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首页 ->中国电力新闻网-专题 ->全国电力行业优秀党建成果巡礼 -> 党风廉政建设

四川能投筠连电力公司:以务实的监督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纪律保障

来源: 时间: 2020-10-13 16:41

  汪元春  黄俊  秦晴  李涛  
  四川能投筠连电力有限公司


  一、背景与意义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不断深入的新形势下,一些国有企业的领导干部职工没有经受住利益诱惑的考验,将目光瞄准了国有资产,千方百计利用各种非法手段和现有制度存在的漏洞侵吞国有资产,损公肥私。在此大背景之下,身为国民经济的主力军,国有企业的纪检监督工作重任在肩,责任重大。随着全面从严治党的不断深化,纪检监察工作在国有企业的健康稳步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新时代国有企业纪检监察工作如何快速适应形势、找准职责定位、有效履行监督责任,服务企业安全生产,值得我们每一位纪检工作者探索和思考。四川能投筠连电力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川能筠连电力)作为省属国有能源企业的基层供电公司,近年来,纪检监察工作不断深化“三转”,找准重点人员、关键环节、重要工作、特殊时间四个点,凝神聚力履行好监督第一职责,为公司各项工作的开展提供了坚强纪律保障,也为企业保值增值工作贡献了力量。
  二、做法与经过
  一是找准重点人员,管住党员干部的用权行为。川能筠连电力坚持始终牢牢牵稳“领头羊”,在教育上下功夫,通过召开警示教育会,组织党员干部集中学习廉洁知识,督促公司党员领导带头参加廉洁教育活动,自觉在联系支部坚持上好廉洁党课,坚持以案为鉴、以案说纪,用好身边的典型案例。充分发挥“指尖上的廉洁”互联网教育优势,不定时推送廉洁学习材料,实现时段性廉洁教育全覆盖。同时,在“四种形态”上也下足功夫。坚持抓早、抓小、抓细、抓实,对于党员干部出现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及时提醒。利用日常的作风督查、信访投诉、效能监察等渠道,查找管理上、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时的提出督查建议,每年对问题进行总结分析,通过集中谈话的方式,指出上年工作中存在的整体不足,对存在问题倾向性的党员干部及时进行个别谈话提醒,制止错误的进一步产生,将党员干部的用权行为固定在正轨。
  二是找准关键环节,完善权力运行的制度轨道。公司纪委始终强化对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落实“三重一大”制度、选人用人、执行各项业务管理制度的监督工作,这些方面每一个环节都存在着风险,可能滋生腐败,且影响深远,因此都需要去堵制度漏洞、防权力真空。在针对“五项费用”相关制度的执行方面,川能筠连电力每季度开展一次专项督查,对公务用车、公务接待、差旅报销等管理的各个环节进行细致检查,查找费用使用、审核管理环节中存在的问题,为公司不断的完善管理制度提出依据。同时,针对企业管理各个关键环节可能存在的风险点进行全面的排查和梳理,并对每个风险点进行认真的分析,针对性的制定应对措施,确保每个环节都有监督,每个关键点都依法透明。
  三是找准重要工作,让监督有效服务于企业生产。公司于2018年针对电网线路停电次数居高不下的情况,进行认真思考,对公司的35千伏及以下线路通道清理工作启动了效能监察,由公司纪检监察部门牵头,相关职能部门参与,通过为期近三个月的线路监察,及时向责任部门提出监察整改建议,监督整改,组织开展“回头看”验收,并督促职能部门完善了供电可靠性考核管理办法,为公司电网可靠性管理工作奠定了基础;2019年6月按照能投集团公司关于加强安全生产领域监督执纪问责的要求,川能筠连电力纪委对安全生产工作领域开展立项监察,从公司领导层是否严格履行职责、监管部门有无落实公司下达安全工作任务,到基层站所对安全生产具体部署是否落实到位进行了督查,提出监察建议,为公司安全生产制度完善工作提供了参考,助推公司安全生产形势持续向好。
  四是找准特殊时间,抓住重要时段强化监督。公司一直将节假日这一特殊时间作为严防死守的重点,严格执行中央及各级党委、纪委的要求,认真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省委省政府“十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节日前召开专题警示教育工作会,对节日期间的各项纪律提出明确要求,对外公布投诉举报电话,紧抓节前警示提醒不松手;节日期间,公司纪委不定时对值班责任落实,公务车辆存放等问题进行督查,始终节中监督检查不放松;节假日之后进行总结、问题分析查找监督工作中的不足,改进监督措施,让腐败“危险期”变为了预防腐败的“经验总结期”。
  三、成效与反响
  近年,川能筠连电力通过扭住“带头人”持续强化监督、盯紧关键环节细致监督、抓重要工作深入监督、瞄准特殊时间节点专项监督,促使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持续向好,主要表现在几方面。
  一是党员干部纪律意识和规矩意识明显增强。公司党委、纪委主动履行“两个责任”的能力得到了强化,通过“一点一点”的灌输廉洁知识,浇筑了坚固的廉洁防火墙,推动了党员干部把“守纪律、讲规矩”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近年,川能筠连电力未发生一起党员干部醉驾、酒驾及其他违纪违法问题,也未发生一起党员干部因履职不到位造成的国有资产损失。
  二是公司整体工作推进更加有力有序。通过一个节点一个节点的坚守,固定了权力运行的轨道,构建了效率的工作体系,做的“有用功”更多,减少“循环式、浪费式”的精力输出,便有更多的精力推动工作向前,公司工作执行力有了较大提升。同时,以点带面,全面开花,每个工作环节的合规,确保整体工作的合法,使依法治企能力不断地加强,企业运行脉络更加有序,企业稳定和国有资产的健康得到了保障。
  三是企业效益和社会形象得到显著提升。通过对重要工作的监督,找准了工作的难点,堵塞了可能存在的管理漏洞,解决了一些工作顽疾,让纪检监察工作监督有效服务于企业生产,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公司得以轻装上阵。从2018年开展的关于线路通道治理的效能监察工作取得的成效来分析,2018年公司总停电次数,同比2017大幅度减少,远远低于2018年上级公司下达的目标次数,公司电网可靠性得到了显著的提升,并且2019年也实现了逐年的停电次数递减。通过减少停电次数,增加了售电量,提升了公司经济效益。同时,供电的稳定可靠,也使政府及用户的“电力满意度”得到了提升,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企业的整体形象也得到了提升。
  四、经验与展望
  纪检监察工作在企业中发挥最多的是监督职能,要当好“探头”,做好“报务员”职责。一是要看好“领头羊”。党员领导干部是推进企业平稳发展的中坚力量和“关键少数”,其政治素质、管理能力、工作水准,对企业发展至关重要。因此,抓住重点人首先要抓住公司的每个党员领导干部,他们是企业“领头羊”,他们的方向决定企业的方向。二是要校正好“关节”。每一项工作从开始到完成,经手不同的人员,总要经过不同的环节,这就是每一个活动的“关节”。盯准这些“关节”,铆住重点岗位,就要加强关键岗位权力运行和监督制约机制的完善,约束党员干部的用权行为,完善权力运行的制度轨道,指导他们什么可为、什么不可为。三是把握好“边界”。企业党委既肩负管党治党任务,又负有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责任。新一轮国企改革,要求出资人变“管企业”为“管资本”,但企业纪检监察工作具有特殊性,强化监督不是对日常事务都事无巨细地盯着,而是要瞄准“两个责任”落实情况展开监督,尤其是要精准把握好监督的边界,让监督有效服务于生产工作。四是守好“节点”。近年通报的很多党员干部违纪违规问题中,常常提到违规接受宴请、违规使用公车、公款送礼等行为,而这类行为往往发生在法定节假日这些特殊时间。因此,节假日成为了一些党员干部发生违规违纪问题的高峰期。所以,在这些特殊时间加强监督往往会取得事半功倍之效。
  通过强有力监督推动工作责任落实,既帮助广大的干部职工抵御不良思想的侵蚀,坚定自身信仰,坚守行为准则,也建立有效的预防腐败,严厉惩治腐败,使得企业能够在健康发展轨道上高速前进。同时,还要不断完善现代企业制度,把功夫下在加强制度建设上,增强制度执行力,提高企业经营管理能力和水平,使国有企业在务实的监督下充满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