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电力报 时间:2025-03-11 13:39
电让世界遗产“活起来”
全国人大代表、云南省澄江化石地世界自然遗产博物馆副馆长郭进
代薇 张峻敏
“电让化石‘活起来’,诠释了寒武纪生命大爆发和地球生命的演化历程,让‘科研圣地’向‘科普胜地’转化。”谈及近几年电网建设的发展,全国人大代表、澄江化石地世界自然遗产博物馆(云南省自然博物馆)副馆长郭进说,为让寒武纪年代的科技知识不“高冷”,澄江化石地世界自然遗产博物馆利用柔性屏幕技术配合200余个多媒体视频、活体养殖和互动设施,展示寒武纪古生物生活场景。
云南省玉溪市澄江化石地是我国首个、亚洲唯一的化石类世界自然遗产。目前,澄江化石地共发现20个门类、280余种珍稀化石,几乎涵盖了现今地球生物动物的祖先,标志着地球动物谱系树的形成,为研究地球早期生命的起源、演化等理论提供了宝贵依据。
澄江化石地世界自然遗产博物馆二楼的生命大演化展厅,采用VR、AR、OLED柔性屏幕等现代光电技术和先进的多媒体设备,生动诠释了地球生命长河中曾经存在过的璀璨生命遗迹,以及澄江市沧海桑田的地质历史变迁。郭进说,“为保障展馆的多媒体展厅正常运行,南方电网云南玉溪澄江供电局对110千伏矣旧变电站10千伏黄梨山线、110千伏象山变电站10千伏甸朵线进行线路改造。我们博物馆最离不开的就是电,我们有VR、AR展示间、OLED柔性屏幕的多媒体隧道,体感机器恐龙等现代的光电技术与先进多媒体设备,每天9个小时不间断循环播放。电力充足了,现代化的多媒体技术才能很好地还原寒武纪时代的海洋,将生物多样性的特点呈现得淋漓尽致。”
责任编辑:闫弘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