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 陇上孟河

  • 中电智媒IOS版

  • 中电智媒安卓版

X
您的位置 > 首页 -> 电网类

“电亲戚”与盲人邻居的第61个春节

来源: 时间:2024-01-26 15:16

 

案例实施单位: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

案例主创人员:魏霞 陈龙

案例实施时段:2023年1月1日~2023年1月11日


一、  案例概况

2023年春节,国网沈阳供电公司铁西区供电分公司郭家供电营业所的电力人依旧很忙。农历除夕一大早,郭家供电营业所所长杨迪来到沈阳市铁西区“盲人大院”76岁的居民邱淑华家,帮忙贴对联。上个世纪60年代初,铁西区肇工南街176号是民政福利企业原沈阳市互感器厂盲人职工的宿舍,这里居住着70余户盲人家庭,也被称为“盲人大院”。郭家供电营业所与“盲人大院”结缘于1962年。1962年2月,郭家供电营业所抄表员刘继增开始负责这个大院的抄表收费任务。在日常的抄表和服务中,他真切地感受到盲人在生活中面临的诸多不易。在和单位商量后,刘继增决定开展爱心服务,无论工作多忙,都要帮助这些盲人家庭,并许下了“有事只要招呼一声,保证随叫随到”的承诺。从那以后,“盲人大院”多了一群贴心的电力“忙人”。在日复一日忙碌的工作中,每当有新的解决办法出现,郭家供电营业所的工作人员都会认真地记录下来,久而久之,形成了针对盲人等特殊群体的服务标准和服务手册,并一代代完善,一代代传承。

二、实施举措

一是坚持感动为先。走进盲人大院,就像进入另一个“平行世界”。这里的人们孤寂、脆弱,却又渴望自由,努力活得热烈,供电员工就像这个世界里的侠客,送来不一样的光明,一送就是61年。在策划过程中,突出“感动”这一关键词,从1962年服务故事开头,挖掘泛着“泪光”的感人事迹。二是突出传承接力。61年来,郭家供电营业所所长换了一任又一任,但对盲人大院“爱”的传递没有断,所以,在策划过程中,围绕“传承”,选取几任供电所所长进行采访,选取盲人代表进行采访,通过不同的视角,去感受传递半个世纪的温暖。三是体现服务变化。避免将61年来的服务故事,以流水账的形式表现出来,我们从1962年开始,到21世纪以后盲人从平房搬到楼房,再到2012年盲人平均年龄超过60岁三个阶段,体现不同时间阶段郭家供电营业所针对盲人生活、用电不同需求而不断完善服务的故事,重点突出了整理了多年的服务经验,针对盲人等特殊群体制订了服务标准和服务手册,并一代代完善,一代代传承。

三、传播效果

新华社1月11日,以“点一盏心灯,暖一院人生——“电亲戚”与盲人邻居的第61个春节”为题,报道了国网沈阳供电公司郭家供电营业所连续61年服务盲人大院的故事。新华网、中新网、中国经济网、环球网等58家媒体进行转载,总阅读突破100万次。

四、成果总结

此案例在策划中,重点突出了“感动”“致敬”“传承”。一是确定情感主题。以“传递半个世纪的爱”这样一个情感主题,引起读者共鸣并带给他们启示。二是找到合适的角色。新闻稿以郭家供电营业所第14任所长为切入点,讲述了61年14任所长接续传承的故事。三是采用生动形象的语言。用“电亲戚”“心灯”“聊聊心里话”等一些富有感情色彩的语言体现感动。四是逐步渲染氛围,在视频作品中利用音乐、影像等手段提高文章可塑性,并在一些关键时刻用描写来突出情节效果。比如,在最感人处配合轻柔悠扬或哀婉动人的音乐营造出浓厚的感人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