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国网安全总监周安春:强化安全管控能力建设 守牢安全生产生命线
来源: 时间: 2021-05-27 11:31
强化安全管控能力建设 守牢安全生产生命线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安全总监 周安春
安全是一切工作的基础。党中央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对安全生产作出系列重要论述。去年3月份,针对委内瑞拉大停电事故,习近平总书记两次作出重要批示,指出电力安全关系国家安全,将防控大电网安全风险上升到保障国家安全的战略高度,纳入总体国家安全观。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为我们抓安全生产指明了工作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国家电网公司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从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的政治高度,以守初心、担使命的政治自觉,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安全生产方针政策,在安全生产方面开展了大量工作,积累了丰富经验,形成了有效做法,成为近20年来全球唯一没有发生大停电事故的特大型电网,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安全可靠的电力保障。今年以来,面对新冠肺炎疫情的严峻考验,国家电网公司践行“人民电业为人民”的宗旨,坚持疫情防控和安全生产两手抓两不误,保证了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同时建成了416个应急供电工程,保障了2.2万余家医院、企业等重要客户可靠供电,全力助推企业复工复产安全顺利有序。
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全国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计划实施的第一年。国家电网公司坚持继承和发展、守正和创新,确定了建设“具有中国特色国际领先的能源互联网企业”的战略目标,公司发展迎来新的机遇期。但我们也清醒的认识到,当前安全生产新老问题交织,安全风险叠加,安全生产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面对更重的安全责任、更高的工作要求和更大的风险挑战,我们必须把安全生产作为最根本的大事来抓,持续强化安全管控能力建设,守住安全生产“生命线”,牢固确立“四个最”意识(最根本的是紧盯安全目标,最重要的是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最关键的是及时发现解决各类风险隐患,最要紧的是完善应急体系),努力实现“三杜绝、三防范”安全目标,全力确保电网安全、维护能源安全、保障国家安全,为发挥“六个力量”重要作用提供安全保障。
强化安全履责能力建设。我们牢牢抓住“责任”这个牛鼻子,在中央企业中率先完成安全责任清单编制工作,实现“一组织一清单,一岗位一清单”,并将安全责任清单的落实与安全教育培训考试相结合,与安全风险管控工作相结合,与安全绩效、安全奖惩相结合,与安全监督检查、安全巡查相结合,强化了“明责、知责、履责、督责、追责”全过程落实。突出各级管理人员履责要求,全面推行领导班子、安全总监安全述职,督促“三个必须”落地。加强安全工作奖惩,坚持严抓严管,强化安全考核。
强化安全治理体系建设。我们从目标管理、责任驱动、制度保障、有效监督等方面,健全完善国家电网安全管理体系(SGSMS)。结合新形势、新要求、新标准,开展安全规章制度“改立废释”,在安全生产责任体系、组织体系、制度体系、工作体系等方面,形成完善的制度、闭环的管理,规范安全生产行为,提升科学管理水平,形成持续改进内生机制,建设安全生产长效机制,推进安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强化安全保障能力建设。我们坚持重心下移,贴近基层、贴近现场、贴近运行,强化基层班组建设,优化生产组织模式,配齐配足一线人员。结合安全巡查,督促安全组织机构、安全督查队伍应设必设、人员到位。试点开展管理人员、“三种人”等岗位安全等级认证,提高干部职工学安全的主动性。开展班组自主安全管理能力提升行动,让班组成员变“听”为“说”,从“要我安全”向“我要安全”“我会安全”转变。加强企业安全文化建设,营造浓厚安全生产氛围,开展“安全生产月”明信片安全寄语活动,形成“企业、家庭、职工”共保安全的合力。
强化双重预防机制建设。我们牢固树立“风险可以防范、事故可以避免”的理念,坚持从前端落实管控措施,把双重预防机制贯穿至安全生产全过程。加强规划与运行衔接,深化系统特性分析,统筹各级电网控制策略,落实枢纽站、密集通道、“三道防线”等重点领域风险防控措施,确保大电网安全。全面启动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围绕“两个专题、九个专项”实施方案,深入排查安全风险隐患,扎实解决物质基础方面的“硬伤”和安全管理方面的“软肋”,切实从根本上消除事故隐患。
强化科技创新能力建设。我们坚持科技兴安,始终把科技创新放到重要位置,努力解决深层次问题。加大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力度,大力开展高压核心部件、电力工控芯片、分接开关等重大专项研究,加快推进国产化替代,强化抵御事故风险能力。加大输电线路无人机巡视、变电站机器人巡检等推广力度,减少作业人员数量,提高本质安全水平。加快安全风险管控平台建设,强化数字化安全管控,推动“互联网+安全监督”,确保现场全覆盖、人员全监督、过程全管控。加快现场作业图像智能识别、边缘计算技术研发应用,强化现场安全感知能力和管控能力。
强化现场管控能力建设。我们突出“以人为本”,强化“四个管住”,始终把保障人身安全贯穿现场管控全过程。严格落实“全覆盖、无死角”要求,坚持将全部作业纳入计划进行分级管控,在作业班组、管理人员、安全监督承载力范围内安排作业。加强各类作业组织管理和风险管控,严把队伍、人员“双准入”关,用足技防、人防措施;发挥领导干部和管理人员到岗履责作用,做好关键环节把关;加大现场“四不两直”安全督察力度,推进安全措施落实到位,真正做到管住计划、管住队伍、管住人员、管住现场,坚决防范各类人身事故发生。
强化清洁能源消纳能力建设。我们积极应对内外部技术和政策变化,落实促进清洁能源消纳32项措施。逐级分解消纳目标,细化制定实施方案,加强全过程动态管控,将消纳完成率纳入企业负责人业绩考核,确保全年95%消纳总体目标实现。加强新能源发展科学规划研究,推动电源和电网、新能源与其他电源统一规划、统一平衡;加强新能源发展测算分析,优化安排装机时序和布局;加快新能源并网技术导则修订,积极推动新能源涉网性能改造,确保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和新能源高效利用。
强化应急能力现代化建设。我们认真落实《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条例》,完善公司“1+26”应急预案体系,加强应急管理体系和应急能力建设。健全与各级政府、主管部门应急联动机制,推进应急队伍和救援基地建设,加强应急基干队伍管理,持续提升应急保障水平。完善各级应急指挥中心技术功能,建设智慧应急系统。开展应急技术装备研究,完善大型应急装备配备,及时补充更新应急物资。组织开展迎峰度夏大面积停电、特高压换流站火灾、城市中心区停电、防范应对超强台风等4场重点示范演练,全面提高协调指挥、救援抢险、后勤保障等各项应急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