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首页 ->中国电力新闻网-专题 ->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 -> “电”亮生活

“鹅司令”帮助贫困户唱响“向天歌”

来源:中国电力新闻网 时间:

吴恬茜

  盛夏时节,阳光普照,走进醴陵市枫林镇金阳村自力养鹅基地,有成群白鹅在田野嬉戏,就像大朵的白云飘落在青山绿水之间。

  这家养鹅基地的主人叫邹卫明,他是身残志坚的创业明星,也是带领全村人致富的“鹅司令”。8岁时邹卫明因病导致右眼失明,左眼视力0.12,属于二级残疾,妻子杨莎也是多重残疾。身体的残障和生活的艰难,是压在邹卫明身上的两座大山,让他有些喘不过气来。扶贫队员结合政府政策,帮助邹卫明夫妇申请残疾人五保,还为他的母亲加了低保,幼子加上幼保,生活总算有个基本着落。但随着孩子的一天天长大,家中的花销也越大,增收的路径却越走越窄,邹卫明萌生了养殖创业的想法。

  2013年,醴陵市的一位好心人听说了他的遭遇后,为他提供了12万元的创业资助,同时引荐他去学习养鹅技术,他用这笔资金在醴陵市左权镇石龙村成立了醴陵市自力种养农民专业合作社,开始了养鹅之路。他的养殖项目获得了株洲市残联、醴陵市团市委、畜牧局等部门的大力支持,为他免费提供技术上的培训学习和销售渠道。邹卫明的养鹅之路步入了正轨,逐步发展到每月有300到500只鹅上市。

  2016年,邹卫明想把他的养殖成果带回家乡枫林镇金阳村。扶贫队员听到这个消息,帮助他流转了850余亩土地,并为他争取了扶贫项目资金,把他的合作社搬到了这里。在扶贫队员的联系下,他邀请了8名残疾人一同创业,同时还吸收了当地30余名贫困户劳动人口加入了这个生产组织,为他们提供养殖种苗、技术援助和销售服务。“小康路上一个也不能少”他立志要带领这批人一起致富。

  “他每天起早贪黑,带着妻子一心发展养鹅产业,还带领村上贫困户养殖,这个月我们已经和他一起给贫困户免费送出了一批鹅苗,贫困户都非常感谢他。”醴陵公司金阳村驻村扶贫队员说。

  截至目前,醴陵公司开展邹卫明的扶贫农产品进入职工食堂活动,消费家禽产品六万余元,结对帮扶人员帮忙打开农产品销路,销售土鸡蛋,家禽等产品,在驻村帮扶队员的帮助下,邹卫明平均每年给金阳村的贫困户送了600余只鹅苗,给贫困户每年带来养殖收入近70000元。

  现在,邹卫明还有一个更大的发展计划。在国家好政策,扶贫队员的帮助下,他要将这流转过来的850亩土地,建成一个具有400亩果园和茶园,300亩草场,集观光、娱乐、民宿、餐饮、购物等功能为一体的“大白鹅”假日农场。走可持续发展的农业道路,为当地人民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带动乡村经济的发展。

策划:黄颖 艾俊平 张子魁    执行:赵雅君 周小博    设计:张方方 于艺晨

Copyright@中电传媒新媒体编辑部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