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时间:2021-06-04 10:44
以创新为动力
打造最美供电所
——北京朝阳供电公司温榆供电所
第一部分 基本情况
服务范围:温榆供电所服务范围为八达岭高速以东,机场高速路以西,南至北五环,北至朝阳区边界以内,面积近90平方公里。辖区主要行政区为来广营、孙河、崔各庄三个街乡,以及奥运村街道的五环外部分。
配网资产:负责来自9座变电站的36条10kV架空线路运维,10kV架空线路320公里、10kV电缆线路80.32公里、真空开关371台、断路器242台、箱变68台、开闭器134台、变压器463台、高户759户。
输电通道情况:区域内输电线路51条,其中220kV线路27条、110kV线路20条、35kV线路4条,杆塔381基,线路长度118公里,通道长度118公里。
人员配置情况:目前员工67人,按照用工性质分,全民工6人,朝实直签工1人,华商电灯员工60人;按照工作属性分,所领导4人,管理人员9人,生产人员22人,营销人员26人,低压表计抢修人员6人。
第二部分 建设全能型供电所
一、营配合一后新的工作模式
1、运维工作:以运维检修专工及营销稽查专工为主要责任人,运维一班、二班、三班、四班为责任班组,开展日常工作。
2、生产运维方面,以配电线路为基本单元,实行“线路经理”制,8名线路经理负责35条线路,负责线路上设备的运维检修、高压用户检查工作;
3、营销业务方面,实行“台区经理”制,8名台区经理负责1115个台区的抄核收、低压用电检查及台区线损治理等工作;
4、抢修工作:坚持问题导向,把建设全能型指挥体系作为首要举措,从末端应急抢修业务入手逐步向前端综合业务推进,解决人员短缺、技能单一等问题。打破专业、班组壁垒,建立全能型值班室,全员(男职工)参与应急值守,每值由值长、内勤、线路经理、台区经理组成,按6值24小时运转,负责辖区各类应急抢修和各类工单的指挥、分派、处理,确保实现“一张工单、一支队伍、一次解决”。
5、优质服务工作:由优质服务专工负责统计分析,监督落实工单的处理情况,在接到工单后,由抢修内勤先与内勤用户沟通,准确掌握客户诉求,明确各类工单处置责任人,实现工单的闭环管理;
6、线损治理工作:以线损治理为突破口,以高压到低压的”物理电气关系“为纽带,串联各专业工作流程,促进业务深度融合。成立”1+1“线损治理小组,推进分线线损、分台区线损一体化管理,完善考核机制,实现从出站到用户的全面贯通。在治理过程中,线路经理和台区经理通过结对子的方式,进一步加强理解沟通,实现能力互补,消除衔接真空,树立电网概念。
7、三零”服务工作:温榆供电所针对三零服务已设专人管理,每日安排三个时间段(9:00、14:00、17:00)查询受理情况。为保证施工进度和服务质量,所里成立“三零”服务工作小组,加强过程管控,确保工作如期完成,同时安排专人进行回访,确保用户满意。
二、规范管理制度 打造先进模式
成立之初供电所面临以下三个管理难题:一是业务融合导致部分管理出现真空地带,管理责任不明确问题;二是指标体系复杂,不同工种无法统一进行绩效考核问题;三是在承接新业务的过程中,作为具体执行部门,应进一步加强监督管理,细化工作流程问题。针对上述情况,温榆供电所以“新八区”建设为契机,不断完善自身管理工作。
(一)、梳理明确岗位职责
结合业务、人员调整和实际工作成效,及时梳理、调整、完善各岗位、各班组的管理职责和工作分工,确保各项工作责任落实到人,并以内部文件的形式进行下发、宣贯,增加执行刚性。探索建立专工、班组长动态考核机制,鼓励业绩优异、能力突出的员工竞争上岗,调动员工积极性。
(二)、重建绩效管理体系
通过对公司下发的绩效合约书进行分解,将主要指标与岗位职责进行挂钩,明确指标责任直接到人,确保绩效管理制度切实可行。在具体执行中采取积分制,根据不同岗位设立通用指标、重点业绩指标、加分项等,并进行滚动修编,确保员工工作质量和业绩在绩效中直接体现。
(三)、细化专业制度规范
合理制定相关服务规范,营销、生产业务流程进行再梳理,结合自身情况,制定相应制度,由“人管人”向“制度管人”进行转变。针对重点工作,结合自身区域特点制定“可用”、“好用”的工作方案,随着工作的开展不断细化完善相关方案,确保各项工作有依可据,有依必据。
三、科技创新,空中诊断无死角
为提升朝阳地区输配网线路及设备的巡视工作效率,改善人员对地面定期巡视的传统模式,3月26日上午,公司运检部组织温榆供电所对辖区内输电线路进行无人机试飞工作。
本次试飞是公司首次使用无人机对输电线路进行巡视的新尝试,也是未来公司提高供电可靠性将投入使用的新技术。技术人员首先给大家讲解了无人机的构造与功能,并进行了拆卸安装演示,接着讲解了飞行前的紧固件检查、飞行环境检査、电源动力检査,同时就各类安全注意事项进行了强调。理论讲解结束后,技术人员进行了开机、联机、解锁、起飞、降落、油门操作、上升、下降、俯仰(前行、后退)、旋转等飞行动作操作演示。据了解,本次试飞使用的是“御”Mavic 2、大疆精灵4 RTK两款无人机,飞行高度可达182 m,最高巡航速度达58 km/h,最大续航时间30分钟。两种型号的无人机均搭配高清摄像头,其中“御”Mavic 2型号无人机还可挂载红外测温仪等辅助设备。通过使用无人机巡线,可将巡线画面实时清晰地传输到地面工作人员手持操作台的显示屏中,并可以同时将画面投放至外接智慧大屏。从而使巡线人员可精准掌握输电线路存在的隐患和故障,提高工作效率和准确度,将故障消除在源头,进一步提升供电可靠性与稳定性。
未来,公司将逐步引入并推广无人机技术,对部分重点线路通过“人巡+机巡”的巡视模式开展巡检工作,同时根据季节特点、保电任务等情况有针对性地开展无人机巡视工作,并利用在线监测等装置掌握设备状态,最大程度掌握设备健康状况并确保安全运行,从而有效提升巡检效率。
四、真正的美,是我们甜美的微笑
最美供电所真正的美在我们的营业厅,美在她们甜美的微笑。她们不仅用微笑,还用丰富的业务知识为客户耐心解释,详细介绍银行代扣、代收网点、微信、95598、第三方支付平台等缴费方式及操作步骤。将宣传资料在营业大厅及时客户发放,针对路程较远的客户和年龄大的老人,她们在营业厅发放供电服务便民卡,上面有台区经理的姓名、联系电话,以方便居民用电、缴费、业务咨询、故障报修等业务的开展,减少中间环节,增加了办事效率,有效降低报修投诉。
第三部分 我们的幸福驿站
没有大家就没有小家,职工之家就是我们在温榆所的小家,不断提高自身业务的同时,也要丰富业余生活,午休时间可以到阅览室静静的阅览书籍,也可以利用器械增强体魄,小家成员们可以在日常学习生活中互相关心、互相帮助,让员工能够在这样良好温馨的环境下愉快的工作、生活。
Copyright@中电传媒媒体运营部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