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网重庆电科院:电力行业青年人才培养体系构建及应用成效研究
来源: 时间: 2020-09-07 11:08
侯兴哲 崔洪博 杨华潇
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一、背景与意义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高度重视青年成长成才工作和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并反复强调只有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担当,国家才有前途,民族才有希望[1]。青年人才培养是一个长期的复杂的过程,更是一个系统工程,系统探究青年人才培养的能力素质要求,明晰青年人才培养的模式和发展路径,是实现新时期青年人才创新发展和强化青年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基础[2]。此外,当前我国电力行业体制改革和市场化建设已进入到关键时期,此时更需要青年人才的智力贡献和创新驱动。如何构建好一套适合电力青年人才培养体系,发挥好青年人才创新驱动发展的动力要素,已成为当前青年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关键任务。本文基于对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青年人才培养现状的系统性分析,从青年员工的专业、领导、协调、学习和创新等5个方面入手,构建适应企业发展的青年人才培养体系,提高电力青年员工自主创新和服务的能力,为推动企业全面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二、做法与经过
(一)青年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
本文基于前期对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青年人才培养现状的系统性调研分析,构建包含专业能力、领导能力、协调能力、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5个方面的青年人才培养体系,该体系构共包含14个子要素。青年人才培养体系如下图1所示。具体的,青年人才的领导能力主要包括影响力、决策力、行动力、控制力;专业能力主要包括专业知识水平、专业应用能力;学习能力主要包括学习自主性、学习能动性;协调能力主要包括沟通技巧、团队合作精神;创新能力主要包括创新胆识、创新动力。
青年人才培养体系
(二)青年人才培养举措
立足青年员工发展,从提升青年人才的领导能力、专业能力、学习能力、协调能力以及创新能力角度,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对青年人才培养体系的具体目标和内容开展了实践。
(1)青年人才领导能力培养
领导能力是青年人才向高阶职位发展的必要条件,影响着其职业发展的深度[3]。企业要全方位培养青年人才,需要从众多方面对青年人才进行领导能力的训练,包括影响力、决策力、行动力、控制力等方面。实际中,重庆公司通过在公司内部设立代理职位的方式,给青年员工的领导能力培养塑造良好环境,以此来锻炼和考验青年员工的决策能力和行动能力;另一方面,通过举办各种类型的演讲比赛、读书报告评比、辩论比赛、征文比赛等让青年员工将自己的优秀素质展现出来,增强青年员工的自信心和影响力。
(2)青年人才专业能力培养
专业技能是完成工作的必备条件和关键因素。虽然青年员工在进入企业时经过了专业考察,但随着职业生涯的拓展和工作的需求变化,其专业技能也必须随之不断提升才能更好的适应工作和职业发展的需要[4]。一方面,电力系统已有一套较为完善的青年人才专业培养体系,为每个员工制定专业发展规划和路径。如通过相关学习平台,每月不定期举办学术沙龙,让员工可以近距离与专业优秀人士交流学习;与高校合作培养,企业出资免费为半年度考核前3%的青年员工提供高校深造的机会。另一方面,建立相关的激励机制,对取得专业相关的资格证书和职称评级的青年员工予以奖励,上调其工资薪金基数,最大限度促进员工专业技能的提升。
(3)青年人才协调能力培养
沟通能力和合作精神的培养对于青年创新型人才的发展至关重要。实际工作中主要从两方面来提高员工的协调能力[5],一方面,通过邀请行业专家来公司对员工进行集中教育培训,开展知识讲座,教授员工沟通技巧,同时结合案例分析,进行情景模拟,从而提高员工的沟通协调技能;另一方面,对于较大型项目,采用项目团队的方式完成任务,定期开展组内例会,各成员汇报自己工作完成情况,及时分析和解决项目推进过程中遇到的任何问题,在考核工作完成情况时按整个小组综合得分与个人得分分占50%进行考评,增强青年人才的沟通协作能力,保证工作高效完成。
(4)青年人才学习能力培养
学习的自主性和能动性是影响青年人才全面发展的关键因素[6]。实践中通过采用工作例会、在线会议的方式“全员、全方位、全过程”对青年人才进行思想教育,强化其学习的意识和主动性;每月开展一次主题分享会,由各个部门推选一位优秀青年分享自己的经验和心得,不仅能通过模范作用激励青年人才不断进步,也能促进同事间相互了解,相互学习;企业还积极鼓励组织内部新老员工之间的沟通交流,充分发挥传帮带作用,实现以高带低、以师带徒、以点带面、点面结合的高层次人才带动辐射作用,营造组织内部沟通学习的良好氛围,打造学习型组织,培养公司青年人才“终生学习”习惯。
(5)青年人才创新能力培养
创新是一个企业不断发展进步的重要力量源泉,而创新能力是优秀的青年人才必备的素质,也关乎青年人才的核心竞争力[7]。一方面,重庆公司鼓励公司各部门和工作小组每季度开展一次内部团建活动,让青年员工在不断与公司融合的过程中挑战自我、突破自我,培养其敢于担当、敢于创新的意识。另一方面,公司通过举办公司创新大赛,设立“创新奖”,鼓励全员参与创新、投入创新。创新大赛获奖者除了拥有现金奖励外,大赛成绩也同时作为后续职位晋升的加分项。
3 成效与反响
通过在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青年员工群体中开展的培养体系实践,并持续对青年人才各项能力进一步跟踪调研,发现该培养的成效显著,在青年员工中引起了积极的反响。
(1)青年人才自主创新和学习能力显著提升
通过给予青年人才足够的精神与物质激励,尤其是物质激励,刺激其创新动力,为企业实现创新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人才活力。根据调研结果显示,企业内部青年员工敢于创新、带头创新的热情明显增强,青年员工搞发明、攻难关的积极性显著提升,这些同时在企业内部各项技术攻关中得到了充分地体现。
(2)青年人才组织领导和执行能力充分发挥
青年人才倾向于展现自己、施展拳脚。通过在企业内部开展演讲比赛、读书报告评比、辩论比赛等活动,青年人才更加直接地将个人才能展现给其他员工,使得他们在现实组织领导工作中,得到了更高认可和信任,从而使其获得了更高的岗位责任感和使命感,员工的积极性得到有效提高。经过统计,员工流失率也由原来的10.9%降到了2.3%。青年人才通过岗位权力和自身威信建立了领导地位,保障其他员工能够听从指挥,保质保量完成任务。
(3)青年人才协调和综合发展能力有效改善
通过实施将团队成果纳入职工薪酬和职务提拔的考核机制,青年人才深刻认识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在工作中,更注重团队合作,集体归属感与荣誉感明显增强。通过为青年人才量身定制个人合适的职业发展规划,为青年人才提供发展自我、提升自我的平台,青年人才突破了个人成长的局限圈,不断拓展个人发展领域,个人综合发展能力得到了有效的改善,员工对岗位认同度得到了显著提高,经过调查统计,员工岗位认同度达94%。
4 经验与展望
青年人才作为电力行业持续健康发展的主要动力,是提升企业竞争力的源泉[8]。本文通过对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青年人才培养体系内容的研究和实施,取得了一定的经验。
第一,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理念。企业对青年人才开展管理工作时,要做到以人为本,树立“人才才是第一资源”的观念。把尊重劳动、尊重人才、尊重创造作为企业发展的核心价值理念。建立健全用人机制,完善用人标准,创造一种信任和公开的环境氛围,从而提高员工工作积极性,激发员工工作热情。
第二,始终保持坚定不放弃信念。创新的道路注定是不会一帆风顺的,只有拥有“咬定青山不放松”的信念,坚持到底,才有可能获得成功。在青年人才培养体系实施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受到公司内部和外部等众多因素的影响。只有保持初心,坚定不放弃的信念,才能实现最终目标,实现青年的成长成才。
第三,始终保持学习创新氛围。创新是一个企业永葆青春的动力,只有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才能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逆流而上。而企业要想实现创新能力的提升,就需要不断地集聚创新要素,培养创新驱动力。通过打造学习型组织,为让青年员工尽可能获得更多的学习机会,从而不断加强青年员工的技术能力和创新能力。
综上,本文针对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青年人才培养体系的实践及应用成效分析,提出电力行业青年员工的培养体系构建,体现的是对静态环境下的青年人才培养问题研究。然而,在实际中,青年人才自身、工作环境、工作内容等都处在动态变化的环境当中,如何实现对青年人才发展的动态测度和优化,是下一步研究的主要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