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 能源中国IOS版

  • 能源中国安卓版

  • 陇上孟河

X
您的位置 > 首页 -> 两会聚焦

两会能言|全国政协委员曹志安:立足“大国重器”产业基础 锻造东北新质生产力

来源:中国电力报 时间:2025-03-11 13:39

立足“大国重器”产业基础 锻造东北新质生产力

——访全国政协委员,哈尔滨电气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曹志安

邱燕超

  “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被写入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在东北全面振兴战略纵深推进的背景下,如何立足东北实际发展新质生产力?

  全国政协委员,哈尔滨电气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哈电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曹志安在接受中能传媒记者采访时指出,东北需立足“大国重器”产业基础,以科技创新、产业创新、数字赋能、改革开放四维突破,构建新质生产力实践地。

  作为我国发电设备领域的“国家队”,哈电集团正加速推进数字孪生、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以高端化突破“卡脖子”技术、智能化牵引生产线革命、绿色化响应新型能源体系需求,为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提供新质生产力样本,助力我国从能源装备制造大国向智造强国跃迁。

  中能传媒: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基于去年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成果,结合“因地制宜”新要求,您认为东北老工业地区和传统制造业,未来应该如何走、怎么做?

  曹志安:习近平总书记在2023年9月考察黑龙江期间首次提出“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形成了新质生产力理论,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习近平经济思想,在今年两会期间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基本路径”。新质生产力是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关键力量,能够更好推动新旧动能转换、塑造发展新优势。

  打造发展新质生产力东北地区实践地、更好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一是坚持把科技创新作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聚焦科技自立自强大力深化自主创新,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大力深化协同创新,顺应世界技术革命趋势大力深化开放创新,牢牢掌握科技命脉和发展主动权;二是坚持把产业创新作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主攻方向,统筹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壮大和未来产业布局培育,建好建强重型装备生产制造基地,加快推动制造业向高端化迈进、智能化升级、绿色化转型;

  三是坚持把数字赋能作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途径,大力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生产、经营、产业发展全过程深度融合,以数字化提升发展效率效益,打造国内领先的数字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发展高地;四是坚持把改革开放作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关键一招,在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加速集聚高端优质创新资源要素,着力打通束缚新质生产力的堵点、卡点,让各类先进生产要素向发展新质生产力顺畅流动,以打造向北开放新高地服务高水平对外开放。

  中能传媒:人工智能将给传统制造业带来哪些新变化?能源制造+人工智能的应用场景将如何拓宽,能源企业怎么用好人工智能?

  曹志安: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加快发展新一代人工智能是我们赢得全球科技竞争主动权的重要战略抓手,是推动我国科技跨越发展、产业优化升级、生产力整体跃升的重要战略资源。

  当前,人工智能为传统制造业带来深刻变革,在生产流程、管理模式、产品创新等多个维度发生着新变化,有力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人工智能技术已经应用到能源生产、发电输送以及设备状态监测等各环节,为能源电力行业转型发展注入新活力。

  能源电力企业必须牢牢把握人工智能这个推动引领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驱动力,一是以人工智能赋智赋能能源绿色低碳发展,围绕新型能源体系、新型电力系统建设,运用人工智能技术推动能源利用、装备制造、智能电网等领域全过程各环节改造升级,全力推动能源行业数字化、智能化发展。二是以人工智能赋智赋能先进制造,推动研发设计、生产制造、质量管控向智能化升级,大力推广使用智能机器人等智能制造装备,梯度培育建设智能化工厂,为能源电力行业提供更多智能产品和装备。三是以人工智能赋智赋能提质增效,转变经营观念,再造业务流程,推动管理信息化,通过大模型迭代、算法优化和系统重构打造智慧化供应链,实现资源配置的最优化,全面提升全员劳动生产率和效率效益。四是以人工智能赋智赋能商业模式创新,强化数据驱动决策、自动化流程优化、个性化服务升级和生态协同创新,提供产品全生命周期解决方案和智能运维服务,更好地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

责任编辑:闫弘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