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首页 ->中国电力新闻网-专题 ->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 -> “电”亮生活

国网四川电力:太阳照在阿布洛哈村

来源:中国电力新闻网 时间:2020-08-05 13:46

太阳照在阿布洛哈村

刘益川

  6月6日早上不到7时,凉山彝族自治州布拖县乌依山上,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员工就开始“三区三州”脱贫攻坚重点项目美姑-拖觉110千伏输电工程紧张施工,本月下旬工程建成后,阿布洛哈村山上的110千伏拖觉变电站将变得更加坚强可靠,助力国家深度贫困地区布拖县的社会经济发展。

  全国最后一个通公路的行政村

  在大山包围中的阿布洛哈村,三面环绕着3000多米如刀削一般的高山,一面临金沙江河谷,阻隔了与外界的通道,因为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历史原因,村落神秘、古朴。

  清晨的阳光普照阿布洛哈村,村民吉吉尔贵和媳妇阿达么友朵早早起床,吃了早饭,便来到工地开始工作。

陈翔 摄

  从2019年6月四川路桥进村修路建房开始,他们的生活就变得忙碌有规律。今年元旦节,阿布洛哈村成了全国最后一个通公路的行政村。

  昨晚,抓工期村头的建设工地灯火通明,热火朝天,一直忙到到凌晨3点多。

  小两口都在工地做小工,每月也有近万元的收入,这是他们以前在村里劳作小半年的进账,小两口的干劲儿很足。

  进村里的柏油路年前就通到山的对面,现在路桥工人正在硬化连接村里最后9000多米隧道的路面,村里的安置新房完成了主体结构,正抓紧进行室内装修。

  30岁的吉吉尔贵早年在供电所做过电工,回到村里后,一直都在为义务为村民做些用电方面的服务。昨天,村里小学食堂的开关老是跳闸,他联系了供电所今天来处理。

  8时30分,国网布拖供县电公司拖觉供电所的副所长龚晓冬带着供电所员工马日杰、苏呷尔祖、彭天法进到村里。

  他们带来了检修器材和安全工器具,要对村里几个重要的用电设施进行检修维护。

  阿布洛哈村全村4个组,悬挂在从西溪河谷到乌依山的半山腰上。2013年,龚晓冬等50多名员工花了近半年的时间,才把这条从悬崖绝壁上进村的3.77千米线路建好,安装了两台100千伏安的变压器,让村里通上了电。

陈翔 摄

  为了节约时间,龚晓冬把人员分为两个组,苏呷尔祖、彭天法下到西溪河谷巡视线路,为1、2组村民服务。自己和马日杰由吉吉尔鬼带路在村委会所在的半山腰工作。

  9时19分,龚晓冬、马日杰对阿布洛哈村1号公变进行检修维护,保证村电源点的安全可靠。

  10时25分,他们走进村里五保户集中供养点,对用电设施进行检修维护,教会他们使用“网上国网”APP线上充值。

  随后,检查了四川路桥施工用电的线路安全,配合施工人员清理室外裸露线路,确保施工用电安全。

  林川小学用电得到可靠保障

  11时50分,他们来到村里的林川小学。今天是周六,学校里书声琅琅,老师们利用周末把受疫情耽搁的时间补回来。

  林川小学是摄影家林强命名的,现在有五年级和二年级在校学生38名。来自成都的支教老师谢兰军介绍,学校还有两个支教老师叫孙亚和董小康,分别来自河南和安徽。学校的食堂实现了厨房全部电气化,教室里也用上了电教设备。

  今年春节前,供电所为村里装上崭新的JP柜,将每户村民的下户线更换为更为安全可靠的大线径绝缘导线,村里施工和村民春节用电得到可靠保障。

陈翔 摄

  龚晓冬和马日杰认真查验学校两个开关箱,更换了期裸露在室外的食堂漏电保安器,故障很快排除。

  谢兰军请龚晓冬为同学们上一堂安全用电课,普及安全用电常识。

  12岁的阿达色武和8岁的阿达色拉听得很认真,因为家里的爸爸妈妈都不识字,他们表示要把这些知识“教”给家里人。

  14时10分,苏呷尔祖、彭天法完成工作,和龚晓冬他们回合。此时,汗水已经湿透了供电员工的衣襟。

  供电员工在学校外的一块开阔地的树荫下开始午餐,吃的是自带的方便米饭。

  饭后小歇,龚晓冬讲起了他们当年送电时候难忘的经历。2013年9月26日,为了让村里人在国庆节前用上电,他和同事唐文建从早上开始为村里台区送电,一直忙到晚上20时才开始返回,直到第二天凌晨6时17分才到达山上的公路。其间饥渴难耐的他们啃了不少青岗树叶,半夜,两个刚入职不久的年轻人在悬崖绝壁上吓得直哭。

  27岁的村党支部书记吉列子日过来加入员工的聊天,谈及用电的经历,他深有感触,他是村里第一批上学的孩子,那时候,他是坐溜索到江对岸的金阳对坪镇上的学,现在他已经读完西昌学院的大学本科。他第一次见到明亮的电灯是在江对岸的学校,很是渴望和羡慕。

  留住绿水青山发展旅游经济

  村里通电后,村民生活和观念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如今,村民布子日鬼家用上了粉碎机打饲料,养了3头牛,20多只羊和几十只鸡,日子过得红红火火。

  村里绝大多数家庭都有了电视、电饭煲、洗衣机,用上了粉碎机,生活观念在改变,做饭不用柴火,村里的植被得到很好保护,村民的卫生状况也得到极大的改善。

陈翔 摄

  去年,阿布洛哈村村民人均收入达到5600多元,已经全面脱贫。

  此时,村民比机拉日驾着摩托车载着媳妇和孩子走进村子。十多天前,村民乃保土呷开进了村里第一辆轿车。

  用电得到可靠保障后,村里建起了喷淋灌溉的芒果基地100亩,核桃基地130亩,花椒基地70亩,用上了核桃筛选机。

  有了电力支撑,吉列子日有了远景规划,村里要建特色农产品基地,做品牌、做规模。还要建污水处理设备,留住村里的绿水青山,发展旅游经济。

  14时50分,龚晓冬他们带上工具和饮用水,沿着近乎垂直的山路巡视10千伏乌衣线阿布洛哈村支线。

  吉吉尔贵和媳妇阿达么友朵又投入到移民新村的建设中。

  23岁的阿达么友朵因为去年面对央视记者说出自己的愿望是想要拥有一双高跟鞋而爆红。现在她在村口开了一个小卖部,因为是村里唯一,生意兴隆。

  谈起将来的打算,她说,在做实体卖货的同时,要做电商,把村里的特色产品卖出去,为村民带回外面更多的物资。当前,她想要拥有一辆电动自行车。

  晚上20时10分,龚晓冬他们巡线完毕,在山顶上俯瞰阿布洛哈村,建筑工地机器轰鸣,建设者们还在挑灯夜战。

  吉列子日、吉列列日、吉吉尔贵、阿达么友朵这批年轻俊朗的80后、90后正成为村里的生力军,他们开朗、自信,对未来充满信心。

  还有半个月阿布洛哈村村民就要搬进新家了,曾经连名字都没有的阿布洛哈村将进入一个崭新的时代。

 

策划:黄颖 艾俊平 张子魁    执行:赵雅君 周小博    设计:张方方 于艺晨

Copyright@中电传媒新媒体编辑部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