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 陇上孟河

  • 中电智媒IOS版

  • 中电智媒安卓版

X
您的位置 > 首页 -> 电网类

“电靓最美乡村”六部曲

来源: 时间:2024-01-26 15:16

案例实施单位:国网诸城市供电公司

案例主创人员:魏茜 葛永青 宋瑞昕

案例实施时段:2022年9月至2023年4月

一、案例概况

    作为商品经济大合唱、贸工农一体化、农业产业化经营、农村社区化发展“诸城模式”的策源地,在新时代的背景下,诸城把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摆在重中之重位置,集聚各类资源、要素流向乡村、润泽乡村,拓展创新农业农村现代化“新实践”,吹响了新时代乡村振兴“诸城模式”新实践的“集结号”。

为群众美好生活充电,为乡村产业振兴赋能。面对群众生产生活用电需求提升,近年来,国网诸城市供电公司积极践行央企责任,全面提升农村配电网供电质量,用坚强智能的网架、优无止境的服务、充足可靠的电能照亮了诸城乡村振兴之路,赢得了政府百姓的支持和各行各业的点赞。

国网诸城市供电公司围绕服务乡村振兴典型人物、典型事迹,开展“电靓最美乡村”六部曲,以春夏秋冬24节气为主线,打造有烟火气、有感召力、有反响力的6部乡村振兴短视频,全面彰显设施先行、电网先行、服务先行的“先行”意识和“人民电业为人民”的精神内涵。

“电靓最美乡村”六部曲包括《第一书记话丰收》《暖冬》《冬色》《暖年》《大山里的灯火》、《新火试新茶》6部作品,从不同的视角,全面观察新时代诸城乡村振兴发展历程,深入感受坚强电力为农业发展、百姓生活赋予的生动活力。

二、思路创新

“电靓最美乡村”六部曲摒弃大主题、大叙事、大架构的创作模式,以小故事、小人物、小切口为创作元素,通过镜头带领观众游览美丽乡村、体验风土人情、感受乡村发展,在轻松舒展的节奏中,多角度展现新时代农村新风貌、农民新生活,通过揭风土一页而见乡村振兴宏伟蓝图。

“电靓最美乡村”六部曲通过讲述一个个乡村发展的精彩故事,展现在愈加可靠的电力推动下,曾经农民面朝黄土背朝天、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生活状态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新时代农民有了与时俱进的新想法,具备了发展乡村产业的新能力,学会了先进农业生产的新技术,有了电的加持,智能化、自动化生产设备在农村得到全面推广应用,各类企业如雨后春笋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动能。

以《第一书记话丰收》为例,这个作品创作之时,正处于五谷丰登、瓜果飘香的季节。在“中国农民丰收节”,全民都在欢庆丰收的时候,作品以驻村第一书记为切入点,将秋收和电力赋能紧紧结合在一起,通过丰富的镜头语言,并跟随第一书记的步伐,走在乡间小巷、田间地头,体验收获快乐、感受乡村之变,从而引发深刻而强烈的情感共鸣。

三、实施举措

作为乡村振兴类宣传片,作品是否具有吸引力、传播力关键在于能否找到契合观众的点。在创作之初,为保证脚本的专业性、客观性,国网诸城市供电公司宣传专业按照“先出点子,再找案例”的思路,根据节气特性,开展了多轮次选题沟通,从不同角度拎出“观点”,明确主线定下“调子”,对应“观点”深入田间地头,实地蹲点寻找具有地域特色、符合选题观点的典型案例。

以《新火试新茶》这部作品为例,2023年3月份,为抓住清明节这个传播热点,创作人员连续3次奔赴桃林镇,爬上茶山实地探访,了解绿茶产业发展的历史和现状,将案例放在社会维度、市场维度、用户维度进行深入剖析,另辟蹊径,确定了“清明时节不仅有雨纷纷,也有春风化雨明前茶”的独特视角,形成一部部看的到故事、摸得着温度、有吸引力的优秀作品。

四、传播效果

系列作品一经推出便得到广泛关注,得到国资小新、国家电网视频号、电网头条视频号、国网山东电力公众号等平台广泛转发。全网综合播放量、转发量突破百万。

五、成果总结

当下,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媒体格局、传播方式发生深刻变革,各类新媒体账号众树成林,短视频凭借碎片化、娱乐化、个性化的方式成为了当下最炙手可热的产品及营销手段,贡献着流量、消费用户注意力及时间,加强短视频内容建设、丰富精品创作,是短视频健康持续发展的重要课题。供电公司作为事关国家能源命脉、关系百姓民生的责任央企,如何将电力行业好的做法、好的实践生动的呈现在观众视野中,必须要脚踏实地的“走出去”,找真人,挖真事,深入现场调查研究,在视听特色、表达方式、技术运用、细节挖掘、认知拓宽等方面下功夫,理性分析、全面思考,去粗取精、由表及里,不断提升脚力、眼力、脑力、笔力综合能力,于润物细无声中展现品牌理念、凝聚精神文化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