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首页 ->中国电力新闻网-专题 ->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 -> 微见幸福

电亮三湘小康路

来源:中国电力新闻网 时间:

电亮三湘小康路

中国电力新闻网记者 侯建明 通讯员 刘敏学

  湖南,是精准脱贫的首倡地。2020年,是脱贫攻坚决战决胜、全面收官之年。在即将交出历史答卷的时刻,三湘四水的乡亲们是否已经好用电、用好电、电好用?他们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又如何?为此,记者走进脱贫攻坚一线,用眼睛和心灵去寻找答案。

  清洁能源守护青山绿水

  盛夏时分,在湘西州古丈县默戎镇牛角山顶俯瞰,一垄垄茶树随着山势蜿蜒而行,如海浪般向远方舒展开去,葱茏翠绿的茶园上空处处弥漫着香茗的气息,牛角山村党总支书记龙献文左手搭着观景台栏杆,右手指向远方,问记者:“你看美不美?”

  从2008年人均年收入只有791元的偏远小山村,到2019年村民人均年收入达到18318元的夯吾苗寨,龙献文说到未来发展信心满怀。

  几年前,村里实现电能替代,以电制茶代替煤烤茶使茶叶品质和村民收入翻番。如今,充电桩等新能源建设的入村落地又给他带来了整个旅游村客运升级的新希望。“等把充电桩建好,我们就能用新能源环保车代替景区大巴,推动整个村子茶旅产业融合发展,同时方便300多户村民的交通出行,感谢国家电网公司的‘新基建’助力我们赢得青山,赢得未来!”

  无独有偶,在比邻而居的花垣县十八洞村旅游景区停车场,一排崭新的充电桩引人注目,5台功率120千瓦的直流快充双枪充电桩可同时为10台新能源电动汽车快速充电。

  2019年底,在了解到该村希望用电动巴士替代现有燃油接驳巴士,以及为日趋增多的新能源汽车自驾游客提供社会化充电服务的需求后,国网湖南省电力有限公司密切跟进,多次向领导、职能部门汇报沟通,聘用村民承担工程劳务,总投资概算近200万元,最终促成了这一新能源汽车公共充电站合作建设项目的落地。

  6月2日,十八洞村委员会向国家电网有限公司送来感谢信,表达对国家电网公司实施精准扶贫、服务美丽乡村事业的感谢之情。

  “十三五”以来,湖南电力累计投入农网改造资金328.39亿元,全面完成6423个贫困村电网改造,实现自然村全部按标准通动力电;开展光伏扶贫,完成4131个光伏扶贫电站配套电网建设,惠及贫困户8.33万户。

  湖南电力还积极开展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建设,结合精准扶贫工作要求,以“百县千桩万联亿度”为目标,推动“三湘四水”绿色发展。

  精准施策造福“湘”里乡亲

  “买它买它!”5月10日,在邵阳市新邵县小河村,湖南电力“青春光明行·爱心助脱贫”扶贫产品首场网络直播销售火爆举办,短短1小时,成功带货3600单,直接为贫困村带来30多万元的经济收入。

  在深圳工作的小河村人刘强军恰好在网络上看到这一幕。当天恰逢母亲节,小河野生茶、养生黑木耳……这一件件再熟悉不过、散发着浓浓乡情的土特产出现在眼前时,刘强军再也忍不住拨通了母亲的电话。“我的母亲越来越爱笑了!感谢湖南电力改变了我的家乡,帮助了我的家庭!”他在电话里哽咽着对母亲身边的湖南电力工作人员说。

  “输血”只能解困,“造血”才能扶贫。秉持着这样的理念,湖南电力精准施策,不断创新扶贫模式。

策划:黄颖 艾俊平 张子魁    执行:赵雅君 周小博    设计:张方方 于艺晨

Copyright@中电传媒新媒体编辑部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