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能源新闻网 时间:2025-04-29 14:09
铁塔银线间的“创新人生”
记全国劳动模范、国网上海超高压公司输电运检专业工程师何冰
4月28日,2025年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名单公布,国网上海超高压公司输电运检专业工程师何冰获评“全国劳动模范”称号。
2006年,何冰毕业后入职国网上海超高压公司,成为了一名普通的输电线路运检工人。工作19年来,他始终扎根在第一线,从普通电力工人到全国劳动模范,他做到了“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精一行”,以“十年磨一剑”的韧劲和“一辈子办成一件事”的执着,守护着上海电网安全稳定运行,深耕着输电线路运检数智化转型。
扎根一线强担当,技术创新护电网
2008年1月,我国南方遭遇百年一遇的雨雪冰冻灾害,浙江金华的电力设施遭受重创,大量输电线路和铁塔损坏。刚刚入职1年多的何冰听到这个消息,主动请缨加入国网上海电力赴浙江金华抗冰抢险突击队,全程参与电力抢修,助力受灾区域快速恢复供电。
在这次抗击冰雪灾害的电力抢修战斗中,何冰亲历了电力人用传统作业方式,冒着雨雪、肩扛手提铁塔钢构件爬山抢险的全过程。
当时由于山路崎岖,物资无法运到山顶,何冰与同事们只能用肩膀和双手在结冰山路上来回搬运物资,百斤重的角钢扛在肩膀上,十五斤的绝缘子一提就是四个,身上被器材划破了,简单处理一下继续干。山顶作业面积小,传统抱杆组立方式展不开、立不稳,就现场重新画施工图、制定改进方案。靠着这样一股拼劲,抢修人员最终提前两天完成了新铁塔的组立任务。
这次经历让何冰切身体会到了作为一名“线路人”的艰辛,但也让他认识到必须通过科技创新改变输电专业传统的作业模式,提升工作效率。
随后几年,何冰刻苦专研输电运检专业技术,先后主持完成了上海世博会配套市政电力工程、国内首条ACCR陶瓷纤维芯导线展放项目等多项重点工程,从普通班员逐步成长为一名班组长。
经过多年一线摸爬滚打的何冰,对输电专业的未来发展也有了自己的思考。结合上海主电网实际情况,他提出了“空塔地”全方位输电线路运检技术与应用的新模式。
2015年,上海电网引入了无人机,何冰一听说,便主动学习,牵头组建无人机团队,并不断创新应用场景,先后实现了喷火清障、激光测距、自主巡视等多种类型无人机在输电线路巡检中的应用。由无人机组成的“空中力量”在输电线路应急抢修、数字化运维及验收等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2020年8月,在何冰的推动下,上海电网“鹰眼”无人机智巡中心正式成立。团队采用“无人机巡航+人工特巡”的运行模式,圆满完成了进博会、党的二十大等重大保电工作,实现了保电线路零故障,有效保障上海电网稳定运行。
数智赋能提质效,科技引领保安全
“眼勤、脑勤、嘴勤、手勤”是同事们对何冰最深刻的印象。因为他总是在工作中找问题、想法子,寻求创新与改变,是一位闲不下来的人。
输电线路遭受外力破坏一直是影响电网安全运行的重要因素。为了全面防范和治理输电线路外力破坏隐患,国网上海超高压公司先后引入多种数字化设备,然而也显现出平台不统一、集中管理困难等问题。何冰挑起重任,带领团队重新整合各类数据流格式,搭建统一端口,优化各系统流程,于2021年8月完成了上海电网输电数字化监控中心的建设,并逐步实现了对上海主电网全部500千伏和大部分220千伏输电线路的在线监测。
然而何冰并没有满足于已取得的成绩,而是继续在创新的道路上砥砺前行。输电数字化监控中心通过专用网络连接着安装在铁塔、导线上的近8000套各类智能终端,并还将逐年增加。海量数据不断反馈和上传,数据的处理和分析工作又成了困扰何冰及其团队的难题。他带领团队找准主要症结,引入人工智能和多源融合AI技术,经过一点点修改、一步步推进、一次次实验,成功解决了一道道技术难题。引入AI算法后,监控中心升级成了“智能大脑”,可实时监测分析输电通道环境、线路状态、气象信息等数据,能及时发现外破隐患和设备故障,24小时全天候守护上海输电线路的安全稳定运行。
2024年面对超强台风“贝碧嘉”正面登陆,监控中心成功预警了浦东临港地区12处隐患点,有效发现并及时处置塑料大棚吹散、异物缠绕导线等隐患68起,保障了上海超大城市主网的安全稳定运行。近三年来,监控中心提前预警和处置的缺陷隐患超1万起,实现上海主电网输电线路跳闸事件数连续三年下降,创造了近3.4亿元的经济效益。
薪火相传育匠才,经验推广齐发展
专业的持续发展离不开技艺的传承和人才的培养。2021年,获上海市总工会批准,何冰劳模创新工作室成立。何冰根据工作室的队伍结构和人员特点,划分不同的技术小组,通过导师带徒、自主研发、头脑风暴等方式,营造出了浓厚的创新氛围,老师傅专心致志“传、帮、带”,青年员工积极专注“比、学、赶、超”。
在何冰的带领下,工作室从最初的10余人壮大到现在的50多人,先后被授予“上海市劳模创新工作室”“上海市技能大师工作室”以及上海市首批“AI+联合创新工作室”等荣誉称号,培养了一大批输电专业青年技术骨干。
作为国网上海电力输电专业带头人,何冰始终秉持“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理念,积极投身于经验的交流与推广。他连续多年在上海科技节、上交会等活动中分享无人机应用领域的前沿动态;积极参加国际大城市供电组织(IUWG)会议,与国外同行交流提升大型城市供电可靠性的举措,将输电运检数字化的“国网经验”推广到世界的舞台上;主持汇编的《电力行业无人机巡检作业典型应用及案例》等书籍,为输电专业和无人机从业人员提供了第一手的学习资料。在第49届日内瓦发明展上,何冰团队的科技成果“人工智能和区块链驱动数据共享的输电线路巡视系统”荣获金奖。他还将发明展上看到的“仿生手”机器人及“人工皮肤”应用到了目前正在开展的带电作业课题中,研制可以代替人工实现带电作业的手型机器人。
入职至今,何冰主持的创新成果先后获得上海市职工优秀创新成果特等奖、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等省部级及以上奖励19项,以第一发明人获得授权发明专利21项,公开出版著作5部。
“我们每一天的守护,每一步的创新、每一次的突破,只为让电网更可靠,点亮万家灯火。”十九年来,何冰见证并参与了上海电网的飞速发展。未来,他还将带领团队以创新为笔,以实干为墨,向着打造“世界观察中国电力的窗口”目标不断奋进。(邸超)
责任编辑:沈馨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