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掖供电为美好生活充电为美丽中国赋能
来源:中国电力新闻网 时间:
中国电力新闻网通讯员 许志杰 张榕培 潘磊
手机上划一划,就能在线支付购电、查看停电公告;眼睛眨一眨,即可办理简单用电业务;鼠标点一点,家电就到家,还能领取电费红包……
随着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新兴前沿技术的深入运用,以此为基础构建起的能源互联网,正逐步融入、优化张掖百姓的生活,不断满足着张掖人民美好生活需要。
张掖公司顺应能源革命和数字革命发展浪潮,全面落实国家电网公司战略目标,充分发挥能源、资源优势,为用户提供更清洁低碳、安全高效、开放共享的能源体系,为张掖经济发展增添动力,为幸福甘肃、美丽中国建设添光增彩。
加强电网建设 赋能美丽中国
“住的茅草房、吃的回销粮、点的煤油灯”是30多年前板桥镇古城搬村经济的真实写照。如今的古城搬村楼房林立,乡村旧貌换新颜,随处可见一排排漂亮的民俗风情房屋错落有致,一根根电杆在乡间挺立,一根根银线穿越山坳,一个个杂草加工厂机器轰鸣,犹如一幅优美的画卷展现在人们面前。
古城搬村山多地少,主要靠养殖为生。近年来,用户家里的电够用了,但是为了发家致富,动力电还不够用,变压器容量小,用电线路线径小。村民望着新盖的一座座房子和新架设的一根根电杆和感慨的说:“八九十年代,对于我们农村的人来说用电设备仅仅限于一个电灯泡,用电量也不大,但是停电对于大部分居民来说是家常便饭,有时候家里的灯泡经常是一闪一闪的。现在好了,今年以来变压器、电杆、电线都是电力公司给改造了,容量也够大,没想到我们村这么偏僻的地方还能用上这么好的电,我们脱贫致富指日可待了,真的该好好感谢国家的好政策,感谢电力企业。” 说到这里的时候白文杰显得有点激动。
2020年,新一轮的农网改造工程,张掖公司新建投运变压器300余台,容量6万多千伏安。让原先用电“卡脖子”的村落有了充足的电能供应,处在半山坡的古城搬村从八九十年代的电灯到现如今户均容量全部达到2千伏安以上,三十多年这里的村民们经历了从“用上电”到“用好电”的变化,白文杰的用电体验也从一个侧面反应出了美丽家园电网建设的沧桑巨变。
优化营商环境 企业用能更便捷
5月22日,位于沙河镇兰堡村的康利脱水蔬菜有限公司的新装项目成功送电。随着工厂机器的轰鸣声响起,为该项目前后勘查、验收、送电的该公司及工厂相关负责人露出了喜悦的笑容。
“从申请报装到竣工送电不到30天,我们只是在4月份咨询的时候去了一次供电公司,申请报装都是在手机上完成的,这实在是太方便、太快捷了。”工厂负责人李存林笑着说:“原本还想着到今年下半年我们才能正常生产,没想到这还没出5月我们就能正常生产了,实在是太感谢供电公司了,有他们这样高效优质的服务,我们老百姓创业省心多了。”
高效的办电模式、稳定的电力供应关系到企业生产经营和效益效率。自2019年起,该公司积极践行“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提升供电服务水平两年行动”,通过手机APP的应用推广,不断压减高、低压客户办电环节时长,高、低压业扩平均接电时间分别压减至26.23天、1.08天,线上办电率100%,“互联网+”线上交费比例达到93.74%。便捷的服务优化了营商环境,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企业与客户共赢,与全社会共享创新发展成果,为美好生活赋予了新的动能。
助力希望小学 星星之火可燎原
许三湾电力希望小学位于张掖市肃南县明花乡少数民族聚居区,那里自然环境恶劣,人民生活水平较低,许多少数民族少年儿童家庭生活困难。1999年,该公司积极运作由甘肃省电力系统职工捐资十五万在这片贫瘠的土地上修建了一幢两层教学楼,同时,由省公司团委捐助了“希望书屋”,极大地改善了学校办学条件,该校遂改名为许三湾电力希望学校。
1999年至今,该公司广大职工始终没有忘记在艰苦环境中艰难刻苦学习的孩子们,期间曾多次为该校捐助微机、图书等。修建电力希望小学以来一直心系困难群众生活,从多方面筹措资金帮助该地居民,为他们解决了用电困难等问题,并且每逢过节都来慰问这里的困难户。
张掖市委市政府、市教育局领导非常感激供电公司长期以来对学生们的关爱与帮助。5月6日,在该公司组织以“青春心向党 建功新时代”为主题的青年志愿服务活动中,电力希望小学的郭校长激动的说:“无论从以前到现在,你们对学校的关系从未间断。我们将把供电公司关注牧区教育事业发展的殷殷之情付诸行动,严谨办学,为社会培养出更多的优秀人才。”
该公司坚持常年实施各类电力扶贫项目和“送温暖、献爱心”活动,累计捐赠物资价值达十多万多元。该公司以实际行动,为肃南裕固家园经济发展和农牧民生产生活提供安全可靠的电力保障,让自治县各民族群众共享电力发展的成果,用真诚的服务把党和国家的希望和光明洒遍各族人民群众心中。
抢抓发展机遇 戈壁荒漠变良田
骆驼城镇位于张掖高台县城西南20公里处的祁连山脚下,因境内有“骆驼城古遗址”而得名,全镇总面积276.4平方公里。很早之前,这里是荒无人烟,飞沙走石的戈壁荒芜。这里属于纯井灌区,没有电就没有水,没有水就没有生机。为了发展乡村振兴和美丽乡村建设,美化我们的家园,节能高效的电能就是首选。
虽然条件艰苦,但从不屈服的一代代的张掖供电人从上世纪七十年代初开始,一茬接着一茬干,他们进军茫茫戈壁,从零开始,一公里一公里的放线,一根电杆一根电杆的攀爬,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以天为被,以地为床,斗严寒、战酷暑,从“两改一同价”到“井井通电”民心工程,终于使条条银线通向了这里,使戈壁荒芜变成了今天的沙漠绿洲,良田万亩,所以在这片土地上的电力就显得尤为重要!人们对电力的需求就更加的迫切!
正所谓,古城旧貌换新颜、戈壁荒漠变良田、开拓精神传万代、机井七百利千秋、思路绽放中国梦、银线织就国网情、为民服务谁言苦,骆驼精神永相传!
除了更懂用户的生活,张掖公司也在探索推动电力需求侧负荷资源参与电力需求响应,与电网实现灵活互动方面不断做出努力,为一方百姓提供安全可靠的电能供应,引领生活用能“更绿色”。
夜幕降临,华灯初上,放眼望去这个在河西走廊重要关卡的甘州城。如今灯火辉煌,流光溢彩,电网规模的扩大,电压等级的提高,电网技术的更新,用电质量的提高,正在成为金张掖人民奔向小康生活的强劲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