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首页 ->中国电力新闻网-专题 ->全国电力行业优秀党建成果巡礼 -> 思想建设

国网四川雅安电力公司:红色文化教育的探索与实践

来源: 时间: 2020-09-16 17:11

  程虎  杨黎  吴金玉  张莉

  国网四川雅安电力(集团)公司股份有限公司

  一、背景与意义

  雅安地处四川盆地西缘,是祖国内地沟通西藏、云南边疆的交通要冲和重要商品集散地,是南丝绸之路的主要通道,辖“六县两区”,素有“雨城”、“川西咽喉”、“西藏门户”、“民族走廊”、“熊猫故乡”之称,是红色“旅游胜地”。1935年5月,中央红军长征途经雅安,相继在石棉县安顺场强渡大渡河、翻越宝兴县夹金山,与红四方面军胜利会师。1935年11月建立川康革命根据地,在雅安芦山县成立了中共四川省委、四川省苏维埃政权。

  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中国工农红军把辉煌的业绩和深深的脚印留在了雅安这块神奇美丽的土地上,把翻山越险、斩关夺隘、抢险飞渡的英姿永远矗立在了雅安这片热土上,成为了激励雅安儿女艰苦奋斗、奋发向前的不竭动力。在历史的长河中,国网雅电人以“努力超越、追求卓越”的国网企业精神有力地诠释着这种伟大的红军精神和革命士气。

  本文以深入推进国家电网公司党的建设“旗帜领航·三年登高”计划、全面实施“旗帜领航·文化登高”行动为指引,以探索实践雅安革命文化为线索,以推动公司“先锋川电▪金色雅电”再上台阶为目标,大力开展红色基因、红色脚印、红色细胞、红色阵地、红色堡垒实践传播活动为着笔点进行阐述。此工作实践对国网地市公司如何因地制宜,积极适应新时代新文化新要求,高举党的旗帜,强化文化驱动,推进文化实践登高,提升公司软实力,推动公司高质量发展,具有很强的学习价值和借鉴意义。

  二、做法与经过

  (一)传承“红色基因”,争做新时代党内先进政治文化的传播者

  强化“金色政治引领”。充分发挥雅安革命历史文化遗址教育作用,组织各级党组织结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党委中心组学习、“十讲十增强”宣讲、党支部主题党日、专题党课活动等形式,到雅安宝兴县夹金山红军纪念馆、石棉县安顺场红军纪念馆开展红色教育实践活动。通过在现场重温入党誓词,开展重走长征路体验式教育,加强党员思想教育和党性锻炼,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继承光荣传统,缅怀革命先烈,坚守初心使命,争做党内先进政治文化的传播者、倡导者、实践者。

  (二)踏寻“红色脚印”,弘扬新时代国家电网工匠劳模精神

  搭建“金色连心桥”。充分挖掘红色历史文化内涵,在企业文化重点建设项目上寻求突破,用实际行动践行人民电业为人民服务的宗旨。2017年,公司电力施工人员在参与汉源县古路村农网升级改造(该工程被称为雅安市脱贫攻坚最难啃的“硬骨头”)施工过程中,发扬红军不怕吃苦精神,克服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在近90度的悬崖绝壁上,攀爬了7天,一路打下300个孔,经过43道拐,把近1吨重的变压器运上了悬崖,让一个绝壁彝寨从此用上了动力电,为助推雅安市贫困村脱贫攻坚和实现乡村旅游振兴开足了马力,谱写了一曲昔有“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今有“蓝军不怕古路难,悬崖峭壁只等闲,不是一番绣花功,哪得光明上云端!”的可歌可泣的红色赞歌。该工作事迹先后在中央电视台、四川卫视、国家电网报等重要媒体播报刊发,在社会引起强烈反响。2018年公司协助北京军影龙军影视传媒有限公司成功拍摄《云上的彩虹》电影,更是把国网员工在古路村不畏艰难险阻、助力脱贫攻坚的感人事迹以艺术化形式呈现给了全国观众,开创了国网系统品牌传播的先河。2019年古路村电力扶贫故事再次登上人民日报和国家领导人海外社交媒体。

  (三)植根“红色细胞”,走好新时代企业文化的长征路

  塑造“金色榜样”。进一步挖掘和弘扬红色精神,加强策划,在雅安市内外各级媒体,大力宣传公司退休职工罗维孝骑自行车轮迹天涯(9年时间骑行10万里,足迹遍及中国大陆31个省、市、自治区和8个国家,一路感恩社会,宣传雅安大熊猫文化,并先后创作出版两部长篇游记)的工作事迹。通过广泛传播国网人发扬“红军不怕远征难”精神和讲好国网人“努力超越·追求卓越”的故事,积极弘扬时代新风,传播正能量,引导员工争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此举受到人民日报、新华社等多级多家新闻媒体长期关注,职工罗维孝被誉为“感恩行者”和骑行界“骨灰级精神教父”,被雅安市文明办评为“雅安好人”,四川省人民政府副省长、雅安市委书记叶壮同志曾给予罗维孝“弘扬平民英雄精神·创造草根卓越业绩”的高度赞扬,并先后入选《中国绿色时报》“2014年美丽中国梦的十大推进者”,新华社“中国网事·感动2015”年提名奖。

  (四)建设“红色阵地”,擦亮新时代雅电人供电服务的品牌

  打造“金色品牌”。按照国家电网公司企业文化示范点“百千万”工程要求,指导基层班组在开展企业文化示范点建设中,结合乡镇全能型供电所建设,将红军精神有效嵌入到班组的文化长廊、党员活动室、文化活动室、职工书屋的建设管理,营造敬业专注的良好氛围,用优秀的文化影响人、带动人。公司宝兴硗碛供电所结合红军翻越夹金山精神,提炼了“雪山精鹰▪供电精英”的班组文化,指引全所员工凝心聚力、守正创新,有力践行“人民电业为人民”服务宗旨;石棉安顺供电所结合红军强渡大渡河的壮举,提炼了“红色安顺场▪真切农电情”的17勇士精神,引领员工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中创先争优,争做党和人民信赖依靠的“大国重器”,有力践行“以客户为中心,专业专注、持续改善”的核心价值观,擦亮了新时代雅电人供电服务的特色品牌。

  (五)筑牢“红色堡垒”,让党旗飘扬、让党徽闪耀

  构筑“金色同心圆”。突出重点,找准载体,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搭建红色文化传播渠道,全面推进基层标准化党委、标准化党支部建设,组织开展“党员突击队、党员示范岗、党员责任区”创建活动,大力实施“党建+安全”“党建+文化”“党建+服务”“党建+扶贫”等工程,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宣传党的主张、贯彻党的决定、领导基层治理、团结动员群众、推动改革发展的坚强战斗堡垒。弘扬抗震救灾精神,让党旗飘扬、让党徽闪耀,2013年“4·20”芦山强烈地震,公司党委第一时间发出“亮出党员身份,亮出党员旗帜,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的号召,公司系统1 千余名员工组成党员突击队、青年突击队奔赴灾区,以“国网速度”,在地震当晚“电亮”应急避难广场上的第一盏明灯,震后第三天圆满完成电网应急抢险,震后20 天灾区电网供电能力恢复到震前水平。2019年石棉县麂子坪和蟹螺发生“7.29”暴雨、山洪、泥石流、滑坡持续灾害,公司党员干部发扬红军勇士精神,冒着暴雨和山上的落石,两个多月时间,连续坚守奋战在抢险救灾现场,完成了近90次抢险、排险,最大限度地保障了供区老百姓用电。2019年8月22日,雅安宝兴、芦山、天全等地遭受百年一遇暴雨和洪水侵袭,公司党委及时开展“党旗飘扬在一线”主题党日活动,“党员服务队”“党员突击队”和广大党员干部职工挺进“孤岛”,投身抗洪保电攻坚战,在暴雨不断、洪水肆虐、山体垮塌,交通、通讯中断的情况下,仅用时三天三夜全面恢复灾区供电工作。

  三、成效与反响

  (一)红色文化教育的探索与实践,厚植了公司党内政治文化的土壤

  通过强化“金色政治引领”,将党的理想信念、价值理念、红色优良传统深入到党员干部的思想和心灵,党员干部政治气节、政治风骨得到培育,基层党组织体系进一步完善,党员干部队伍素质显著提升,党委领导作用、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各级党组织抓党建作用发挥更加突出。通过构筑“金色同心圆”、实施“党建+红色文化”工程,有力地推进了党支部工作创新,把党员示范岗建设成了企业文化建设的示范区和示范岗,厚植了公司党内政治文化的土壤。

  (二)红色文化教育的探索与实践,让公司党的建设更具渗透力与吸引力

  通过搭建“金色连心桥”,弘扬国网人不怕“艰难险阻·挑战极限”的古路精神和“努力超越▪追求卓越”的故事,进一步增强了公司国网品牌传播的影响力,让红色脚印、红色细胞在公司电网建设、安全生产、优质服务、队伍建设、社会责任、品牌建设等各专业、各领域落地深植,红色精神在各岗位充分体现,在细节得以表现,转化为了广大干部职工的情感认同和行为自觉,员工艰苦奋斗、不怕吃苦、无私奉献、爱岗敬业的思想认识越发凸显。

  (三)红色文化教育的探索与实践,助推了公司供电服务水平的提升

  通过打造“金色品牌”,开展红色文化示范点班组打造,进一步深化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找准了基层特色企业文化落地的路径和实践载体,实现了企业文化、红色文化、班组文化建设的有机镶嵌。红色阵地的建设让班组服务举措更加完善、服务模式得到创新、服务品质得到提升。红色服务品牌的打造,将习近平总书记“做好电力先行官▪架起党群连心桥”的嘱托内化为公司最宝贵的文化基因和精神内核,让卓越文化在班组的建设质量和辐射力大大增强。

  (四)红色文化教育的探索与实践,为公司健康发展注入了灵魂和活力

  通过塑造“金色榜样”,公司先进典型培养、选树、宣传成效更加显著,各种红色力量的先进典型引领和表率作用更加突出,广大党员和干部员工砥砺奋进的精神动力得到更有效的激发。在面对各种自然灾害和急难险重任务时,公司党员突击队、党员服务队、青年突击队、金熊猫志愿者、先进骨干始终秉承红军精神,拧成一股绳,冲锋在前,众志成城、不畏艰难、充分展示国网雅电人在践行国企“六个力量”中勇当先锋的风采,打赢了一场又一场抢险救灾突击战和灾后重建、改革发展的攻坚战。

  四、经验与展望

  文化是一种软实力,是一种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红色文化是一种革命文化,是中国人民独特的一种精神标识。国网雅安电力(集团)公司通过探索实践红色文化教育,让公司的党建优势、创新优势、竞争优势和发展优势有效提升,让公司凝聚力、向心力大大增强。在践行新时代新文化的征程中,公司将继续当好红色基因的传承者和实践者,让红色文化、红色教育成为公司培育党员干部政治气节、政治风骨的风向标,成为激发员工砥砺奋进的精神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