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才普vs李赫名:如何“青”上“取经”
来源:中国电力新闻网 时间:2020-08-04 13:37
“安全工作做细不“做戏”,“宽、松、软”滋生的是隐患、是事故,“辣、准、狠”才能安全你我他。安全能不能保障,首先是态度,其次是坚持标准化作业。”
“对,安全无小事,一星半点的疏忽带来的可能就是惨痛的教训,所以意识上要重视安全,行动上要落实安规。”
7月2日,在国网十堰供电公司青曲供电所和上津供电所“云端连线 共话安全”主题党日活动中,“青安先锋”苏才普和李赫名就如何促进供电所本质安全互换想法,英雄所见略同。
苏才普,湖北荆州人,2011年毕业于三峡大学电气工程专业,先后在十堰巨能输变电公司、十堰公司党委办公室工作。在“青安先锋”专项工作中,先后在南化供电所和青曲供电所担任副所长、所长。
李赫名,湖北十堰人,2009年毕业于南京农业大学自动化专业,曾任检修分公司配电专责,在“青安先锋”专项工作中,先后担任上津供电所副所长、所长。
刚上岗 就遭遇同一盆冷水
李赫名:哈喽,才普,好久不见。咱俩都是2018年“入伍”的“青安先锋”,按部队的说法,算是同年兵了。
苏才普:是的,战友你好。
李赫名:有一点,我特别好奇,你之前是在市公司党委办公室挂职锻炼,为什么想要“弃文从武”?
苏才普:有个说法,“供电所就是一个小型供电公司。”供电所怎样运作,现状如何,同事们怎样思考和工作……作为青年员工我想去补修这门“必修课”。当公司开展“青安先锋”专项工作时,我就报名了。赫名,我想你的想法应该和我是一样的,对吧?
李赫名:是的,我跟你一样,是带着“充电”的想法报的名。2009年到2018年近10个年头,我一直在检修分公司从事城区配网运维管理工作,对于供电所业务认识比较模糊,想趁着年轻去补上这一课,让自己“长见识”“换脑筋”。
苏才普:我刚到南化供电所的时候,有一个烦恼困扰了我很久,就是大家都很尊重我。赫名,不知道你有没有这种烦恼?
李赫名:“尊重”是个褒义词吧,大家尊重你,为什么还会烦恼?
苏才普:我刚到所里的时候,老师傅们虽说表面对我毕恭毕敬,但背地里认为我一个干办公室的,肩不能扛,手不能提,就是来“镀金”的,时间一到就回去了。对于我在工作上提出的一些建议,并不积极配合,我怀揣的一腔热情,被一盆冷水浇得透心凉,工作很难开展下去。
李赫名:同一盆“冷水”,同一个烦恼。那你向“冷水”屈服了?
苏才普:当然没有。机缘巧合,这盆冷水被一场大火烧热了。
李赫名:哦哦,我知道!就是让你变成“网红”的那场火。
苏才普:网红算不上,改观是真有。2018年10月31日中午,我们所隔壁的一栋五层住宅楼起火,情况危急,我和所长带领所里的师傅冲进火场把4罐靠近火场的液化气罐抢了出来,疏散了楼里的居民,扑灭了火灾。因为我去所里后给大家培训过消防器材使用和常见火灾逃生和处理技能,因此我们遇到火灾时没有慌乱。打那以后,师傅们就不再觉得安全培训是“走过场”,是没有实际意义的了。但是工作上的“旧疾”却仍难祛除。
因所制宜 把“冷水”烧得滚烫
李赫名:你指的是“安全说起来重要,忙起来不要?”
苏才普:对。所里一部分师傅虽然年龄偏大,但业务能力都很强,唯独规范意识有待提升。大家认为自己常年从事这些工作,对管辖区域的情况也很熟悉,安规书上的安全措施过于复杂,有点“折腾”。
自2011年上班开始,我就从事输变电基建工作,经历了班组成员、工作负责人、项目总工、项目经理、副班长等岗位,再到公司党委办公室挂职,现在到供电所工作,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做好一件工作,就必须要有规范意识。无论是变电站不同型号用途电缆排面怎么敷设、绑扎间距多少、弧度怎么弯曲,还是办公室工作小到公文字体选择、行间距、符号使用,我们自己都有这个意识要去往规范上要求。
李赫名:深有同感。
苏才普:2018年冬天,我们所50岁的龚师傅给用户安装一块电表,工作票中填写的是两个人,但实际去现场就他一个人。工作时没有人扶梯子,梯子打滑他和梯子一起翻倒在地上,额头摔紫了,鼻子也蹭破了皮,他却不以为然。
我顺势而为,策划了一个“违章人员说违章”故事会,请所有同事带上家属参会,由龚师傅“分享”他的工作过程和事后感想。龚师傅分享后,我晓之以情,动之以理,给家属们也上了一堂安规课。
李赫名:效果如何?
苏才普:效果很好。通过那次故事会,同事们对我的安全管理工作开始慢慢接受和理解,对我的态度也日渐热情,他们能自觉地去重视安全了,后来这种“家长会”也成为了我们所的传统。
李赫名:亲情既是“盔甲”也是“软肋”,亲情助安,值得借鉴啊。来说说我们上津所吧。我刚到上津所时便感觉到大家工作热情不高,平时工作各干各的很少交流。我经常也是热脸贴冷屁股,工作不好开展。
苏才普:我记得你们上津所基本都是供服员工对吧?
李赫名:对。后来我发现就是供服员工的考核模式出现了问题。18名供电服务员工绩效工资发放竟然有11种不同考核模式。工资发放主要是循“旧例”,造成考核与实际工作的偏差较大。
苏才普:所得与所出不成正比,难怪工作热情不高。
李赫名:为解决这个问题,我和县公司反复沟通,在供电所工作分配和考核方式理顺后,废止了原来的各种考核发放标准,全所员工按统一的新标准考核,解决了历史积累的矛盾,这个方式后来在郧西公司推进全能型供电所建设时被统一采用,现在供电所都用“工作积分制”作为考核方式,大家干得多少、拿得多少一目了然,减少了人为因素的影响,大家的工作热情也高涨。
苏才普:赫名,你的方法真赞。咱们作为“青安先锋”,能够通过工作票、精运维、指标提升等奖励方式,为供服员工提升工资待遇,并确保他们的安全,让员工的工作价值得到最直观地体现,最大程度激发他们的潜能,真的是非常有意义的。
趁热打铁 把安全工作干精彩
苏才普:赫名,我听说你自创了一个“疏堵”工作法,运用在平时工作中很奏效,能不能让我偷师一下?
李赫名:我来跟你说说,我们作为“青安先锋”,其实最主要的职责就是让公司的各项安全管理要求有效落地,对吧?
而“填票”和“上风控”是现场工作必不可少又是供电所普遍感觉头疼的两个步骤,我采取的“堵”和“疏”。“堵”就是要从源头上杜绝“无票无单”,措施是“统一派工”和“准入制”,所有工作不论大小,包括允许单人作业的工作,台区经理上报后必须经过供电所派工、台区经理接单(或办票)才能开始工作,严格依照票(单)考核外勤员工工作量,未上报的工作一律算“私活”,不光没有绩效,发现还要严格考核。严格进行工作负责人资格考核,有多大能力干多大事,不合格的直接取消工作负责人资格,宁可让“事等人”,也不让不具备安全管控能力的人去组织作业。
“疏”就是采取多种方式给大家讲安规、析“两票”,组织标准化作业现场,让更多人能够够通过学习完善自己的安全知识。同时分级组织工作,培育了几名安全管控能力较强的工作负责人,重大工作由这些人组织实施,安全管控能力一般的人员作为工作班成员参与工作,减轻这部分员工的安全压力。
苏才普:“疏”“堵”结合,事半功倍,厉害厉害。
李赫名:对了,才普,你在南化供电所期间,所里的运维指标从全郧县公司第11名提升至第2名,你是怎么做到的?我想跟你取取经。
苏才普:没问题。我曾经读过一本书叫《清单革命》,讲的是把工作条理化,每一步工作罗列下来形成一个清单,每完成一项打√,再进行下一项,类似于调度操作票一样。
于是我把供电所的安全基础台账也“清单化”,总结成10大类、32小类分别整理归类,形成档案盒。这样不管是我自己也好,还是每个岗位的责任人也好,每天来上班一看到档案盒就知道还差哪些事没做,哪些台账没归档,领导随时来检查我们也不慌。后来这种做法传开了,很多其他县公司的供电所也都来交流学习了,大家还挺认可。
供电所管理提升,主要是在于我们努力形成了一个简单的清单,让每一个员工都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怎么做,做得好坏在于平时的督导和培训。比如,我们的树障清除得好,得归功于我们率先在供电所明确了设备主人制。
李赫名:是听说设备主人制你那里搞得很有成效。你的“树障是高压线路最急迫的隐患”的观点和清除树障的相关做法,今年在全市范围内都掀起了浪潮啊!为你点赞。
苏才普:哈哈,谢谢,相互学习。你们上津所去年荣获了“中国最美供电所”称号,真让人羡慕。赫名,在你眼里,上津所美在哪里?
李赫名:“天子渡口、古塞上津”,地处陕鄂交接的上津山美水美人更美。我们上津所美就美在“明白人”带头讲规矩。本所自己稽查发现违章后如实上报,罚款直接打入省公司安监部指定账户。本所自己发现的调度令执行不规范,自行把操作人员“绑送”县调请对方处理。很多人觉得这不近人情,其实恰恰是这样不遮掩、不回避的态度,才是对当事人最大的关爱,让更多人成为“明白人”,也让“规矩”真正成为红线,立在所有人心里。
苏才普:哈,让“明白人”带头讲规矩,美,太美!赫名,听说了吗?今年公司又启动了“青安先锋百千万”计划,新一批“青安先锋”就要来了。青安“后浪”们马上就要拍向我们了。最近每每想到这里,我都感慨万千,初到供电所的景象还历历在目呢。
还记得到供电所工作后,我是从工作班成员到工作负责人再到签发人这样要求自己的。配电安规、施工工艺标准、装表接电、登杆作业、变压器安装、营销业务等等都一一跟着师傅们和农网改造现场学习,整个学习和熟悉过程花了7个月时间呢。
李赫名:是啊,那段激情燃烧的日子真是让人难忘。在供电所工作的一年多也让我之前所掌握的专业知识更加紧密贴合基层实际,服务了基层安全生产工作,原来“想得多”变成现在“做出来”。
不得不说,“青安先锋”是一个青年员工激荡思想、沉淀阅历、锻炼成长的优秀平台。回忆起咱8个人在微信群里讨论的每个深夜,在分享经历和体会、讨论观点和方法中拉近了彼此距离,也见证着彼此的成长。“青安先锋”这个平台坚定了咱们立足基层干事创业的信心,扩展了思考问题的角度和深度,加速了各项能力的锻炼提升。说实话,真的要感谢“青安先锋”这个平台。
苏才普:是的,感谢的话儿有千百句。总而言之,言而总之,咱们要珍惜平台,努力提升自我,带动身边更多的青年同事加入“青安先锋”这个团队。不负公司的培养,把安全工作干精彩,咱继续努力吧!
李赫名:加油,奥利给!
“安全工作做细不“做戏”,“宽、松、软”滋生的是隐患、是事故,“辣、准、狠”才能安全你我他。安全能不能保障,首先是态度,其次是坚持标准化作业。”
“对,安全无小事,一星半点的疏忽带来的可能就是惨痛的教训,所以意识上要重视安全,行动上要落实安规。”
7月2日,在国网十堰供电公司青曲供电所和上津供电所“云端连线 共话安全”主题党日活动中,“青安先锋”苏才普和李赫名就如何促进供电所本质安全互换想法,英雄所见略同。
苏才普,湖北荆州人,2011年毕业于三峡大学电气工程专业,先后在十堰巨能输变电公司、十堰公司党委办公室工作。在“青安先锋”专项工作中,先后在南化供电所和青曲供电所担任副所长、所长。
李赫名,湖北十堰人,2009年毕业于南京农业大学自动化专业,曾任检修分公司配电专责,在“青安先锋”专项工作中,先后担任上津供电所副所长、所长。
刚上岗 就遭遇同一盆冷水
李赫名:哈喽,才普,好久不见。咱俩都是2018年“入伍”的“青安先锋”,按部队的说法,算是同年兵了。
苏才普:是的,战友你好。
李赫名:有一点,我特别好奇,你之前是在市公司党委办公室挂职锻炼,为什么想要“弃文从武”?
苏才普:有个说法,“供电所就是一个小型供电公司。”供电所怎样运作,现状如何,同事们怎样思考和工作……作为青年员工我想去补修这门“必修课”。当公司开展“青安先锋”专项工作时,我就报名了。赫名,我想你的想法应该和我是一样的,对吧?
李赫名:是的,我跟你一样,是带着“充电”的想法报的名。2009年到2018年近10个年头,我一直在检修分公司从事城区配网运维管理工作,对于供电所业务认识比较模糊,想趁着年轻去补上这一课,让自己“长见识”“换脑筋”。
苏才普:我刚到南化供电所的时候,有一个烦恼困扰了我很久,就是大家都很尊重我。赫名,不知道你有没有这种烦恼?
李赫名:“尊重”是个褒义词吧,大家尊重你,为什么还会烦恼?
苏才普:我刚到所里的时候,老师傅们虽说表面对我毕恭毕敬,但背地里认为我一个干办公室的,肩不能扛,手不能提,就是来“镀金”的,时间一到就回去了。对于我在工作上提出的一些建议,并不积极配合,我怀揣的一腔热情,被一盆冷水浇得透心凉,工作很难开展下去。
李赫名:同一盆“冷水”,同一个烦恼。那你向“冷水”屈服了?
苏才普:当然没有。机缘巧合,这盆冷水被一场大火烧热了。
李赫名:哦哦,我知道!就是让你变成“网红”的那场火。
苏才普:网红算不上,改观是真有。2018年10月31日中午,我们所隔壁的一栋五层住宅楼起火,情况危急,我和所长带领所里的师傅冲进火场把4罐靠近火场的液化气罐抢了出来,疏散了楼里的居民,扑灭了火灾。因为我去所里后给大家培训过消防器材使用和常见火灾逃生和处理技能,因此我们遇到火灾时没有慌乱。打那以后,师傅们就不再觉得安全培训是“走过场”,是没有实际意义的了。但是工作上的“旧疾”却仍难祛除。
因所制宜 把“冷水”烧得滚烫
李赫名:你指的是“安全说起来重要,忙起来不要?”
苏才普:对。所里一部分师傅虽然年龄偏大,但业务能力都很强,唯独规范意识有待提升。大家认为自己常年从事这些工作,对管辖区域的情况也很熟悉,安规书上的安全措施过于复杂,有点“折腾”。
自2011年上班开始,我就从事输变电基建工作,经历了班组成员、工作负责人、项目总工、项目经理、副班长等岗位,再到公司党委办公室挂职,现在到供电所工作,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做好一件工作,就必须要有规范意识。无论是变电站不同型号用途电缆排面怎么敷设、绑扎间距多少、弧度怎么弯曲,还是办公室工作小到公文字体选择、行间距、符号使用,我们自己都有这个意识要去往规范上要求。
李赫名:深有同感。
苏才普:2018年冬天,我们所50岁的龚师傅给用户安装一块电表,工作票中填写的是两个人,但实际去现场就他一个人。工作时没有人扶梯子,梯子打滑他和梯子一起翻倒在地上,额头摔紫了,鼻子也蹭破了皮,他却不以为然。
我顺势而为,策划了一个“违章人员说违章”故事会,请所有同事带上家属参会,由龚师傅“分享”他的工作过程和事后感想。龚师傅分享后,我晓之以情,动之以理,给家属们也上了一堂安规课。
李赫名:效果如何?
苏才普:效果很好。通过那次故事会,同事们对我的安全管理工作开始慢慢接受和理解,对我的态度也日渐热情,他们能自觉地去重视安全了,后来这种“家长会”也成为了我们所的传统。
李赫名:亲情既是“盔甲”也是“软肋”,亲情助安,值得借鉴啊。来说说我们上津所吧。我刚到上津所时便感觉到大家工作热情不高,平时工作各干各的很少交流。我经常也是热脸贴冷屁股,工作不好开展。
苏才普:我记得你们上津所基本都是供服员工对吧?
李赫名:对。后来我发现就是供服员工的考核模式出现了问题。18名供电服务员工绩效工资发放竟然有11种不同考核模式。工资发放主要是循“旧例”,造成考核与实际工作的偏差较大。
苏才普:所得与所出不成正比,难怪工作热情不高。
李赫名:为解决这个问题,我和县公司反复沟通,在供电所工作分配和考核方式理顺后,废止了原来的各种考核发放标准,全所员工按统一的新标准考核,解决了历史积累的矛盾,这个方式后来在郧西公司推进全能型供电所建设时被统一采用,现在供电所都用“工作积分制”作为考核方式,大家干得多少、拿得多少一目了然,减少了人为因素的影响,大家的工作热情也高涨。
苏才普:赫名,你的方法真赞。咱们作为“青安先锋”,能够通过工作票、精运维、指标提升等奖励方式,为供服员工提升工资待遇,并确保他们的安全,让员工的工作价值得到最直观地体现,最大程度激发他们的潜能,真的是非常有意义的。
趁热打铁 把安全工作干精彩
苏才普:赫名,我听说你自创了一个“疏堵”工作法,运用在平时工作中很奏效,能不能让我偷师一下?
李赫名:我来跟你说说,我们作为“青安先锋”,其实最主要的职责就是让公司的各项安全管理要求有效落地,对吧?
而“填票”和“上风控”是现场工作必不可少又是供电所普遍感觉头疼的两个步骤,我采取的“堵”和“疏”。“堵”就是要从源头上杜绝“无票无单”,措施是“统一派工”和“准入制”,所有工作不论大小,包括允许单人作业的工作,台区经理上报后必须经过供电所派工、台区经理接单(或办票)才能开始工作,严格依照票(单)考核外勤员工工作量,未上报的工作一律算“私活”,不光没有绩效,发现还要严格考核。严格进行工作负责人资格考核,有多大能力干多大事,不合格的直接取消工作负责人资格,宁可让“事等人”,也不让不具备安全管控能力的人去组织作业。
“疏”就是采取多种方式给大家讲安规、析“两票”,组织标准化作业现场,让更多人能够够通过学习完善自己的安全知识。同时分级组织工作,培育了几名安全管控能力较强的工作负责人,重大工作由这些人组织实施,安全管控能力一般的人员作为工作班成员参与工作,减轻这部分员工的安全压力。
苏才普:“疏”“堵”结合,事半功倍,厉害厉害。
李赫名:对了,才普,你在南化供电所期间,所里的运维指标从全郧县公司第11名提升至第2名,你是怎么做到的?我想跟你取取经。
苏才普:没问题。我曾经读过一本书叫《清单革命》,讲的是把工作条理化,每一步工作罗列下来形成一个清单,每完成一项打√,再进行下一项,类似于调度操作票一样。
于是我把供电所的安全基础台账也“清单化”,总结成10大类、32小类分别整理归类,形成档案盒。这样不管是我自己也好,还是每个岗位的责任人也好,每天来上班一看到档案盒就知道还差哪些事没做,哪些台账没归档,领导随时来检查我们也不慌。后来这种做法传开了,很多其他县公司的供电所也都来交流学习了,大家还挺认可。
供电所管理提升,主要是在于我们努力形成了一个简单的清单,让每一个员工都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怎么做,做得好坏在于平时的督导和培训。比如,我们的树障清除得好,得归功于我们率先在供电所明确了设备主人制。
李赫名:是听说设备主人制你那里搞得很有成效。你的“树障是高压线路最急迫的隐患”的观点和清除树障的相关做法,今年在全市范围内都掀起了浪潮啊!为你点赞。
苏才普:哈哈,谢谢,相互学习。你们上津所去年荣获了“中国最美供电所”称号,真让人羡慕。赫名,在你眼里,上津所美在哪里?
李赫名:“天子渡口、古塞上津”,地处陕鄂交接的上津山美水美人更美。我们上津所美就美在“明白人”带头讲规矩。本所自己稽查发现违章后如实上报,罚款直接打入省公司安监部指定账户。本所自己发现的调度令执行不规范,自行把操作人员“绑送”县调请对方处理。很多人觉得这不近人情,其实恰恰是这样不遮掩、不回避的态度,才是对当事人最大的关爱,让更多人成为“明白人”,也让“规矩”真正成为红线,立在所有人心里。
苏才普:哈,让“明白人”带头讲规矩,美,太美!赫名,听说了吗?今年公司又启动了“青安先锋百千万”计划,新一批“青安先锋”就要来了。青安“后浪”们马上就要拍向我们了。最近每每想到这里,我都感慨万千,初到供电所的景象还历历在目呢。
还记得到供电所工作后,我是从工作班成员到工作负责人再到签发人这样要求自己的。配电安规、施工工艺标准、装表接电、登杆作业、变压器安装、营销业务等等都一一跟着师傅们和农网改造现场学习,整个学习和熟悉过程花了7个月时间呢。
李赫名:是啊,那段激情燃烧的日子真是让人难忘。在供电所工作的一年多也让我之前所掌握的专业知识更加紧密贴合基层实际,服务了基层安全生产工作,原来“想得多”变成现在“做出来”。
不得不说,“青安先锋”是一个青年员工激荡思想、沉淀阅历、锻炼成长的优秀平台。回忆起咱8个人在微信群里讨论的每个深夜,在分享经历和体会、讨论观点和方法中拉近了彼此距离,也见证着彼此的成长。“青安先锋”这个平台坚定了咱们立足基层干事创业的信心,扩展了思考问题的角度和深度,加速了各项能力的锻炼提升。说实话,真的要感谢“青安先锋”这个平台。
苏才普:是的,感谢的话儿有千百句。总而言之,言而总之,咱们要珍惜平台,努力提升自我,带动身边更多的青年同事加入“青安先锋”这个团队。不负公司的培养,把安全工作干精彩,咱继续努力吧!
李赫名:加油,奥利给!
“安全工作做细不“做戏”,“宽、松、软”滋生的是隐患、是事故,“辣、准、狠”才能安全你我他。安全能不能保障,首先是态度,其次是坚持标准化作业。”
“对,安全无小事,一星半点的疏忽带来的可能就是惨痛的教训,所以意识上要重视安全,行动上要落实安规。”
7月2日,在国网十堰供电公司青曲供电所和上津供电所“云端连线 共话安全”主题党日活动中,“青安先锋”苏才普和李赫名就如何促进供电所本质安全互换想法,英雄所见略同。
苏才普,湖北荆州人,2011年毕业于三峡大学电气工程专业,先后在十堰巨能输变电公司、十堰公司党委办公室工作。在“青安先锋”专项工作中,先后在南化供电所和青曲供电所担任副所长、所长。
李赫名,湖北十堰人,2009年毕业于南京农业大学自动化专业,曾任检修分公司配电专责,在“青安先锋”专项工作中,先后担任上津供电所副所长、所长。
刚上岗 就遭遇同一盆冷水
李赫名:哈喽,才普,好久不见。咱俩都是2018年“入伍”的“青安先锋”,按部队的说法,算是同年兵了。
苏才普:是的,战友你好。
李赫名:有一点,我特别好奇,你之前是在市公司党委办公室挂职锻炼,为什么想要“弃文从武”?
苏才普:有个说法,“供电所就是一个小型供电公司。”供电所怎样运作,现状如何,同事们怎样思考和工作……作为青年员工我想去补修这门“必修课”。当公司开展“青安先锋”专项工作时,我就报名了。赫名,我想你的想法应该和我是一样的,对吧?
李赫名:是的,我跟你一样,是带着“充电”的想法报的名。2009年到2018年近10个年头,我一直在检修分公司从事城区配网运维管理工作,对于供电所业务认识比较模糊,想趁着年轻去补上这一课,让自己“长见识”“换脑筋”。
苏才普:我刚到南化供电所的时候,有一个烦恼困扰了我很久,就是大家都很尊重我。赫名,不知道你有没有这种烦恼?
李赫名:“尊重”是个褒义词吧,大家尊重你,为什么还会烦恼?
苏才普:我刚到所里的时候,老师傅们虽说表面对我毕恭毕敬,但背地里认为我一个干办公室的,肩不能扛,手不能提,就是来“镀金”的,时间一到就回去了。对于我在工作上提出的一些建议,并不积极配合,我怀揣的一腔热情,被一盆冷水浇得透心凉,工作很难开展下去。
李赫名:同一盆“冷水”,同一个烦恼。那你向“冷水”屈服了?
苏才普:当然没有。机缘巧合,这盆冷水被一场大火烧热了。
李赫名:哦哦,我知道!就是让你变成“网红”的那场火。
苏才普:网红算不上,改观是真有。2018年10月31日中午,我们所隔壁的一栋五层住宅楼起火,情况危急,我和所长带领所里的师傅冲进火场把4罐靠近火场的液化气罐抢了出来,疏散了楼里的居民,扑灭了火灾。因为我去所里后给大家培训过消防器材使用和常见火灾逃生和处理技能,因此我们遇到火灾时没有慌乱。打那以后,师傅们就不再觉得安全培训是“走过场”,是没有实际意义的了。但是工作上的“旧疾”却仍难祛除。
因所制宜 把“冷水”烧得滚烫
李赫名:你指的是“安全说起来重要,忙起来不要?”
苏才普:对。所里一部分师傅虽然年龄偏大,但业务能力都很强,唯独规范意识有待提升。大家认为自己常年从事这些工作,对管辖区域的情况也很熟悉,安规书上的安全措施过于复杂,有点“折腾”。
自2011年上班开始,我就从事输变电基建工作,经历了班组成员、工作负责人、项目总工、项目经理、副班长等岗位,再到公司党委办公室挂职,现在到供电所工作,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做好一件工作,就必须要有规范意识。无论是变电站不同型号用途电缆排面怎么敷设、绑扎间距多少、弧度怎么弯曲,还是办公室工作小到公文字体选择、行间距、符号使用,我们自己都有这个意识要去往规范上要求。
李赫名:深有同感。
苏才普:2018年冬天,我们所50岁的龚师傅给用户安装一块电表,工作票中填写的是两个人,但实际去现场就他一个人。工作时没有人扶梯子,梯子打滑他和梯子一起翻倒在地上,额头摔紫了,鼻子也蹭破了皮,他却不以为然。
我顺势而为,策划了一个“违章人员说违章”故事会,请所有同事带上家属参会,由龚师傅“分享”他的工作过程和事后感想。龚师傅分享后,我晓之以情,动之以理,给家属们也上了一堂安规课。
李赫名:效果如何?
苏才普:效果很好。通过那次故事会,同事们对我的安全管理工作开始慢慢接受和理解,对我的态度也日渐热情,他们能自觉地去重视安全了,后来这种“家长会”也成为了我们所的传统。
李赫名:亲情既是“盔甲”也是“软肋”,亲情助安,值得借鉴啊。来说说我们上津所吧。我刚到上津所时便感觉到大家工作热情不高,平时工作各干各的很少交流。我经常也是热脸贴冷屁股,工作不好开展。
苏才普:我记得你们上津所基本都是供服员工对吧?
李赫名:对。后来我发现就是供服员工的考核模式出现了问题。18名供电服务员工绩效工资发放竟然有11种不同考核模式。工资发放主要是循“旧例”,造成考核与实际工作的偏差较大。
苏才普:所得与所出不成正比,难怪工作热情不高。
李赫名:为解决这个问题,我和县公司反复沟通,在供电所工作分配和考核方式理顺后,废止了原来的各种考核发放标准,全所员工按统一的新标准考核,解决了历史积累的矛盾,这个方式后来在郧西公司推进全能型供电所建设时被统一采用,现在供电所都用“工作积分制”作为考核方式,大家干得多少、拿得多少一目了然,减少了人为因素的影响,大家的工作热情也高涨。
苏才普:赫名,你的方法真赞。咱们作为“青安先锋”,能够通过工作票、精运维、指标提升等奖励方式,为供服员工提升工资待遇,并确保他们的安全,让员工的工作价值得到最直观地体现,最大程度激发他们的潜能,真的是非常有意义的。
趁热打铁 把安全工作干精彩
苏才普:赫名,我听说你自创了一个“疏堵”工作法,运用在平时工作中很奏效,能不能让我偷师一下?
李赫名:我来跟你说说,我们作为“青安先锋”,其实最主要的职责就是让公司的各项安全管理要求有效落地,对吧?
而“填票”和“上风控”是现场工作必不可少又是供电所普遍感觉头疼的两个步骤,我采取的“堵”和“疏”。“堵”就是要从源头上杜绝“无票无单”,措施是“统一派工”和“准入制”,所有工作不论大小,包括允许单人作业的工作,台区经理上报后必须经过供电所派工、台区经理接单(或办票)才能开始工作,严格依照票(单)考核外勤员工工作量,未上报的工作一律算“私活”,不光没有绩效,发现还要严格考核。严格进行工作负责人资格考核,有多大能力干多大事,不合格的直接取消工作负责人资格,宁可让“事等人”,也不让不具备安全管控能力的人去组织作业。
“疏”就是采取多种方式给大家讲安规、析“两票”,组织标准化作业现场,让更多人能够够通过学习完善自己的安全知识。同时分级组织工作,培育了几名安全管控能力较强的工作负责人,重大工作由这些人组织实施,安全管控能力一般的人员作为工作班成员参与工作,减轻这部分员工的安全压力。
苏才普:“疏”“堵”结合,事半功倍,厉害厉害。
李赫名:对了,才普,你在南化供电所期间,所里的运维指标从全郧县公司第11名提升至第2名,你是怎么做到的?我想跟你取取经。
苏才普:没问题。我曾经读过一本书叫《清单革命》,讲的是把工作条理化,每一步工作罗列下来形成一个清单,每完成一项打√,再进行下一项,类似于调度操作票一样。
于是我把供电所的安全基础台账也“清单化”,总结成10大类、32小类分别整理归类,形成档案盒。这样不管是我自己也好,还是每个岗位的责任人也好,每天来上班一看到档案盒就知道还差哪些事没做,哪些台账没归档,领导随时来检查我们也不慌。后来这种做法传开了,很多其他县公司的供电所也都来交流学习了,大家还挺认可。
供电所管理提升,主要是在于我们努力形成了一个简单的清单,让每一个员工都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怎么做,做得好坏在于平时的督导和培训。比如,我们的树障清除得好,得归功于我们率先在供电所明确了设备主人制。
李赫名:是听说设备主人制你那里搞得很有成效。你的“树障是高压线路最急迫的隐患”的观点和清除树障的相关做法,今年在全市范围内都掀起了浪潮啊!为你点赞。
苏才普:哈哈,谢谢,相互学习。你们上津所去年荣获了“中国最美供电所”称号,真让人羡慕。赫名,在你眼里,上津所美在哪里?
李赫名:“天子渡口、古塞上津”,地处陕鄂交接的上津山美水美人更美。我们上津所美就美在“明白人”带头讲规矩。本所自己稽查发现违章后如实上报,罚款直接打入省公司安监部指定账户。本所自己发现的调度令执行不规范,自行把操作人员“绑送”县调请对方处理。很多人觉得这不近人情,其实恰恰是这样不遮掩、不回避的态度,才是对当事人最大的关爱,让更多人成为“明白人”,也让“规矩”真正成为红线,立在所有人心里。
苏才普:哈,让“明白人”带头讲规矩,美,太美!赫名,听说了吗?今年公司又启动了“青安先锋百千万”计划,新一批“青安先锋”就要来了。青安“后浪”们马上就要拍向我们了。最近每每想到这里,我都感慨万千,初到供电所的景象还历历在目呢。
还记得到供电所工作后,我是从工作班成员到工作负责人再到签发人这样要求自己的。配电安规、施工工艺标准、装表接电、登杆作业、变压器安装、营销业务等等都一一跟着师傅们和农网改造现场学习,整个学习和熟悉过程花了7个月时间呢。
李赫名:是啊,那段激情燃烧的日子真是让人难忘。在供电所工作的一年多也让我之前所掌握的专业知识更加紧密贴合基层实际,服务了基层安全生产工作,原来“想得多”变成现在“做出来”。
不得不说,“青安先锋”是一个青年员工激荡思想、沉淀阅历、锻炼成长的优秀平台。回忆起咱8个人在微信群里讨论的每个深夜,在分享经历和体会、讨论观点和方法中拉近了彼此距离,也见证着彼此的成长。“青安先锋”这个平台坚定了咱们立足基层干事创业的信心,扩展了思考问题的角度和深度,加速了各项能力的锻炼提升。说实话,真的要感谢“青安先锋”这个平台。
苏才普:是的,感谢的话儿有千百句。总而言之,言而总之,咱们要珍惜平台,努力提升自我,带动身边更多的青年同事加入“青安先锋”这个团队。不负公司的培养,把安全工作干精彩,咱继续努力吧!
李赫名:加油,奥利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