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煤炭依然占据能源结构主体地位
来源: 时间: 2021-03-08 10:33
——访易煤研究院总监张飞龙
“十四五”煤炭依然占据能源结构主体地位
中国电力新闻网 记者 谢文川
2021年全国能源工作会议提出,要着力增强安全保障能力,夯实煤炭煤电兜底保障;日前发布的《新时代的中国能源发展》白皮书也明确,煤炭仍是保障能源供应的基础能源。在碳达峰、碳中和的大背景下,煤炭如何做到在减排的同时,在能源体系中发挥兜底的作用?未来煤炭如何更好地保障我国工业体系的发展?两会前夕,记者采访了易煤研究院总监张飞龙,他表示,2020年以来,在碳中和、碳达峰的大背景下,煤炭在能源结构中的主体地位短期没有改变,但是“十四五”时期煤炭产能增速可能会有所下降。
记者:“十三五”时期我国煤炭工业在兜底保障方面成绩如何?有哪些好的经验?
张飞龙:煤炭交易中长期协议(以下简称“长协”)使煤炭有一个相对稳定的价格,稳定的价格是“十三五”期间煤炭作为我国能源体系兜底的亮点。
如果说煤炭是我国能源的基石,那么长协就是煤炭供应的基石。比如今年春节前,煤炭现货价格涨到每吨1100元,但是长协价格保持在一个稳定的水平。这是煤炭供应的一个经验,这个经验基本可适用于所有大宗商品。
另一方面,原来煤炭产业集中度相对较低,“十三五”期间,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之后,整个产业集中度有了明显提升。无论是产能集中度还是企业集中度,提升之后,当出现供应力不足的情况时,国家可以主动调配保供。
2018年,煤炭价格从每吨700多元,回到每吨500多元。2020年从每吨1100元回到每吨600元以下。可以看到,产业集中度提升后,整个市场的调控灵活性与有效性得到大大提升。
记者:“十三五”时期,我国煤炭行业提前两年完成去产能任务,煤炭企业重组风生水起,在此有利局面下,“十四五”时期我国煤炭工业应如何更好地发挥出兜底保障的作用?
张飞龙:最新的能源消费结构,煤炭占比为57%左右。未来很长一段时间,煤炭会在我国能源结构中占据重要地位。
“十四五”期间长协机制会继续发挥作用。未来可能会把期限从一年提升至三年或者更长,整个长协机制会更加深入,供需稳定性会更好。
另一方面,国家对煤炭生产的区域结构性有一些微调,比如“十三五”之后,缺口较大的湖南、湖北、东北等地方都作出了一些调整。
物流体系上面也做了进一步的规划。比如“十三五”投产的北煤南运的核心线路浩吉线、西煤东送的瓦日线,设计运输能力都在上亿吨,在保供能力上更添力量。
记者:在本轮供暖季中,我国部分地区煤炭供需出现时段性偏紧的情况,那么在您看来今后应如何避免类似的情况发生?
张飞龙:每年的结构性问题都不太一样。经过近几年的发展,对于2020年的结构性调控,相关部门很早就作出了规划,比如说2020年9月之后,就向东北地区释放新的额度。所以2020年冬天虽然比较寒冷,尤其是2020年11月底,北方地区大规模降温,但是总体也没有出现用煤紧张的情况。下游在工业用电高增长的情况下,也没有影响到民生层面。
现在,国家在做煤炭储备体系建设,“十三五”以来,煤炭储备结构开始往中下游移动,坑口市场和内陆市场的库存相对减少。去年提出加强库存体系建设也会逐步解决这一问题。此外,运输体系更加高效,也有利于应急体系搭建。经过“十三五”的沉淀,各地新能源装机逐渐增加,应急能力也得到很大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