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时间:2021-06-09 10:32
在大山深处绽放美
——湖南常宁市供电分公司洋泉供电所
巍巍天堂山,清清西江水。在湖南常宁西南方向,阳明山脉宛转盘旋,形成了多样的山地气候,孕育了丰厚的动植物资源,世人都称天然氧吧,国家森林公园名至实归,衡阳市唯一的少数民族乡——塔山瑶族乡位居于此。
承担该地区供电任务的是洋泉供电所,辖4个乡镇(办事处),68个行政村(居委会),430台变压器,487.177公里10KV线路,供电面积430平方公里。地理环境复杂,空气湿度较高,线路架设天堑之间,给安全可靠供电和做好优质服务带来很大的挑战,但洋泉供电所戮力同心,潜心服务,把一个个不可能变成了可能:
——多年来未发生轻伤及以上的人身事故、触电事故、交通事故;未发生一起12398、12345、95598投诉。
——抗冰保电经验和事例被中央电视台报道,在社会上对整个行业产生了良好反响,并多次被湖南省级媒体报道,成为了农村供电所一张名片。
——2020年洋泉供电所获评国网湖南省电力有限公司“工人先锋号”、“扶贫攻坚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
成绩的背后是艰苦卓绝的努力,是电力人那份责任与坚守,是无数个黎明出发,月夜归途,是全所41名员工,18名党员用汗水浇灌的结果。
做最美的瑶乡百姓“电保姆”
塔山瑶族乡绝大多数村民生活在海拔1000米以上的山区,且不少村民散居在深山中。2008年,一场罕见的冰雪灾害让8000多瑶民又返回到点煤油灯时代。为了让瑶族同胞早日用上国家电网的电,洋泉供电所一班人多年来驻扎瑶乡,在崇山峻岭之间披荆斩棘、开山凿石,架起了一根根银线,树立了一座座塔杆,瑶民的生产、生活用电得到了保障。
如何更好地服务,让当地百姓方便用电,用上放心电,作为电力人责无旁贷。为此,洋泉供电所党支部深挖党建示范引领作用,创建2个“党员责任区”和5个“党员示范岗”,落实党员降线损、降投诉、降跳闸“三降”帮扶责任,树立和强化每一位党员的责任意识。通过党建引领,挂点帮扶的46个台区全部完成降损目标。
2018年,洋泉供电所党支部通过与塔山瑶族乡镇府开展联学联创活动,组建(洋泉红雁)共产党员服务队塔山服务站,打通了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该站成立后,全天候有人值班,24小时受理供电业务,散居在高山上的瑶民再也不用翻越50多公里到山下办理用电业务了,生产生活用电需求得到了满足,同时享受到了更直接、更快捷、更优质的电力服务保障。近年来,队员们为大山里的居民建立特殊客户服务档案72户,捐款3.2万元;为留守儿童、孤寡五保老人等困难户义务架线装表接电,维修家用线路等300余户;为贫困家庭捐赠生活物品、为出门不方便的客户捎带日常用品200余次,帮助塔山瑶民茶叶、腊肉、竹笋、棕叶等农产品销售400多次。
塔山茶叶曾为宋代贡品,但传统的采茶制茶工艺严重制约了特色产业发展,为此,工作人员进村入户推广电能替代,引导村民实施“柴改电”电制茶工程,把茶叶生产由小作坊粗加工向大规模精加工迈进,截至目前,为7个茶叶加工企业安装了专变,并提供一对一服务。塔山茶产能上来了,品质提升了,名气更响了,老百姓参与人数更多了,腰包也更鼓了。一片绿叶富一方,茶叶成为了当地百姓脱贫致富的支柱产业。
当最美的抗冰保电“暖心人”
山区海拔高,空气湿度大,如何确保供电可靠性、安全性?这又是摆在全体员工面前的一大难题。特别是每年11月份,线路就开始覆冰,厚度可达50毫米,严重的将导致倒杆断线,造成大面积停电。
128公里长的10KV洋塔线到了冬天运行维护和防冻融冰工作更是难上加难。为了及时准确掌握该线路覆冰情况,供电所在覆冰最严重地段安装了两台冰情监测仪,每天都要进行几次人工观测和冰情信息采集,但面临一个非常棘手的难题就是在这滴水成冰的高寒山区,冰情监测仪的摄像头、风叶轮经常被冻结,从而无法采集真实信息,因此每隔4个小时就需要对摄像头、风叶轮进行融冰处理。既不能用绝缘工具去敲击,又不能登杆去处理,这可是件非常令人头痛的事情。怎么办?供电所员工费尽了心思,终于想到了一个有效、方便的办法,用绝缘棒托举热水袋去贴镜融冰。然而在这冰天雪地的塔山之上,热水袋的热量极容易散失,他们就用棉袄将热水袋紧紧捂住,藏于内衣贴身处,用体温来给热水袋恒温。到了观测点,把热水袋从怀里掏出来,立即就可以融冰。有时,镜面覆冰厚的,一个热水袋不够,他们会将冰冷的水袋放到胸前,捂上半个小时,再掏出来继续化。等候的半小时里,队员们在寒冷的风雪中冷的跳脚搓手,打着寒战;衣服内他却在用身体给热水袋注入温度,人与热水袋的作用似乎诙谐的做了个对换。像这样的用身体“融冰”每年将达到200多次。今年春节保电期间,该所做到了没有停供一条线路,没有停供一个变压器,没有因线路过流烧断一根线。
争最美的党建示范“排头兵”
如果说服务群众是洋泉供电所党支部的职责坚守,那么服务中心大局就是洋泉供电所党支部的重要使命。多年来,支部始终坚持扎实做好“四微功课”,切实写好“三篇善小文章”,以党建带创建,以创新促创效,为企业发展注入动力,为企业创效注入活力。
为提升员工价值,洋泉供电所党支部大力开展企业文化建设,运用“互联网+”平台,打造“微阵地”,做好“微展示”,大力开展“善小岗位建功”、“善小便民服务”、“善小爱心公益”等活动,用心传递人文关怀,用情传播党员正能量,用爱彰显国网担当,引导员工把自身价值的实现融入企业的发展,把学习感悟化作务实行动。
在日常工作中,支部倡导教育培训常态化和学习交流常态化。精心组建QC小组,不定期开展教育培训和技术攻坚,提升服务技能和服务效率;规范管理党员服务队微信群,每月在微信群中推送学习资料,发布相关信息,解答客户的咨询、疑问,增进与客户的沟通、理解。同时大力开展“微创新”、“微创造”等实践活动,弘扬工匠精神,组织“土专家”、“电秀才”研究新方法,破解难问题,研制了简单实用的施工工具4件,推出农村低压线路接地故障排查新方法,切实解决了农村低压线路接地故障排查难、立杆打穴施工难、线路通道树木修剪难等问题。
为最大限度调动职工们的学习、工作热情,洋泉供电所党支部把党建工作贯穿到各项日常工作始终,全年推出“三亮三比三无”、“六比六看创示范岗”和党员“一带二”服务、“创放心台区”、争做纯粹地道“国网人”等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竞赛活动,营造比学赶超的浓厚氛围,推动全所整体工作提升。洋泉供电所曾在2018年荣获国家电网公司“优秀共产党员服务队”,党支部书记滕志勇获国家电网公司“优秀共产党员服务队队长”称号。
在服务中提升,在提升中发展。绿叶红花相映美,在为山区建设书写多彩华章的同时,洋泉供电所的业绩也得到了大幅提升,真正实现了供需共赢。
Copyright@中电传媒媒体运营部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