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首页 ->中国电力新闻网-专题 ->国网湖北电力“青安先锋”百千万成长计划 -> 对话“青安”

魏辉:从“门外汉”到“多面手”

来源: 时间:2020-08-04 13:37

【对话·青安先锋】魏辉:从“门外汉”到“多面手”

  “……安全生产无小事,防微杜渐是关键。今天通过集中学习近期复工复产安全风险和事故、事件通报,结合我们灵乡所的安全生产工作,大家一同‘揭短’交流,解决安全隐患。”

  “现在疫情防控、迎峰度夏、防洪防汛等重点工作责任大,任务重,千万不能放松‘安全’这根弦。”6月17日,在国网大冶市供电公司灵乡供电所专题安全日活动会议上,魏辉反复叮嘱。

  魏辉,福建省福清人,2010年毕业于西安空军工程大学电子信息系,在国网黄石供电公司先后从事带电作业、输电运检技术、迁改工程管理等多个专业,在“青安先锋”专项工作中结对国网大冶供电公司灵乡供电所。

安全,讲履责

  记者:听同事介绍,入职以来你都在带电一线工作,为什么想去供电所呢?

  魏辉:还记得那是2018年夏天,我在一次外出工作时,遇见一个供电所的师傅们正在进行0.4千伏低压线路施工,一头是杆下施工人员手忙脚乱加工制作,一头是杆上人员心急火燎地催件。整个施工现场材料散乱、工艺不达标,甚至“两穿一戴”等安全措施都没做到位。我当时就意识到,基层供电所中存在很多不安全、不规范、不标准,都是一个个“定时炸弹”!

  当时我就想,要是能把自己熟知的配网带电作业的安全理念和标准化安全作业流程带到供电所,应该能发挥一定作用。所以当市公司号召我们跟供电所结对,到一线去锻炼成长,我就果断地报名了。

  记者:那么你去了供电所之后,发现是不是真的存在安全管理问题呢?

  魏辉:是的,我到所里很快就发现,比如临时报装和抢修工作,一些老师傅喜欢凭借“经验主义”办事,进行无票作业,工作日志记录中存在大量不对应的情况;工作票上也有补签、代签等不规范行为,手工填写部分往往是电脑模板,一遇到迎检就要补以前的工作票记录。甚至连工作票上人员数量、开关编号、安全措施和实际工作都没有一一对应。

  记者听上去问题还不少,你觉得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魏辉:嗯,我也一直在想原因,找办法。因为灵乡供电所管辖着两个乡镇417平方公里的山区百姓用电,229个台区,204公里10千伏线路和470公里低压线路,而60%的线路都是建于八九十年代,再加上所里老师傅多,学习兴趣不大,这些因素会给安全管理带来压力。

  其实,主要还是安全意识的问题,对于安全,大家总抱着“说起来重要、干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思想。看着那些“定时炸弹”,我挺着急的,所以一开始给自己定的是一周至少去供电所两次,直到把工作流程理顺。

  记者:现在工作理顺了吗?

  魏辉:好些了,我的本职专业是带电作业,刚才也说了,只有立足本职工作特点,发挥专业优势,才能更好地融合供电所管理,解决问题。这期间,我始终在思想上扣问三“心”。

  记者:哪三“心”?

  魏辉:首先是“初心”。我到所里后,转变定位,主动与所长、安全员、工作负责人沟通,在遇到工作上冲突时,多换位思考,加上我做带电时对标准化作业流程非常了解,所以就帮他们把日常营销、生产工作细致化、表格化、模板化,让业务流程更加简洁明了。比如“两票”方面,在多次与市公司安质部专家沟通后,通过强化供电所“两票”日统计、周分析、月汇总管理,缩短“两票”自查周期,这样“两票”管理会更规范。

  然后就是“虚心”。在供电所,优质服务和安全生产都很重要,所里的人员已经摸索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工作方法。所以我要保持虚心的态度,多跟老师傅请教。有一次所长说的话给了我启发,他说:“供电所的安全管理到底要怎么管,有三件法宝——抓现场管控、抓全员履责和抓技能培训,一切工作的落脚点还是在人。”结合他这番话,我悟出了要衡量一个人在现场“明不明白”,就要看他的工序“规不规范”,标准化作业是不是一根‘准绳’。

  最后就是“决心”。在基层供电所结对其实要引好上面“千条线”,当好下面“一根针”。作为青安先锋,我就要当好“传话筒”和“执行者”,公司希望我们能将安全专业管理、基础管理、标准化管理带到供电所中去,以供电所“小安全”保障企业“大安全”,这就需要我们有一竿子插到底的“执行力”,提升自我的同时,真正提高基层供电所的安全生产水平。

  记者:刚听了你的三“心”,满满干货,有想法、有行动。你在灵乡供电所结对的这一年,一定有不少体会和收获吧?

  魏辉:确实有不少,我把这些总结成“五字”体会,“换、修、巡、抄、练”。“换”就是给低电压台区进行变压器更换,让居民安心用电。“修”就是供电所最频繁的业务抢报修。酷暑寒冬、风霜雨雪,只要客户的一通报障电话,我们就会在最需要的前线,给大家送去光明。“巡”是日常巡视工作,及时发现隐患和缺陷,避免安全事故发生。“抄”就是抄核收,看似平凡,却需要体力、脑力相结合的一项工作。“练”就是通过学习演练两票、接电、登杆、消防、急救等知识,更全面、更完善地做好自己工作。

  这段宝贵的经历也让我提高了自身的安全意识。在作业安全风险管控系统、生产现场信息管理系统的应用上,从系统末端对供电所的安全生产上进行了把关,也提升供电所安全生产管理水平,再就是对公司的优质服务有了更深的体会。其中能听懂黄石最难懂的方言“大冶话”也是一个“意外收获”。

  记者:据我所知,大冶话在湖北最难懂的方言中排名第二,你是福建人,理解起来很难吧?

  魏辉:哈哈,我现在日常生活对话完全没问题。大冶可以说是“一村一方言”,记得刚去时所里面开会,大冬天的所长让我帮忙准备“卧许”和“扶子”,我愣了半天不知所措,问了其他师傅才知道,是让我烧好“开水”,准备好“抹布”。后来老师傅们照顾我,平时说话都用“蹩脚”普通话,再加上我也在网上查“大冶话”的发音和意思。慢慢的,语速不是特别快的“大冶话”我都能听懂了。

门道短板

  记者:我听说你从事带电作业工作九个年头里,获得了省公司“青年岗位能手”等诸多荣誉,还参与了省公司多个首批带电作业新项目,这段经历闪闪发光啊!

  魏辉这些荣誉说穿了就是一个词:苦干。记得2016年我参加带电作业技能竞赛那几天,正是一年中最热的时候。为了练好绝缘遮蔽,我戴着绝缘手套,使用绝缘毯反复包裹瓷瓶和横担。我不善言词,埋头练习,一开始教练没有发现我,直到最后一轮淘汰选拔,才发现我并让我参加最终的决赛。在一个专业领域深耕,摸清“门道”,获得肯定,我觉得很有成就感。

  记者:那么“青安先锋”工作给你带来了成就感吗?

  魏辉:没错!刚到供电所的时候,所长对“青安先锋”活动非常支持,说一开始不会安排太难的工作,先让我协助抓一抓所里的“两票”管理,因为所里老师傅多,在应用系统方面不熟。

  当时我心想:这所长太照顾我了吧,不用风吹日晒安排一个这么轻松的工作,可真正到做的时候才发现,有些师傅连拼音都不会,补这个“短板”任务艰巨。于是我就琢磨着,把带电工作中的标准化作业流程经验应用到工作中,制作工作票办理流程“小手册”,手把手的教,直到人人学会“自己办票”。然后我还把配网线路标准化作业现场会的“创新班后会”带到所里,让每个工作班成员先对自己工作表现进行评价,分析出存在的不足,然后进行互评打分,工作负责人将分数登记在案,作为绩效考核的衡量依据,打破了之前班后会工作负责人“一言堂”模式,毕竟发自内心的责任感很重要。

  记者:看来你是个责任感很强的人,家里对你的工作支持吗?

  魏辉:挺支持的。因为我老家在福建,父母不在身边,我两个孩子都是爱人一个人带,她365天全年无休,非常辛苦。虽然她对我的工作内容不是很了解,但是她从来都是无条件的支持。平时工作忙完了我也第一时间回到家里陪伴她和孩子。我觉得责任感不仅是工作,家庭也要兼顾。

石上磨,事上练

  记者:你在“青安先锋”工作中很善于提炼方法。现在抽调到了电力设施迁改办公室(以下简称迁改办)从事迁改工程管理工作,感觉怎么样?

  魏辉:现在黄石经济发展很快,一大批位于高压线路走廊内的工程、项目急需我们电力设施迁改“让道”,所以公司成立了迁改办,对接政府、需求企业等利益相关方,用“内转”模式,形成业务在公司内部流转,缩短办理时间、提高工作质效。在一定程度上来说承担着疫情后的城市复工复产、恢复经济、服务民生的多重重任。

  记者:这么重要的岗位,听起来相当有挑战性。

  魏辉:确实有难度。迁改工作点多面广,以前我的工作大部分是同电力设备打交道,而现在一方面要抓工程安全、进度、质量,另一方面要协调各利益相关方,最大程度获取利益相关方的理解和支持。

  “刀在石上磨,人在事上练。”我们只有自己多想一点,多做一点,主动对接委托单位,落实工程前期协调事宜,积极沟通合同协议,落实线路迁改方案、规划红线、安全管控、征地赔偿等等,为后续物资采购、工程施工争取充裕时间,确保施工单位进场无后顾之忧。

  记者:看来你对新工作环境适应得挺好。“青安先锋”的经历对你的成长有帮助吗?

  魏辉:我觉得“青安先锋”这个角色让安全和履职系紧了我人生中的第一粒扣子,让我在管理迁改工程这个既是政治任务又是民生工程的艰巨任务时更加得心应手,比如迁改工程会涉及青苗赔偿、征地等属地居民的利益,这个时候在供电所时与村民打交道的经验就派上用场了,我能快速和他们打成一片,了解他们关注和重视的是什么,所以协调工作就比较顺畅。而且在供电所工作的经历,让我更加贴近用户,也更能理解和认同国家电网做为国企所履行的社会责任,也希望能够在电网建设的新时代浪潮中,与电网共成长。

  记者:希望你的路越走越好,作为前辈,对“青安后辈”们有什么建议吗?

  魏辉:我觉得首先要做好“青安先锋”的“传帮带”工作。让前一期“青安先锋”将自己的经验、心得传授给后一批,少走弯路、提高效率,也可以加大兄弟单位的“青安先锋”之间交流力度,借鉴、推广一些好的经验的做法。再是要将“青安先锋”在提升供电所管理水平上发挥的作用和获得的成果固化下来,持续发挥功效。

策划:黄颖 李蕾    执行:韩懿 张栋钧 易少伟    设计:张方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