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首页 ->中国电力新闻网-专题 ->全国电力行业优秀党建成果巡礼 -> 组织建设

华能鹤岗发电公司:关于锻造新时代过硬基层党组织的实践与思考

来源: 时间: 2020-09-17 15:43

  肖云清  张瑞坤  王洪图  张凤晶  刘威

  华能鹤岗发电有限公司

  一、背景与意义

  近年来,中央相继印发《中国共产党支部工作条例(试行)》《中国共产党国有企业组织工作条例(试行)》,对加强党的组织体系建设提出要求,为新时代支部建设提供了基本遵循。华能鹤岗电厂党委在党中央推动全党形成大抓基层、大抓支部建设的良好态势下,牢牢把握“央企姓党”的政治属性,充分发挥党建在央企发展中的政治定向、经济引领作用,高擎支部旗帜,坚持党的一切工作到支部的鲜明导向,筑牢党的建设大厦的“地基”。

  加强基层支部组织建设,坚持以政治建设为统领,强化国有企业政治导向,坚持党的领导,能够有效引导基层党支部建设,更好地服务于企业生产经营工作,能够全面提升党支部组织力,推动党支部建设全面进步、全面过硬,能够有效解决国企基层党建存在的薄弱问题。

  二、做法与经过

  从加强党支部班子建设、机制建设、党员队伍建设、作风建设四个方面入手,补齐工作短板,积极推动支部全面达标、整体创优,锻造基层党支部的“钢筋铁骨”。

  (一)强根铸魂,加强支部班子建设,提升政治引领力

  在推动支部班子建设上,突出党支部主体作用,确立“职能定位明晰、班子素质优良”的目标,构建起“选配——培育——评价”的领导班子整体功能优化体系,从顶层设计加大企业抓党建的力度。

  一是选准“带头人”,实施“头雁工程”,在“选配上”做文章。探索实施支部支委换届的公推直选,并为此制定了《党支部委员公推直选管理办法》,通过自荐、推荐、审查、公推、直选、党委审议等程序,党支部按照≥N+2140%比例)进行公推,≥N+1120%比例)方式进行直选,确定差额选举人,平稳有序、选优配强了支部委员。换届后的支部班子集体团结、奋进、向上,新支委富有朝气活力,与公司党建目标同向,在支部建设、党员示范行动、三会一课等各方面都有所创新,打造出华能集团公司首批命名“红旗支部”样板。

  二是控牢“素质关”,种好党建“责任田”,在“培育上”求实效。筑牢政治根基,把党的领导贯彻到党支部建设的全部工作、全部领域和全部过程。加强支部书记工作培训和指导,做到两个“定期”。召开月度支部书记工作例会,以PPT形式听取支部建设情况汇报,与支部书记沟通交流,点评总结,查找不足,指明方向。定期深入基层,把力量沉淀到基层支部当中去,对支部书记工作进行监督检查,精准指导,促进完成党支部工作的“实事清单”。开展党建工作横向交流,组织党建工作座谈会、支部标准化建设推进会,深入研究支部党建特点规律,展示推广典型经验。

  三是压实“责任链”,以明责促尽责,在“评价上”展形象。建立可执行、可量化、可监督、可评价的考核评价体系,每年签定支部党建绩效目标责任书,常态化开展支部书记述职,对党建工作抓好的有激励、抓不好的有说法,强化正向激励、突出精准考核,把支部书记任职配备作为后备干部提拔的“第一方阵”。党建绩效、民主测评和经营业绩“三把尺子”一起量,党建与生产经营考核同进行、结果同运用,年底支部考核评价分数变成党建绩效奖兑现系数,发挥出党建的“乘数”效应,支部党员与支部集体“共担、共享、共荣”。

  (二)精准聚力,加强支部机制建设,增强凝聚力

  在加强支部机制建设上,改变传统的组织结构、活动方式和运行体制,确立“制度务实管用、工作规范运行”的目标,靠规范化、制度化、流程化,实现支部工作不跑调、不偏离。

  一是加强“组织融合”,构建党建责任体系,以“硬要求”破解“不会抓”问题。树立党的一切工作到支部的鲜明导向,把党的领导融入公司治理各环节,以“三基”建设为抓手,把党支部的职责任务融入日常管理,引领未来支部建设。出台《支部党建工作责任清单》,科学界定不同责任主体的党建工作责任,将责任体系各环节衔接,层层落地落地,引导党员对标找差,党员管理从过去的“使不上劲”变为“牵得住线”。

  二是加强“制度融合”,构建党建管控体系,以“硬指标”破解“不愿抓”问题。构建起从上到下行得通、真管用、有效率的支部制度体系,规避粗放式抓党支部建设的情形。支部一系列基本规定动作建立起对应标准,建立起较为完善的制度体系,为此量身定制了《基层党支部工作考核评价办法》《基层支部党建工作指导手册》,从最基本、最基础、最基层的工作入手,统一支部工作“标尺”,形成基础标准、质量标准、文档标准的支部标准化作业书,推行台账化、表格化管理,夯实了党建工作基础。

  三是加强“工作融合”,构建党建运用体系,以“硬杠杆”破解“不大抓”问题。邀请团干部、分工会主席、纪检监督员列席支委会议,扩大支部党建工作开放度。实施“工作植入、任务嵌入”双进入方式。在工作植入上实现延伸,将党建工作按月同步植入公司重点工作计划上,同步植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发挥上。在任务嵌入上实现助推,部署公司重点项目和部门、班组生产经营任务时,同步嵌入党建工作的具体任务。

  (三)提振士气,加强党员队伍建设,增强凝聚力

  在加强党员队伍建设上,确立“党员素质提高、整体功能优化”的目标,夯实支部基础,发挥党员表率作用,建立一支信念坚定、素质优良、规模适度、结构合理、作用突出的党员队伍。

  一是严把“入口关”,把发展党员作为“源头工程”。落实“双培养——输送”工作要求,持续推进“把支部建在最活跃的细胞上”,注重多维度评价,以团员推优、工会评优、党员日常表现三者结合,把技术尖子培养成党员,把党员培养成业务骨干,保证党员比例结构优化,发展党员保证质量最优。人人争当多面手,激发起党员履职尽责、担当作为的内生动力。

  二是站稳“落脚点”,找准“切入口”,用党员名片增强凝聚力。开展党员亮身份、亮标准、亮承诺的“三亮”活动。亮出党员身份名片就是设立覆盖全区域的“党员责任区”、“党员示范岗”,摆放党员先锋示范岗标示牌,为优秀支部授予流动红旗;亮出党员标准名片就是让各支部每一名老党员对应一名新党员、一个党员对应一个班组、一个党小组对应一个责任区、一名支部委员对应一个关键点,立起党员标准,把脸面挂在墙上,把责任记在心里,党员身份从过去的“看不出来”变为“站得出来”;亮出党员承诺名片就是开展党员承诺践诺活动,通过个人提诺、组织审诺、公开亮诺、认真践诺,承诺从过去的“写在纸上”变为“落到实处”,促进党员表率作用发挥。

  三是突出一线导向,激发党建“生产力”,释放出正能量。成立“党员突击队”,把党组织推向生产经营的主战场,做到关键岗位有党员、困难有党员、突击攻关有党员。凡生产重点、难点任务,党员干部100%承担,党员100%参与。在全民抗疫的关键时刻,春节期间燃料机械班长张书军主动坚守工作岗位,近一个月未回家,为企业复工复产提供了坚强保证。从有利于管理党员、有利于开展活动、有利于发挥作用原则出发,供热、风电等重大项目均成立临时党支部,将项目组党员及外包施工队伍党员凝聚起来,坚守在生产现场的最前沿,实现党的组织和党的工作“双覆盖”。

  (四)用好载体,加强支部作风建设,弘扬主旋律

  有好的工作载体,党建工作就会有强有力的“支撑点”。在支部作风建设上,确立“筑牢党性根基,团结协作有为”目标,形成勇于奉献、敢于担当、攻坚克难的良好风气。

  一是用“组织生活”经常性手段,锤炼坚强党性。组织生活是保持党的先进性、纯洁性的重要法宝。用“思想政治”工作载体,在党建活动中注入时尚元素,增强了党建工作的新鲜感和吸引力。开好组织生活会,发挥“民主评议党员”风向标作用,树立党组织的威信和共产党员的良好形象。利用主题党日活动开展党员义务奉献、“三色帆”志愿者服务,承载小善大爱、激扬员工爱心。倡导企业精神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结合企业实际开展“二次创业”鼓舞员工的工作斗志,在“挂牌督导”危机中激发员工的创造活力。发挥基层支部上连天线、下接地气的桥梁和纽带作用,落实员联系群众、职工思想动态分析、四必访四必谈等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创造企业团结和谐的内部环境。

  二是用“支部品牌”载体,推进好风气。实施以“一年创建引导强基础,两年全面推进引领作示范,三年巩固深化见成效”三年三步走的战略,推动支部品牌创建。针对生产任务、部门特点、现场环境不同,确定出基础性、重点性和创新性的党建工作,创建叫得响、立得住的支部品牌,聚焦生产指标、聚焦安全和管理等,打造个性鲜明的“优秀支部”“有为支部”“务实支部”“过硬支部”。

  三是用“先进典型”载体,弘扬好风气。以文化激励加舆论引导,党委命名表彰首批10名“鹤电榜样”,请先进人物站前列,直观呈现党员的光辉形象,有效传播员工身边的真善美,党员的“微积分”产生了党员形象转变的“大效应”。争做“排头兵”、争当“主人翁”,涌现出“中央企业能手”“鹤岗工匠”、黑龙江省“五一劳动奖章”等先进典型,营造出学有楷模、干有榜样、行有标杆的积极氛围。

  三、成效与反响

  加强支部班子建设,提升了政治引领力。班子整体功能发挥出巨大作用,推动实现“聚精会神抓党建、一心一意谋发展”的生动局面。加强支部制度建设,增强了自我完善力。健全机制体制,确保制度执行力,保证制度执行标准化、规范化。加强支部队伍建设,增强了凝聚力,保证广大党员最大限度地参与到党的基层支部建设和党内生活中,增强广大党员责任感和使命感,激发党员做好各项工作的热情,扛起主责、抓好主业、当好主角。加强支部作风建设,增强了向心力。在党委引领下共同担当,有效促进组织晋位、书记归位、党员正位,将党建工作责任不断压实,激发出党建工作活力。

  四、经验与展望

  华能鹤岗电厂党委充分发挥党支部功能作用,进一步探讨党建工作“从何而来”并“走向何处”,持续探索基层支部党建的内在规律,坚持高标准设计、高起点推进,因地制宜“建”、明规立制“管”,强化功能“用”,展现出基层党组织的新亮点,并在黑龙江公司系统内其它单位推广、复制,从而整体推进和全面提升支部党建工作水平,在企业发展过程中起到实实在在的推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