪并肩作战的前辈吴冬钢此前有着丰富的比赛经验,两人之间保持着亦师亦友的关系。从初赛到决赛,他们一路砥砺,锤炼心理素质和应变能力。最后他们所在的团体在国家电网公司不停电作业技能竞赛获得第二名。
“回首一路走来,我的点滴进步,都凝聚着无数人的关爱和帮助。”在一次次的竞争中,何雄豪在不断地成长,并乐在其中。
一次意义非凡的“比武”
8回线路、16个工位的赛场上,遮蔽罩、绝缘毯、绝缘棒……十余项工器具在地面上呈矩形整齐排开。这一次,何雄豪终于来到了位于广东佛山的全国电力行业职业技能竞赛个人赛现场。作为全国顶级配电带电作业“大练兵”,这次“比武”对何雄豪而言意义非凡。
事实上,在此前长达近一年的时间里,何雄豪都在为这次比赛准备。特别是备赛前一个月,几乎是没日没夜地刻苦练习。“我想尽量在规定时间内完美地完成所有的操作流程。只有大量去练、去悟,才能练就这种条件反射。”何雄豪回忆,最容易出错的环节是戴着厚重的绝缘手套拧螺丝,就像戴着一副宽大的“皮手套”在带电线路上“绣花”。有时候晚上躺在床上闭上眼睛,脑子里仍在复盘训练的动作。
训练无疑是枯燥的。身边不断有人放弃,何雄豪坦言“多少也会影响到心态”。但想到之前走来的点点滴滴,他依然咬牙坚持了下来。“他经常在吃晚饭或者午休时,拉着我对他的作业过程和工艺点评。”与何雄豪一同前去训练的资深教练胡疆一路全程陪伴,做足了充分准备。“他的技术越来越熟练、稳定,这需要时间的沉淀。”
决赛当天,也发生了一些插曲。在实操环节,何雄豪参与的是带电作业最频繁、用户需求最广泛的典型作业项目“搭接引线”。由于他从浙江带去的遮蔽罩和现场的瓷瓶配合裕度偏大,安装时产生了晃动,遮蔽罩掉到了地上,发出了很大的响声。
“当时确实头脑一片空白,但又马上想到了教练的嘱托,让我在比赛中始终保持冷静,不为一时的得失动摇。”何雄豪立刻用深呼吸调整自己的情绪,很快卸掉了身上的包袱,继续手上的操作。最终,他取得了有史以来最好的成绩,与伙伴们一同载誉而归。
努力做好“传帮带”
如今,竞赛比武的旅程暂时告一段落,但技能与理论上的锤炼让何雄豪受益颇深。
“回归到现在的岗位,更能体会到以赛促学是一种高效的提升方式。”如今,何雄豪把更多精力投向带电作业的计划、管理领域,而他的经验正源自于过去对于理论与实践的积累。“比赛或许不是唯一的目的,更重要的应当是成果的转换,将比赛的标准、规则、技术充分融入到行业实践中,让更多人受益。”
“从刚开始入职时带着稚气,到现在变得沉稳、大气,能够独当一面,几次比赛的历练让何雄豪有了明显的成长。”何雄豪的师傅单永生是绍兴地区第一批拥有带电作业从业资格的人员之一。如今,他希望何雄豪能“把老一辈电力人敬业、精益、专注的精神不断传承下去”。
越来越好的不止何雄豪个人,还有他所在的团队。在原带电作业班的基础上,国网绍兴供电公司成立了一支集带电作业、发电保电和停电检修于一体的全能型综合性检修队伍,让原先分属不同专业和部门管理的带电作业团队“劲往一处使”。这支队伍以自主施工作业为特色,持续优化作业流程、强化技术攻关、升级创新模式,不断提升核心自主作业能力。时至今日,这套新模式还在不断探索、优化,持续升级中。
何雄豪也发现,近几年,有越来越多的优秀青年加入配网综合不停电一体化检修队伍。从这些青涩面孔中,他看到了自己8年前的影子,而这一切更鞭策着他努力做好“传帮带”。“在加快推进建设新型电力系统的大背景下,带电作业也势必会迎来新的挑战和机遇。我们要共同发挥青年人既具有技术又贴近现场的优势,在基层舞台实现人生价值。”
责任编辑:沈馨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