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全国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即将召开之际:汇聚起共襄伟业的强大力量

来源: 新华网 时间: 2021-03-03 17:16

  2020年是新中国历史上极不平凡的一年。在这一年里,政协全国委员会及其常委会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把握大局大势,履职尽责,凝心聚力,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为新时代中国民主政治增添了璀璨光彩。

  认准方向,铆定“圆心”,切实坚持党对政协工作的坚强领导

  充分认识政协是政治组织,做到政治立场不含糊、政治原则不动摇,关键时刻靠得住、站得出、敢发声。这一年,全国政协一如既往地加强党的建设,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对政协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

  突出政治统领,认准方向学。十三届全国政协强化党的创新理论武装,把深入学习作为重要政治任务。坚持和完善以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为引领的学习制度体系,全国政协党组会议、主席会议、常委会会议等集体学习实现机制化,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座谈小组组织学习46次,系统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专题学习中共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持续学习中央政协工作会议精神。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加强专门协商机构建设。2020年全国政协的研讨式学习,重点布置了“专门协商机构的历史演进、理论基础、制度内涵、实践要求研究”“专门协商机构在国家治理体系中的定位和运行机理研究”等10个研究课题,在深化了人民民主理论探索的同时,让更多委员更加深入地领会了新时代政协建设的精髓与方向。

  人心是最大的政治,共识是奋进的动力。

  为更好地加强和促进人民政协凝聚共识工作,去年8月,政协第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第四十一次主席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加强和促进人民政协凝聚共识工作的意见》,进一步明确凝聚共识的平台载体、工作机制、目标对象和发挥中共党员委员先锋模范作用等内容,对通过政协民主程序和有效工作把党的主张转化为社会各界的共识作出制度性安排。全国政协办公厅负责人介绍,为制定该意见,根据全国政协党组统一安排部署,2019年年底即成立了文件起草组,确定了工作方案。2020年3月底完成初稿起草,去年4月,组织了3场不同人员参加的座谈会,就文件初稿涉及的重点、难点问题听取意见并形成了征求意见稿。去年5月至6月,送全国政协主席会议成员、有关部门和部分委员征求意见。对这些意见逐条研究,采纳修改152处,涵盖各方面意见和建议235条。

  凝聚共识不是无区别的强求一律,而是有方向的启发引领,是互动式的协商讨论,是内心的深刻认同,是长期性的润物无声,这已成为政协委员们的共识。

  2020年9月9日至12日,全国政协专题视察团就“坚定‘四个自信’,打赢疫情防控人民战争”赴湖北视察。视察团成员覆盖政协34个界别委员,参与人员创下近年之最。4天时间,一路走、一路看、一路听,委员们无不感叹:向湖北人民、武汉人民学习,向抗疫英雄学习,经历了一次心灵震撼、精神洗礼、思想升华之旅。

  书香伴履职,学习促共识。2020年4月全国政协启动委员读书活动以来,委员读书活动参与面不断扩大,活动方式不断丰富,初步形成以全国政协引领、地方政协共同参与,线上线下协同推进、读书履职相结合的良好格局。

  把讲政治贯穿活动始终,让读书与强化委员责任担当、提高履职能力相联系。秉持学有所思、学有所用、学以致用、学用相长的理念,全国政协党组研究制定了“全国政协委员读书活动方案”,引导委员在知行合一、学以致用上下功夫。第一期读书活动推荐书目共19本,面向全体委员开设了“5G时代展望”“见证改革开放”“减贫在行动”“‘两山’理论学习讨论”等11个主题读书群;第二期活动则设“新时代提案工作”“学习民法典”“科技与创新”等11个主题读书群和一个委员读书漫谈群。创新运用委员多读书、读好书、善读书成果,面向社会传递正能量,通过新媒体推出民法典“一词一解”等栏目,将政协打造成用党的创新理论团结教育引导各族各界代表人士的重要平台。

  围绕中心,情系民生,“中国式商量”使政协工作迈出可喜步伐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2020年,世纪疫情和百年变局交织,严峻挑战和重大困难并存。全国政协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推动建言资政有用、凝聚共识有效,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

  去年6月下旬,经过紧锣密鼓的筹备,全国政协以“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建立解决相对贫困长效机制”为议题的专题议政性常委会会议在京召开。为解决好党心民意所系的这一重大问题,全国政协农业和农村委员会、经济委员会、教科卫体委员会、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等7个专委会,分别担当6个专题34个分题目,以不同方式深入调研,知实情、讲实话、谋实招。

  农业和农村委员会组织专题调研组赴四川省调研过程中,调研组成员克服海拔高、山路崎岖等困难,平均每天驱车6小时以上,深入一线“把脉问诊”。他们先后到凉山州西昌市、昭觉县、喜德县,实地了解脱贫攻坚一线情况,邀请住川全国政协委员、省政协委员和州、县政协委员一起,就如何采取有效措施巩固脱贫成果,推进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建立解决相对贫困识别、帮扶、监督、考核和评价机制,推进贫困治理体系建设和贫困治理能力提升等方面问题进行了深入了解和探讨,力求将基层有关脱贫攻坚的最新情况、最硬的骨头、最迫切的呼声带回议政会场。

  “完善重大疫情防控机制”“科技创新型企业发展面临的困难和建议”“解决农产品销售难问题”……纵观2020年的双周协商座谈会议题,无一不是彰显初心、担当使命的精心之作。

  “提升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是全社会关注的重大问题。为商量出一个切实管用的办法,全国政协深入了解上海、浙江、江西、重庆等6地情况,重点针对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构建等4个问题,以“一竿子插到底”的方式,与56个党政部门、基层单位、社会组织深入交流,对话连线单位负责同志和基层代表,掌握了大量一手资料。

  2020年,“中国式商量”全程开放兼容。为最大限度反映民意,全国政协邀请基层干部群众代表到协商会场交流,依托网络平台征集意见,委托科研机构专题攻关,收集典型案例深入分析。

  由西部九省份的政协主席联名提出的“十四五”时期加强巩固中国西部地区脱贫成果提案,分量重,内容实,汪洋主席率队调研督办。为使调研更有针对性,提案委员会与中央农办、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交通运输部、农业农村部、国家医保局、国务院扶贫办等部门一同研究协商方向和重点,形成了持续加强西部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加大扶持市场主体力度、完善防止扶贫监测和帮扶机制三个子议题。并根据子议题的设置,针对性邀请委员参与提案督办,确保建言资政与凝聚共识双向发力见实效。

  2020年,“中国式商量”使这一年的政协工作迈出可喜步伐:“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完善生育支持政策的配套措施”“高质量建设海洋强国”“黄河水源涵养区生态保护”“‘十四五’华北地下水超采和地面沉降综合治理”“发挥文化建设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的作用”等近百条建议,为国务院和有关部门科学决策提供有益参考。

  创新沟通方式,增强协商活力,积聚万众一心的中国合力

  人心齐,泰山移。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对经常性民主协商活动组织实施方式提出了改进要求,给全国政协的工作作风和制度建设带来新挑战、新机遇。疫情之下,怎么调研?怎么开会?怎么沟通?“委托式调研”“远程视频协商”“多层级在网协同”应运而生。

  “关于加强外卖餐饮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的提案”形成中,先是由政协领导率队赴北京调研,在实地调研基础上组织远程视频调研,并委托北京、浙江、湖南、广东四地政协开展协同调研。市场监管总局等采纳意见建议,去年9月印发了《餐饮质量安全提升行动方案》,以人员培训、餐饮后厨、进货查验、餐饮具清洗消毒、明厨亮灶等方面为重点,要求全面落实餐饮服务提供者主体责任、落实网络餐饮服务第三方平台主体责任,加大规范指导和监督检查力度,强化社会共治等方面的具体措施。

  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围绕关于打好脱贫攻坚战议题,就“加大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力度”委托贵州、甘肃两省政协开展协同调研;围绕关于编制“十四五”规划议题,利用对口协商平台开展协商研讨,委员和专家们提出许多有价值、可操作的意见建议,受到有关部门高度重视。

  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把视频调研、委托地方协同调研、委员自主调研相结合,开展“推进中国戏曲传承发展”专题调研,深入了解情况,提出意见建议。

  如今,全国政协最新的活动和履职资讯,能够从手机等移动端一览无余;轻敲键盘,随时能建言资政、交流讨论、提交提案;视频连线,京外委员就能在千里之外“面对面”参会……在线履职成了越来越多政协委员的日常。

  2020年,政协第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第四十三次主席会议审议通过了《全国政协信息化智能化建设规划(2020—2025年)》,明确要求:发挥互联网优势,拓展协商内容、丰富协商形式,寻求信息化条件下的“最大公约数”。

  随着顶层设计完成,全国政协按下信息化建设快进键:建设开通全国政协委员移动履职平台,开设主题议政群、全国政协书院等栏目,建设委员履职数据库,拓展网上委员履职综合服务功能;建成网络议政远程协商视频会议系统,开展视频调研、远程讨论活动,增强网络议政远程协商实效;建立修订多项信息化规章制度,优化电子政务网络。这些创新履职方式,有效提升了协商议政的质量,强化了委员网上履职新思维,为人民政协工作注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本报记者 冯春梅)


策划: 黄颖 艾俊平 张子魁 执行:赵雅君 周小博 于艺晨 设计:张方方 于艺晨

Copyright@中电传媒新媒体编辑部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