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网新疆公司培训中心:构建“互联网+三导”体系,奋力开创新时代党校企业文化建设新局面
来源: 时间: 2020-09-18 18:55
韩刚 柴晓军 谢华 叶尔达·叶尔丁巴图 周立楠
国网新疆电力有限公司培训中心
大力弘扬国家电网公司优秀企业文化,培育一流人才、更好服务国家电网公司战略目标是党校的重大使命和任务。本次简要介绍了构建“互联网+三导”体系(互联网+行为引导体系、行动指导体系、实践主导体系),创新企业文化建设的重大意义,着重阐释了“互联网+三导”企业文化建设体系的深刻内涵和实践要求,即借鉴互联网思维和手段,运用文化转化的全系统方法,借鉴互联网思维和手段,运用文化转化的全系统方法,将企业文化与学员学习培训、工作实践相结合,坚持人企合一,系统打造互联网+行为引导体系;坚持知行合一,全面推进行动指导体系;坚持一以贯之,全效拓展实践主导体系。通过构建“互联网+三导”体系,守正创新推进企业文化建设,可以凝心聚力突出吸引力,示范带动更具影响力,更好地推动国家电网公司优秀企业文化落地。
一、“互联网+三导”体系事关文化登高、事关高质量发展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文化建设。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国家电网公司党组坚决贯彻中央精神,将推进“党建领航、文化登高”专项工作作为建设“三型两网”世界一流能源互联网企业的重要保障措施。新疆电力公司对推进企业文化建设提出了明确要求。中央和上级要求,为我们推进企业文化建设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
党校作为新疆电力公司的重要支撑单位,不仅承担提升本中心员工专业技术管理能力的职能,更承担着提升学员政治素质、道德情操、文化涵养的职责。这就是说,培训中心不仅要在本中心员工中推进企业文化建设,更要引导学员自觉传播践行国家电网公司优秀企业文化。因此,面对新任务、新要求,我们应当立足于自身实际,结合时代特点、学员队伍特点,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坚持以党内优秀政治文化建设引领企业文化,借鉴新一代信息技术理念和手段,着力构建企业文化建设“互联网+三导”体系(互联网+行为引导体系、行动指导体系、实践主导体系),赋能高质量企业文化建设,增强学员传播实践国家电网公司优秀企业文化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
构建“互联网+三导”体系,主要基于以下考虑:一是借鉴互联网思维和手段,运用文化转化的全系统方法,将企业文化与学员学习培训、工作实践相结合,从学员心灵入手,着力于发挥价值引领的强力驱动功能,深刻影响学员的思维模式和行为方式,有效解决业务植入难、行为转化难、习惯养成难三大企业文化建设难题,使企业的发展战略和创新举措发挥出最大的效用,让国家电网公司优秀企业文化真正成为提升管理水平和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灵魂。二是借助互联网载体和平台,将企业文化立根、固魂、导向、规范、凝聚、激励等化人育人的柔性品质与刚性管理手段刚结合,落实到教学实践各环节,做到化虚为实、刚柔相济、知行合一。
二、“互联网+三导”体系的深刻内涵和实践要求
为充分发挥企业文化在全面加速高质量发展中的导向、激励和凝聚功能,立足人本培训、坚持价值导向,通过系统打造统一的互联网+企业文化建设行为引导体系、行动指导体系、实践主导体系,形成符合党校特点的企业文化建设管理模式,全面提升价值观管理能力和水平,促进国家电网公司优秀企业文化在学员日常工作中全面落地扎根,推动国家电网公司优秀企业文化在作风建设、队伍建设和提升企业经营管理水平上发挥更为积极的推动作用,持续提升学员执行力、价值创造力和企业软实力。
(一)人企合一,系统打造互联网+行为引导体系
推动国家电网公司优秀企业文化,其出发点在人,落脚点也在人。促进国家电网公司优秀企业文化全领域贯通、全要素覆盖、全员认知认同、全过程自觉践行、全面提升学员和企业价值,是党校的一个重要课题。我们应当贴近学员实际,充分借鉴以用户为中心、去中心化、注重科学精神和专业素养、互联共享等互联网思维,重视心理正强化,形成富有党校特色的互联网+行为引导体系,通过精确引导,持续提升学员对国家电网公司文化的认知认同度,寻求企业发展目标与学员成长目标的有机统一,实现人企合一。
坚持全面加速高质量发展、服务“三型两网”建设主线贯穿。全面加速高质量发展、服务“三型两网”建设是今后一个时期我们工作的着力点和主线。一是以“效率、效益、质量”三大体系建设为核心,持续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加快形成精益高效的现代培训中心管理模式。二是强化学员是培训中心的核心和主体的地位,必须善待和尊重学员。三是要求学员要像热爱自己的家园一样热爱企业,忠实地维护企业利益和形象,为国家电网公司高质量发展踏实工作、攻坚克难,为新疆经济社会发展多做奉献。
持续优化制度管事、文化管心驱动法则。制度管事、文化管心是我们全面加速高质量发展、服务“三型两网”建设的内在驱动。一是通过企业规章制度体系的整体覆盖,规范企业的经营和管理。二是通过国家电网公司优秀企业文化的落地深植,激发学员的智慧和力量。
倡导又严又实的工作态度。引导每一位学员始终保持严细实新、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以高定位确定工作目标,以高标准追求工作结果,把事做得更细、更实、更好,实现创新、精进。
发挥“干部作表率、党员当先锋”保障作用。一是要求广大干部学员始终保持一种积极向上、勇于争先的精神面貌和工作状态,多一份忠诚、多一份忘我、多一份担当、多一份创新。二是要求每位党员学员都应做到高标准、严要求,关键时刻顶得住,扛得了重活,打得了硬仗,经得住磨难,起到先锋模范作用。
(二)知行合一,全面推进行动指导体系
以统一思想、凝聚共识、指导行动为诉求,借助新一代信息技术手段和方法,全面推进互联网+行动指导体系,加强文化环境、文化生态建设,着力营造一种进取的、健康的、活跃的企业文化参与和氛围,来指导学员的具体行动。
情境交融。从人本管理的角度出发,借助互联网手段,打造立体传播机制,让学员看得到、听得到、感受到,突显情景交融、潜移默化效应,增强企业文化表现力、感染力。一是强化企业文化目视管理,借助电子信息发布系统,规范文化宣传环境、文化长廊建设,建设学员心仪的学习培训家园。二是编辑企业文化电子期刊,拍摄企业文化微电影,开展声影传播,提高文化传播渗透力。三是开展文化主题活动。坚持一年一个主题、一个月一个活动,举办企业文化节,促进企业文化深入人心。
情感共鸣。从人文关怀的角度出发,借助互联网方式,打造情感共鸣机制,引导学员增强对企业的认同度和归属感,突显情感共鸣、感化启行效应,增强企业文化凝聚力、感召力。一是精心打磨慕课、微课,持续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大学习”,进一步强化“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增强学员的爱党爱企之情。二是借助互联网平台,举办线上线下相融合的群众性文化活动,缓解学员学习压力,引导学员快乐工作、快乐生活。三是举办朗读者、文化故事会、宣讲比赛等先进事迹分享活动,用学员身边的平凡人、平常事感化、教育学员。
情趣互动。从深度参与、喜闻乐见的角度出发,守正创新,借助信息化载体和平台,打造情趣互动机制,提升学员参与感、成就感、获得感、幸福感,突显情趣互动、激活能量效应,增强企业文化吸引力、影响力。一是开展企业文化仿真培训,以问为始形成行动学习模式,通过做中学、学中做,解决日常工作热点难点问题。二是开展微党课、党的知识竞赛、国家电网公司素质大讲堂等文化活动,建立学员网上之家、网上书屋,实现兴趣、工作、个人成长的完美结合。三是分层分专业开展技能竞赛、技术比武,营造比学赶帮超氛围,促进学员实现岗位成才。
(三)一以贯之,全效拓展实践主导体系
坚持线上线下深度融合、协同推进,紧贴业务深植实践,全效拓展实践主导体系,全面覆盖专业和岗位,贯通从价值理念到价值转化的全流程,推动国家电网公司优秀企业文化在作风建设、队伍建设和提升生产经营管理水平上发挥更为积极的推动作用。一是全效融入作风建设,筑牢全面加速高质量发展、服务“三型两网”建设思想作风根基。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组织“讲规矩、防风险、强作风、促发展”大讨论活动,引导学员坚持干部带头,一级做给一级看,一级带着一级干,转作风、正企风、树新风,推动干部作风转变,切实解决职工群众关心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打通服务客户最后一公里。二是全效融入企业管理,提升全面加速高质量发展、服务国网战略等高线。进一步吸收借鉴一流互联网企业培训中心领先实践,强化对标管理,寻找并实践适合本中心的最佳管理流程和方法,通过点面结合实现新突破,我们更好地引导学员传播践行优秀企业文化创造了条件。三是全效融入纪律建设,筑牢全面加速高质量发展、服务“三型两网”升级生命线。把廉洁文化建设作为企业文化建设的重中之重,通过培训,引导学员认真落实“一岗双责”,将党风廉政建设和企业改革发展同部署、同落实、同检查、同考核。通过培训,引导纪检干部,坚持把纪律规矩挺在前面,实践监督执纪“四种形态”,抓早抓小、防微杜渐,全力打造纪律建设特种部队。
三、预期效果
凝心聚力突出吸引力。通过吸引、容易、参与、示范、共鸣开展常态教育、简明实施、有形表现,实现了国家电网公司优秀企业文化全领域覆盖、全员认知认同、全过程自觉践行,广大学员主动传播、融入国家电网公司文化的热情空前高涨,“公转”意识和执行力明显提升,有效提升了学员和企业价值,以人为本、凝聚力量的内涵充分展现。
示范带动更具影响力。培育了干部学员率先垂范、以身作则、勇挑重担的精神品质,增强了企业文化的示范带动作用,极大提升了国家电网公司企业文化向基层渗透的影响力,激发了学员学习、工作主动性。
四、结语
培育一流人才、更好服务“三型两化”建设是我们今后工作的方向和目标,我们应当着眼于新生代学员队伍特点,遵循结合实际、循序渐进的原则,善于借鉴现代管理学、传播学、心理学相关理论,进一步细化措施,全力推进“互联网+三导”体系建设,以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方式进行传播渗透,努力避免文化冲突,实现文化认同,以文化认同促进培训质量提升,以高质量培训工作助推业务升级、管理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