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基层,“创”青春之业
来源:中国电力新闻网 时间:2020-08-04 13:37
去基层,“创”青春之业
“我认为,工作票就是‘针鼻子’。正所谓‘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青安先锋若是能够把日常工作这‘千条线’穿进‘针鼻子’,再像搓麻绳一样给搓紧了,那安全工作就牢牢掌握在咱们手里了。 ”6月29日,在国网十堰供电公司“青安先锋”6月份定期交流座谈会上,原十堰公司巨能集团继电保护班副班长苏才普这样介绍自己挂职供电所一年来的经验。
2018年8月,十堰公司坚持党建带团建,牢牢把握“青年融入基层,基层锻炼青年”的工作主线,依托专业能力测试、领导能力测试、综合测评三方面相结合的方式进行选拔,最终遴选出26名“青安先锋”,划分为“帮扶型”“锻炼型”“实践型”三大类,分批、分次与供电所结对,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青安先锋”专项工作,实现供电所安全能力和青年基层经验的双提升。
把供电所当作“公司”一样
“基层供电所就是一个‘小型的供电公司’,青安先锋去挂职锻炼,其实相当于就任安全管理‘CEO’,是对综合管理能力和业务创新能力的一次严格考较。而基层供电所管理也特别需要这样‘初生牛犊不怕虎’的青春血液,来纠治安全管理上的积习已久的沉疴。”十堰公司团青负责人这样说道。
一个典型案例来自于国网丹江口市供电公司六里坪供电所“青安先锋”杨俊涛,六里坪地处丹江口和十堰的交界处,过去是国家电网公司管理与地方电力体制碰撞的主战场,两种文化相互交织。到供电所后,多名员工问杨俊涛:“我们过去是杂牌军,国网的正规军是如何管理的?”这个问题一下子把杨俊涛问住了。
后来的一次工作给了杨俊涛诠释的机会。2019年春节前夕,六里坪集镇有多个重载台区低压开关过负荷跳闸,项目虽已列入网改计划,但节前无法投产,有员工便提出“退出台区低压开关降低投诉风险”的法子。
杨俊涛坚决反对,而是从台区基本情况入手,利用负荷错峰,将过载台区用户进行合理转移,确保了变压器安全运行。杨俊涛用这项工作很好地回答了员工的提问,国网正规军的管理靠的是“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
同时,杨俊涛从规范“基础台账、设备巡视、缺陷处理、四库管理、两票填写”等多层面入手,制定了相关措施。通过建立的敏感区设备台账,提升了故障巡视的精准度;通过精运维降故障行动,让员工不用再顶风冒雨抢修。六里坪供电所的员工们终于明白了:国家电网的规范化管理,就是平时多流汗,才能保证作业无风险。
行为的规范可以杜绝事故的发生,但行为的主动靠的是正确地引导。不少员工存在“等、靠、要”的思维,认为复杂问题报上去就万事大吉,解不解决是上级管理部门的事情。十堰公司“青安先锋”到所里后,基本达成“问题就在那里,解决一项就是进步,完善一项就是提高”的共识,把供电所当作“公司”一样去经营,管理人员和员工一起想办法、定措施,通过解决问题来调动员工的精气神,主动运维、精益运维的局面逐步形成。
先锋的本质在创新
“先锋的本质在创新,他们不光是去锻炼学习的,还要在短时间里达到提升供电所管理水平的目的。因此,我们通过专业能力测试、领导能力测试、综合测评三方面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严格选拔,有效确保青安先锋的胜任能力。”该公司党建部负责人如是说。
“刚去所里,都会有短暂的迷茫期和适应期,但我们很快都以自己的方式调整过来并全身心地投入工作,诀窍很简单,就是和所里员工们同吃同住同劳动,在这个过程中,你自身‘干货’越多,员工就越服气。”郧西公司上津供电所李赫名回忆。
创新并不是漫无目标地奇思妙想,而是解决工作中实际问题的能力,“青安先锋”这个特殊身份决定了他们在所里,有更多的空间去大胆改进,有更好的土壤去尝试创新。
曾经挂职于郧县公司南化供电所的苏才普就在工作票管理上做了两项重要的创新。
他发现供电所人员队伍老化,文化水平并不高,难以通过“三种人”的评定,导致工作效率无法提升。于是向所里申请了一个试点,请县公司成立了一个专家组,用“案例面试+工作票笔试”的综合考试方式,选拔一批条件较好的“明白人”成为“三种人”,按“半年一考核”评定是否继续,这就解决了“三种人”数量少导致工作效率低下的问题。此为其一。
在“工作票”落实的问题上,他试行了积分卡制度,基本方法就是瞄准“无票的不干”这个点,仅以8类票单为区别方式,规定好每类票单的分值,所长根据办票质量、现场传回的安措执行情况、台账闭环情况,以“积分卡”的形式将工作积分发给工作班成员和“三种人”,积分卡月底一次回收,无需专人每天统计,实现了员工从“被盯着干”到“我愿意干”的目标。此为其二。
2019年以来,南化所成功实现了零投诉、零事故,运维指标从以前的县公司第11名攀升至前2名,还被评为了省公司四星级供电所。
李赫名在上津供电所工作分配和考核方式理顺后,大胆废止了原来的各种考核发放标准,推行“工作积分制”的统一新标准,解决了历史形成的问题,这个方式后来在郧西公司推进全能型供电所建设时被推广应用。他所在的上津所被评为2019年度“中国最美供电所”。
“青安先锋”们从刚开始“嘴上没毛、办事不牢”被所里员工冷眼相待,到“说得有理、干得精彩”把一盆“冷水”烧得滚烫,全靠实效去说话。
一年的挂职锻炼,苏才普最大的感触就是:“基层治理之策,不应只聚焦‘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更应学会求解整体管理‘方程式’,激活治理的‘末梢神经’。我很珍惜在供电所的这段‘求学’时光,师傅们既是我的同学、也是我的老师。”
今年,为才尽其用,十堰公司将“青安先锋”新手、能手、先锋三级人员库与公司专家人才库有机对接,优先推荐符合条件的优秀“先锋库”成员进入各专业专家库,为公司专家团队补充年轻血液。同时与“未来供电所负责人”计划挂钩,发掘一批思想政治过硬、技能水平较高、综合素质较强的所长、副所长,破解基层供电所人才短缺问题。结对以来, 7名“青安先锋”提拔为站所负责人。
青春永不散场,追梦永无止境。十堰公司“青安先锋”们以时不我待的勇气、百炼成钢的决心、勇往直前的无畏,守好初心,扛起使命,在建设具有中国特色国际领先的能源互联网企业征程中不断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