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 陇上孟河

  • 中电智媒IOS版

  • 中电智媒安卓版

X
您的位置 > 首页 -> 电网类

今日封面

来源: 时间:2024-01-26 15:16

案例实施单位: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滨州供电公司

案例主创人员:吕永权 刘建 宋炳茹 代福永

案例实施时段:2020年2月3日至今

一、案例概况

《今日封面》的缘起要从2020年年初说起,当时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席卷全国,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滨州供电公司(以下简称滨州供电公司)干部职工舍小家顾大家,坚守岗位、担当作为,用责任、毅力和奉献筑起了一道电力的铜墙铁壁,有力保障了充足可靠的电能输送到抗击新冠疫情第一线。为了记录供电人艰苦奋战的身影,定格电力人挥洒汗水的瞬间,滨州供电公司策划推出了《今日封面》,多角度、高质量展示供电企业抗疫故事。一经推出,《今日封面》得到了广大干部职工的喜爱,在供电公司内部形成了众志成城、共同抗疫的职工文化氛围,为非常时期央企的责任担当注入了强有力的舆论效应。

二、思路创新

2020年春节,新冠肺炎疫情来袭,部分一线供电人和医生一样,也冲锋在抗疫一线,用行动诠释中央企业担当和责任。滨州供电公司宣传专业“彩虹文创”柔性团队为了记录一线电网员工舍小家、顾大家,坚守岗位、担当作为的抗疫保电故事,并将他们在战疫一线的故事传播给更多的人,传递抗疫正能量,经过团队多次头脑风暴,尝试用“图片+短文”的形式,设计推出了《今日封面》这种宣传载体,这一出就是四年。

三、实施举措

四年来,由于《今日封面》每天坚持记录、展示一线职工的精彩工作瞬间,为提高新闻图片拍摄和新闻线索采集质量,滨州供电公司对市县公司218名专兼职宣传人员开展全员“线上”培训,参培规模创出了历史之最;218名专兼职宣传人员将镜头对准一线拍摄图片、视频等影像资料,并积极投稿,形成了自下而上的文化创意工作网络。

滨州供电公司组建“彩虹•文创”柔性团队,每日“线上”开展《今日封面》选题讨论策划,精准把控封面图片的选取、编辑、校对、审核、发布等环节,截至7月19日已连续推出1190期。

四、传播效果

《今日封面》的初衷是记录传播抗疫保电时期的故事,随着时间推移,《今日封面》成为滨州供电公司对内凝聚职工干事创业热情的精神家园,对外传播供电公司责任央企形象的窗口。现在,广大职工每天看封面、争着上封面,已经成为一种习惯。

职工喜爱就是宣传工作价值的最大体现。这种“坚持的力量”,得到了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主要负责同志的高度肯定;时任滨州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王晓娟专门做出批示:“滨州电力宣传工作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特色鲜明、亮点突出。特别是《今日封面》专栏专题,有情怀、有温度、有品质。希望继续讲好国网故事,展现滨电担当,为现代化富强滨州建设贡献智慧和力量”。2022年11月,《今日封面》还荣获了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首届融媒体大赛“十佳好新闻好故事”。

五、成果总结

先模人物上封面,封面人物当先模。现在《今日封面》已成为记录该公司重点工作的“日记”,起着传递信息、弘扬先进、展示风采的作用,现在滨州供电公司员工喜欢看封面、乐于上封面,小小一张封面,不仅记录了滨州供电公司争先发展的点滴瞬间,也已经成为滨州供电公司企业文化的一个重要载体。

一是培育宣传人才,构建“柔性团队”。随着时间推移,《今日封面》也在不断需求突破,滨州供电公司全面构建市县一体“大宣传”工作格局,组建“彩虹·文创”柔性团队,坚持集中力量办大事,每月召开新闻选题策划会,推进宣传人员轮岗交流,重大线索“一事一策”,文创产品泛在传播,形成了自上而下的文化创意工作网络。积极对市县把宣传方面专家大咖请进来“传经送宝”,218名专兼职通讯员开展在线培训,参培规模创历史之最;把编辑人员送出去学习交流等方式,帮助宣传人员开拓了视野、更新了观念、拓宽了工作的方法和路径,进一步提升了宣传专业人员整体素质。

二是赋能宣传工作,打造“品牌矩阵”。“彩虹·文创”柔性团队在做好《今日封面》的同时,延伸创作出了“青春会客厅”“斜杠青年”“彩虹主播”等多个叠代文创产品,搭建了直播、主播、VLOG、MV等多元化视频传播平台,形成了具有滨州电力特色的“品牌矩阵”,其中策划的《“南果北种”助脱贫》《古典家具文化撬动“民俗经济”》《三产融合打造特色“牛”县》等新闻稿件有效助力了地方产业宣传。仅2022年,由封面线索提炼的故事80余次登上新华社、中央电视台、科技日报等重点媒体,实现了“质”和“量”的双突破。

三是传播价值导向,讲好“国网故事”。随着封面影响力的不断拓展,《今日封面》也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中电联、山东大学电气工程学院,以及兄弟供电单位也纷纷组织人员前来学习交流。滨州供电公司也在不断坚持创新策划,多出产品,出好产品,持续讲好“国网故事”,传递“滨电声音”,为滨州经济社会发展和电力行业价值传播贡献供电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