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首页 ->中国电力新闻网-专题 ->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 -> “电”亮生活

江苏响水:“增产增收都离不开电”

来源:中国电力新闻网 时间:

“增产增收都离不开电”

——听江苏响水南河人讲西兰花产业致富的秘密

中国电力新闻网记者  沈伟民  通讯员 吴江

6月28日,江苏响水县南河供电所在春季西兰花收购圆满结束、冷库进入保养检修阶段,组织党员服务队员到旭腾农业冷库开展用电检查维护服务活动时,对冷库的碎冰机电机进行检查。

为南河镇源怡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检查用电设备。

在大地九丰智能大棚为用户检查灌溉设备。

  “西兰花种植是我们南河的主导产业,去年全镇因此人均增收达1700元,今年春季已人均增收约1000元。”6月20日,在江苏经济相对薄弱的响水县采访时,南河镇镇长吴恒杰告诉记者。

  原产于欧洲地中海沿岸意大利一带的西兰花,19世纪末传入我国,因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胡萝卜素和全面的矿物质成分并抗癌作用而广受欢迎。2012年起,主要农作物为水稻、小麦和棉花的南河,有人尝试种植西兰花。

  “农业是南河的特色。由于这里的气候和土壤条件适宜,特别是这条南潮河北边的土壤中含钾量居盐城地区之首,适合西兰花种植。于是,2015年,在镇政府和村委会的主导下,村民们开始大规模种植,到现在全镇种植总面积已达4万亩。”南河镇农业技术服务中心主任王龙生指着不远处一条小河说,大规模种植产生的效益很快辐射到南河的周边乡镇,整个响水目前已形成10公里长的西兰花种植带,全县种植总面积达10万亩, 2018年11月在长沙举行的第十六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上,响水县被中国优质农产品开发服务协会授予“中国西兰花之乡”称号。

  “西兰花的成熟与温度密切相关,在我们响水,一年种两茬,春季一般1月种植,4月10日前后开始采收,到5月20日左右结束;秋季9月初种植,10月中旬开始采收,到12月结束。”王龙生告诉记者,西兰花的整个生长过程中,需水量较大,尤其是叶片旺盛生长和花球形成期更不能缺水,即使是短期干旱也会降低产量。因此,西兰花的增产离不开电。

  “及时满足农户生产用电需求,助力农民致富奔小康,是我们供电人的责任,更是我们践行‘人民电业为人民’企业宗旨的行动。”响水县南河供电所所长孙义展介绍,国网响水县供电公司高度重视,安排该所派人赴现场勘察,并结合政府规划,制订电网建设改造方案,由公司领导督办,帮种植农户解燃眉之急。2015年9月,该公司完成投资196万元,新建10千伏线路4.28公里、400伏线路6.31公里,新增400千伏安配变3台,保障了110个种植户的用电。此后5年,该公司先后完成投资784万元,累计新建改造10千伏线路11.93公里、400伏线路34.16公里,新增400千伏安配变11台。全部1500多户种植现场的生产、生活用电问题由此全面解决。不仅如此,对于种植户内部的滴灌设备、厢式小冷库等的安装接电和检修维护,该所也全力以赴,由共产党员服务队队员上门义务服务、分文不取。

  “应该说,增产增收都离不开电。”吴恒杰感慨道,西兰花增收与价格直接相关,其价格又与品质紧密相连。而西兰花一旦成熟必须及时采收,否则时间长了会变黄,品质就受影响;更不能让其疯长开花,那样就没人收购了。于是,大规模种植伊始,因为销售渠道不畅,西兰花价格被收购者故意压低,种植户的利益大大受损。

  “看到这一问题后,我们充分用好扶贫资金,自2016年起,扶持有经济实力、信誉较好的合格经营主体先后建好了7个千吨级、1个5千吨级冷库,供种植户们储存,由此逐渐从西兰花收购者中夺回了定价权。此外,我们特别注重通过完善产业链带动群众致富,鼓励群众从收储、保鲜、分拣、分销入手,开展西兰花的深加工。当然,冷库的运转和西兰花深加工都需要电,供电公司和供电所提供了很好的服务,给予了有力的保障。”吴恒杰表示,全镇有约70%的贫困户从西兰花种植中获益,去年有100多户收入达10万元以上,近50户超过50万元,有10多户成了“百万元户”。

  因孩子上学回到八墩村4组的张耀生夫妇原在北京做面食生意,起早摸黑辛苦一年收入10多万元,但比家中种稻麦高了不少。回到家乡后,夫妻俩流转了320亩地种西瓜,比种稻麦收入成倍增加。2016年起,他们将其中的140亩改种西兰花,得益于拜师学艺,技术精到,2019年春秋两季每亩净收入超过6000元,加上西瓜收益,年收入过了百万,真正走上了致富路。“不仅我自己富了,而且平时雇十七八人,帮助除草和管理等,采收时要雇七八十人,他们的收入也增加了。”张耀生说,“不过,我致富,电力充足可靠是个重要因素,他们的服务非常好,随叫随到!”

策划:黄颖 艾俊平 张子魁    执行:赵雅君 周小博    设计:张方方 于艺晨

Copyright@中电传媒新媒体编辑部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