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 陇上孟河

  • 中电智媒IOS版

  • 中电智媒安卓版

X
您的位置 > 首页 -> 电网类

国网山西晋城泽州县供电公司水电自供区接收改造 主题宣传策划

来源: 时间:2024-01-26 15:16

案例实施单位:国网山西晋城泽州县供电公司

案例主创人员:邢武、陈晓萍

案例实施时段:2020年1月至2023年6月

一、案例概况

2020年1月2023年6月国网山西晋城泽州县供电公司在人民网首页、新华网、中国电力报、国家电网报等主流媒体发布新闻报道48篇,介绍了该公司水电自供区接收改造的全过程,持续跟进改造后的电网惠民、乡村振兴举措和实效,引发了群众的广泛关注,得到了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

国网山西晋城泽州县供电公司水电自供区接收改造主题宣传策划通过主创人员丰富的电网宣传工作经验,守正创新、实事求是,运用多种新闻表现形式,寻求传统媒体与融媒体的相互配合、有机融合,不断进行思路创新、实施创新,不仅达到了预期的宣传效果,更为全省后续的水电接改工程实施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

二、思路创新

山西晋城水电接改总面积1366平方公里。在山西省纳入国家电网公司接收范围的8个水电自供区中,接收数量占50%,面积占80%,电网改造工程量居全省第一。国网泽州县供电公司水电自供区接收改造是晋城水电接改的重要组成部分。

高效推动水电自供区接收改造主题宣传,团队以邢武、陈晓萍为主创人员,坚持“实事求是、服务大局”的基本原则,结合新时代新闻创作要求,立足接收改造一线,实时跟进工程进展,在协议签订、试点改造、大电网接通等关键节点,熟练运用文字、图片、视频等广泛开展传统媒体写作和融媒体作品创作。同时,根据题材的侧重点不同,区分行业内发稿与社会面发稿,实现了全面覆盖、重点突出的宣传效果。

三、实施举措

在国网山西晋城泽州县供电公司水电自供区接收改造主题宣传策划中,主创人员在丰富电网宣传经验基础上,结合“三个+”实现传播最大效果。一是“消息+通讯”,新闻创作方式灵活。在水电自供区接收改造的重要时间节点,主创人员充分运用短、平、快的写作优势,撰写消息突出反映事件的客观信息。为传递工程背后的重要意义,主创人员采写通讯作品,以点带面,聚焦典型人物、典型事件,生动展现公司上下干部员工做出的积极努力。二是“报纸+融媒”,宣传效果多维覆盖。报纸作为传统媒体,尤其是中国电力报、国家电网报、山西日报等行业媒体和党报党刊,具有极强的公信力。主创人员通过对多种报纸排版的认真分析,针对性地在重要版面、相关栏目投稿关于接改情况的优秀新闻作品,确保高效发布。融媒体作为新兴事物,具有发布实效快、阅读受众广和图文视频兼容的特点,主创人员通过将一线图片、视频等内容投放在人民视频、电网头条、今日头条等融媒体平台,增强了现场的直观感染力,极大的增强了水电接改工程的影响。三是“主创+团队”,传播力量爆发增长。泽州县公司作为水电接改工程的主要实施单位,在扎实做好业务工作的同时,树立“人人都是宣传员”的传播理念。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一线员工。通过将身边人、身边事通过文字、图片、视频等方式直观呈现,一线工作人员积累了丰富的新闻素材,形成了从部门到站所的新闻创作团队。主创人员在进行了大量深入一线调研的基础上,对素材高效把握,优中选精、有的放矢,将水电工程接收改造新闻作品形成合力。

四、传播效果

一是新闻作品受到国家行业主流媒体的认可。国网山西晋城泽州县供电公司水电自供区接收改造新闻作品发布在包括中国电力报、国家电网报、山西日报、山西经济日报等传统媒体,栏目包括要闻、专栏等。在包括人民日报客户端、人民网首页、新华网、学习强国等融媒体平台展播,主创人员新闻创作水平得到了媒体的一致认可,实现了县公司新闻工作的新突破。二是形成了一批比较有影响力的新闻作品。在发布48篇作品中,《急愁难盼|暴雨冲毁水电站 山西晋城接入“大电网”》发布于2021年8月25日人民网首页,《晋城水电自供区 投资3亿元改造电网》在中国电力报2021年3月17日要闻版刊发,《水电自供区企业用上大电网》、《山西晋城供电公司推进水电自供区电网改造》等多篇报道被国家电网报连续刊发。此外,接收改造过程中户表排查、用户信息采集等工作通过人民视频进行了生动呈现,《水电自供区改造 点亮山村生活》被晋城新闻联播播发。三是为后续工程实施奠定良好舆论氛围。泽州县公司水电自供区接收改造作为最先启动、最先完成的工程,不仅为晋城其他地区,如阳城、沁水水电接改积累了丰富的工作经验,新闻作品的高效传播也为群众吃下了“定心丸”,对水电改为“大电网”的可靠供电和优质服务充满期待,形成了水电接改后续工程的有力舆论氛围。

 

五、成果总结

国网山西晋城泽州县供电公司水电自供区接收改造主题宣传策划作为近年来的主要成果,不仅达到了预期的宣传效果,更探索出基层新闻策划的成功经验,带出了一批高效的新闻创作团队,形成了高效宣传的模式,为能源传媒向基层拓展提供了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