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水电第十二工程局:全面推进国有企业党建工作责任落实的研究与实践
来源: 时间: 2020-10-13 14:52
刘光华 文林 李明柱 李斌 宋华
中国水利水电第十二工程局有限公司
一、背景与意义
党的十九大报告对新时代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作出了顶层设计和全面部署,提出了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为我们党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面加强党的建设指明了前进方向。2018年全国组织工作会议提出了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标定了新时代党的组织工作路线图。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如何贯彻落实党中央的要求,破解国有企业基层党组织建设存在的一系列问题,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国有企业基层党建工作,压实党建工作责任落实是首先要解决的问题。中国水利水电第十二工程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十二局)在实践中探索建立了“党建责任三维管理体系”,即:党建制度管理体系、党建责任压实体系和党建监督问责体系,其中制度管理体系是开展党建工作的基本遵循,是工作基础;责任压实体系是党建工作落实的关键所在,是实现途径;监督问责体系是对党建工作落实取得成效与否的有力震慑,是根本保障。三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它们构成有机的统一整体,从“三个维度”推动党建工作责任落实,同时,也为提升基层党建规范化、科学化水平提供经验借鉴。
二、做法与实践
(一)构建党建制度管理体系
1.聚焦“流程化”,建立基层党建管理标准。推动基层党建标准化建设,管理标准建设是基础。近年来,十二局着力在党建工作标准化上下功夫,深入推进党建管理工作标准建设,构建了一套党建管理标准,从职责分工、工作形式、工作任务、工作管理、工作要求、考核和问责、规范性流程、报告与记录等工作运行机制上规范了党建各项工作的流程化工作,真正把党建工作抓细抓实,为基层有效开展党建工作提供了标准化指导和流程化管理。
2.聚焦“体系化”,健全基层党建管理制度。一直以来,十二局致力于建立健全党建工作体系化,用系统性的制度扎实推进基层党建各项工作。过程中,不断健全完善制度体系,先后建立健全了党的组织建设制度、决策议事规则制度、干部人才管理制度、意识形态工作制度、精神文明建设制度、统战工作制度、信息公开制度、党建责任制考核制度、责任追究制度等30余项制度。
3.聚焦“标准化”,制定基层党建管理模板。按照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和全国国有企业党建工作会议精神,十二局以党支部标准化建设为着力点,全面夯实基础工作,聚焦党支部工作“模板化”,以实现各项工作按照标准程序推进为目标,组织编制了项目《党支部基础工作操作手册》,着力提高基层党支部工作的规范化和标准化。全面提升党建水平,把基层党支部打造成为团结群众的核心、教育党员的学校、攻坚克难的堡垒,从而以高水平的党建工作引领企业发展。
(二)构建党建责任压实体系
1.分层量化“定责”。建立两级领导班子党建工作联系点制度和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机制,完善责任体系分工;制定公司、所属单位、所属项目三个层面的党建工作责任清单和党建工作任务清单,通过实行各层级党组织班子成员党建工作分层级量化定责,实现党建工作任务清单化,明确了党建工作“谁来做、做什么、怎么做”,形成上下统一、协调配合、整体联动的工作格局。
2.动态督导“传责”。制定《党委党建工作检查清单》《落实“一岗双责”党支部党建工作任务检查清单》和《党建工作问题整改清单》,围绕落实一岗双责、党建联系点等工作要求,制定年度检查任务落实清单,采取集中督查、重点检查、随机抽查、巡察、责任制考核等方式,重点围绕责任清单落实情况开展督导,重点聚焦突出问题、典型亮点和做法。明确党建工作“谁来查、查什么、如何改”,建立动态督导工作机制,全面督责、层层传责。
3.创新载体“担责”。牢固树立党的一切工作到支部的鲜明导向,针对基层党组织存在软弱涣散等突出问题,大力推进党支部标准化建设,以“党支部标准化建设三年行动”为契机,以“5+X”主题党日为创新载体,以“五个一”示范支部建设和党建品牌创建为抓手,打造标准化党支部。创建一支部一品牌,打造特色党建品牌。广泛开展“党员创新创效、责任区、示范岗”活动,充分发挥基层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真正让党支部在项目生产经营中担大梁、唱主角。
4.加大权重“考责”。推进党建工作责任制独立评价考核,采用“双挂钩”考评模式,将生产经营核心指标纳入党建工作责任制考核体系,进一步强化党建引领促发展的指导思想,充分发挥考核的“指挥棒”作用,压实管党治党责任,增强各级党员干部联动抓党建的责任感。同时,对党支部评价体系进行探索,制定了《党支部“堡垒指数”和党员“先锋指数”考评办法》,考核结果与党支部绩效薪酬挂钩,让项目党支部书记聚焦主责主业,进一步夯实基层党组织建设的责任基础。
(三)构建党建监督问责体系
1.建立问责组织机构,明晰工作职责。建立由领导班子成员组成的问责工作领导小组,负责问责工作的组织领导、沟通协调、督促检查和组织实施;问责制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成员由纪委书记及相关部门负责人组成,负责对问责线索的受理与处理;组织实施问责事项的调查与核实。
2.制定专项督促清单,健全问责制度。按照监督检查的要求,制定检查“问题清单”和检查问题责任人处理“建议清单”,通过制定“两个清单”来提高问责实效性和针对性,需要追究问责的,点人点事通报。建立常态化督责制度,制定《审计、巡视巡察、 效能监察、专项监督检查发现问题整改考核办法》,优化细化考核指标体系,精确界定发现问题分级类别,推动审计、巡察、效能监察和专项监督检查和问题整改落实,充分发挥考评机制功效。
3.推进问责流程规范,依规有序进行。充分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综合运用警示谈话、责令检查、诫勉谈话、通报批评、停职检查、引咎辞职、责令辞职、免职等问责方式。以规范程序、切实可行为目标,制定《问责工作流程制度》,持续完善问责流程“七步法”,从问责启动→问题核查→提出问责处理建议→审核批准问责决定建议→下发问责决定书→问责决定执行→问责申诉七步流程,形成步骤严密的工作规范和清晰无缝的责任链条,经过实践是有效的问责机制运作流程。
4.整合监督资源办案,打造监督合力。按照“业务谁主管、监督谁负责”的原则,实施“1+X”监督管理模式。纪委作为“1”对总部各职能部门履行监督职责情况进行督查;“X”为各职能部门,在职责范围内对业务管理系统进行监督,形成“大监督”工作机制;理清职责边界,明确两级总部职能部门监督范围和监督事项,压实职能部门履行业务监督的主体责任;提高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联席会议、全面监督工作联席会议实效,统筹开展各类业务系统监督检查考核工作,整合监督资源,实现信息共享,打造统一协调、分工负责、上下联动的工作格局。
三、成效与反响
1.党建工作制度有章可循。近年来,十二局通过对基层党建工作管理制度不断建立和完善,制度建设基本覆盖到基层党建工作各个重点环节,逐步实现了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党建工作格局。通过建立精准科学的党建工作制度,完善务实管用的党建工作机制,形成了一套运行有效的党建工作方法,党建制度体系的建设持续完善和健全,为广大党务工作者提供了工作开展的根本遵循。
2.党建工作责任落实更加明晰。责任落实是一个系统工程,牵涉责任人较多,通过不断健全和完善党建责任体系,明确了责任清单,层层压实责任,狠抓工作落实,全力推行分层量化“定责”、动态督导“传责”、创新载体“担责”、加大权重“考责”的做法,确保了党建各项任务落到实处、见到实效。
3.党建工作监督问责有效发挥。通过健全和完善监督问责机构,健全问责制度,规范问责程序,逐步形成了完善的监督问责工作机制和工作制度,进一步强化了党内监督作用和问责工作的落地,形成有效震慑,为推动党建工作落实取得成效打下坚实基础。
四、经验与展望
1.坚持制度建设,发挥作用要有制可依。无论是发挥党委在法人治理体系中的领导作用,还是参与企业重大问题决策,亦或对人才队伍的培养,都离不开科学的制度作保障。因此,建立和完善党建工作制度是落实党建各项工作的前提和基础,也是党组织发挥作用的重要实现途径,当属首要解决的问题。
2.突出责任落实,任务目标要清晰可行。通过完善责任制度体系,层层压实责任,明晰职责分工,根据领导班子成员职责,分类制定党建工作“一岗双责”任务清单,细化到人、量化到岗,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党建工作格局。并对责任的具体内容和频次要求进行了明确,确保工作落实有标准、有依据。切实发挥党组织认真履行好服务好改革、服务发展、服务群众的作用。
3.全面从严治党,强化执行要有责必追。监督问责作为全面从严治党的利器,是唤醒责任意识,激发担当精神,永葆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的重要制度安排。再好的制度若疏于严格落实,也将失去生命力。管党治党必须要“严”字当头,健全督导问责制度、工作程序,构建一套能激发动力、传导压力的监督问责工作机制,营造“有责要担当、失责必追究”工作氛围,为推动党建工作责任落实保驾护航。
4.创新管理方法,智慧党建要同步推进。党建工作围绕“六大建设”开展,过程中形成了海量的信息和数据。让这些信息数据发挥出作用,为党的建设提供准确有力支撑,就必须尽快大力探索建设党建信息化平台,大力推动党建数字化建设,特别要注重综合数据的应用研究,逐步实现从信息化、数据化到智慧化的发展,把智慧党建作为发展方向,用科学的手段让党建管理更加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