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首页 ->中国电力新闻网-专题 ->全国电力行业优秀党建成果巡礼 -> 党风廉政建设

国网青海海西供电公司:强化监督 扎实推进廉洁风险防控

来源: 时间: 2020-10-20 09:38

  韵文佳  应永青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海西供电公司


  一、背景与意义
  廉政风险防控机制是从源头上预防腐败工作的有效措施,是党中央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的创新举措,是有效预防腐败的新视角和新方法。因此,要高度重视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推进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要立足于风险排查,着眼于风险防范,致力于肃本清源,认真做好清权确权、查找风险、制定措施、完善制度等各项工作,加强反腐倡廉制度建设,强化廉政意识、责任意识,做好廉政风险防控工作。
  二、做法与经过
  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责任层层传导,着力强化廉政风险防控,推进“三不腐”体制机制建设,加大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工作力度,国网海西供电公司强化监督措施,不断加强廉政风险防控管理工作。
  (一)将“改”字贯穿主题教育始终。发挥政治监督职能,对公司第二批主题教育问题整改进行全过程监督,既解决思想根子问题,又解决实际工作问题。实时跟踪“四个问题清单”及专题民主生活会检视问题整改情况,实施限期办结、销号管理,坚持整改问题和推动工作相结合,切实纠正搞形式、走过场的现象。截至目前,问题整改完成率96.92%,并定期公示接收群众监督。
  (二)将“严”字贯穿党内监督始终。围绕“党的建设、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落实、重大工程项目实施”等十个方面,各业务部门结合业务领域认真开展自查自纠,开列问题隐患28项,制定整改措施57项,并形成问题清单,明确整改重点,落实整改任务,督促落实整改。截止目前整改完成24项,正在整改4项。
  (三)将“敢”字贯穿政治监督始终。加强对扶贫攻坚工作落实情况监督,严肃省公司扶贫督查反馈问题整改落实,纪委书记通过定期赴“三区三州”施工现场、扶贫用户专访等开展扶贫监督检查2次。开展“小金库”自查自纠及督导检查工作,严肃财经纪律,健全完善“小金库”治理长效机制。
  (四)将“威”字贯穿执纪审查始终。始终挺纪在前,重点对十八大后不收手不收敛、违反政治纪律、不知敬畏、顶风违纪的问题从严从重进行查处。以案促改,发挥案件治本功能,对查处的典型案例,一律通报曝光,切实发挥警示警醒作用。
  (五)将“担”字贯穿巡察整改始终。扎实推进巡察后半篇文章。对照近年来巡视巡察、专项整治等发现的问题,逐条逐项盘点、查清“漏洞”,确保整改及时、彻底。围绕重点关注巡察整改问题,开展专题约谈,压实整改责任。
  (六)将“新”字贯穿监督模式始终。创新开展审计+纪检工作模式,对电网运维部门、市县公司零星维修费使用、电商物资采购等环节通过审计监督发现问题风险,纪检介入最大限度用“第一种形态”及时纠偏防范化解风险,做到有的放矢、靶向治疗。
  三、成效与反响
  切实加强对廉政风险的防范管理,极大的提高了干部员工廉洁从政意识,促进公司效能建设,转变干部职工工作作风,有效提高预防腐败工作的能力和水平,为推进各项工作提供了有力保障。一是增强了廉政风险防范意识。在廉政风险防控工作中,经过学习动员、相互讨论、岗位查找、措施制定等一系列措施,每一位干部职工都接受了一次廉政教育的洗礼,进一步提高了对各自工作岗位重要性的认识,增强了廉政风险防范意识。二是规范了内部防控措施。廉政风险对各岗位人员职责履行的督查,从源头防范、治理的重要措施,是对各项工作内容、任务和责任结合有关规定,以量化的形式,接受监督。严格实行廉政建设管理,规范内部防控措施,促使干部职工尽职尽责,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更好地为人民、为社会服务。
  三、经验与启示
  从近两年公司系统查处的典型案件和审计发现问题来看,廉政风险问题依然存在、廉政风险压力依然巨大。因此,加强廉政风险防控,是新时期国有企业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提高反腐倡廉建设科学化水平,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建设廉洁的重要举措。创新运用现代风险管理的理论和方法,针对腐败现象易发多发的重点领域、重要岗位和关键环节,排查廉政风险,健全内控机制,防范和化解廉政风险,实行全面防控。在全面防控的同时,要加强重点防控。一是要突出重点对象,把领导干部特别是掌握人事权、执纪权、审批权、监督权等权利的领导干部作为重点对象,同时要加强对人、财、物等关键岗位的防控,切实规范领导干部的用权行为。二是要突出重点领域,抓好工程建设、施工现场验收、安全生产、招标采购等腐败现象易发多发领域以及教育培训、食堂管理、社会福利保险等涉及民生领域的廉政风险防控工作,以预防腐败工作的实际成效取信于民。三是要突出重点任务,权力行使前着重查找廉政风险点,制定和落实风险防控措施;权力行驶中着重进行实时动态监控,及时发现各种苗头性、倾向性问题;权力行使后着重通过警示提醒、诫勉纠错和责令整改等手段,及时纠正偏差和失误,避免廉政风险演化为腐败行为。
  五、探讨与评论
  廉政风险防控是企业全面风险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面广,需要周密规划、规范流程、稳步推进、动态管理,不断改进,使其融入企业经营管理工作,为企业的安全发展、健康发展保驾护航。目前,国有企业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正处于关键阶段。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改革创新的精神,把廉政风险防控工作引向深入,加快推进国有企业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为实现国有企业的“中国梦”提供有力保证。
  一是开展自查评估,认真疏理风险点。一要自查风险点准不准,看岗位和个人的廉政风险点是否准确、全面、彻底;二要自查防控制度是否落实,看制定的廉政风险防控措施是否具体、可行、管用;三要自查防控制度是否落实,看廉政风险防控制度是否健全、完善、落实;四要自查预警处理机制是否建立,看廉政风险预警防控处置机制建立是否到位,运行是否高效,执行是否规范。
  二是突出重点岗位,做到边查边改。在查摆廉政风险问题的过程中,要坚持“问题导向”原则,结合工作实际,采用“自我查找、同事相互查找、领导点评查找”相结合的方式,全面深入细致地对重点岗位进行查摆,并对廉政风险防控存在的问题进行整改。一要做好自我检视。干部职工结合工作实际,针对年初拟定的廉政风险点逐一进行分析、自查,看廉政风险点是否全面、是否彻底、是否准确;看制定的廉政风险防控措施是否具体、是否可行、是否管用;二要同事之间相互检视。在广泛征求同事意见的基础上,通过召开点评会、讨论会等,积极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认真查摆廉政风险点防控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三要领导点评检视。实行“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干部职工”三级点评廉政风险防控工作,领导率先垂范,以身作则,结合干部职工在工作中的表现,逐一点评查找廉风险防控工作存在的问题,真正把廉政风险防控措施抓紧抓实,做到事前监督、事中监督、事后监督,把权力放于监督之中,把腐败杜绝在监督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