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网调峰调频发电公司:基于网格化管理强化基层监督的探索与研究
来源: 时间: 2020-10-13 16:41
邱国峰 王硕 钟锦锋 武孝东 熊伟 廖毓郁
南方电网调峰调频发电有限公司
为深入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切实解决基层监督难的问题,南方电网调峰调频发电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调峰调频公司)创新把网格化管理理念引入纪检监督工作,对强化基层监督作出了系列探索和研究。
一、背景和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上指出,要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的重要内容,是中国共产党的优势基因。强化基层监督,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是落实全面从严治党的必然要求,是净化基层政治生态的基础工程,是改进作风建设的客观需要,是推动企业生产经营改革发展的重要保证。
基层腐败问题多发易发,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责任逐级衰减,上热中温下冷等一系列问题在企业内还普遍存在。基层监督难,关键在于缺乏有力的抓手。调峰调频公司在不改变现有行政和党组织管理体系基础上,引入网格化管理理念,通过唤醒基层监督意识、监督流程再造、搭建信息数字化网络等方式,最大限度发挥基层监督效能,确保全面从严治党责任一插到底、落实到位。
二、做法和经过
传统的基层监督更多的是强调纪委监督和执纪问责,对基层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抓的不够早、不够小,网格化管理正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抓手。
(一)基于网格化管理强化基层监督的思路
基于网格化管理强化基层监督以问题为导向,从区分多元化监督主体、再造监督流程、搭建信息化防控网络以及教育引导等方面进行探索。
1.围绕强化基层监督明确不同层级的监督责任。把多元的监督主体精准划分到能够最大限度发挥监督作用的层面,彻底改变纪委一揽子监督、党支部不愿监督、纪检委员不想监督的状况。在充分考虑管理幅度和组织框架基础上,科学划分网格,设置专职网格监督员,为不同主体及时反馈廉情信息和诉求提供必要的途径。
2.通过搭建管理体系再造监督流程。有效的监督机制应该是从监督到发现问题、预警、控制、问责以及警示形成闭环式的动态管理流程。此外,还要落实《党支部工作条例(试行)》关于加强党支部考核工作的要求,建立科学实用的考核评价机制,充分发挥考核的指挥棒作用。
3.发挥信息数字化效能建立完善监督网络。以党支部为基础网格,建立个人廉洁风险防控数据单元,涵盖岗位风险、重点业务、关键环节以及个体廉洁情况并导入网格监督数据库,形成全方位的线上监督网络,解放监督主体的双手,彻底告别繁杂冗长的报告、砍掉形式多余的负担。
4.通过教育引导激发纪检工作网格化管理机制的效能。纪检委员作为监督实施主体是承上启下的关键网格节点,身份意识从唤醒到入心入脑,履职情况从“缺位”至“到位”,用简单、常规的制度宣贯、印发文件、零散培训无法快速完成“质”的转变。必须要有系统的教育培训体系设计,并通过常态化下沉基层一线倾听引导,推动监督主体逐步转变意识。
(二)基于网格化管理强化基层监督的实践探索
调峰调频公司充分发挥网格管理优势,把监督的触角渗透到全体干部员工和业务身边,彻底打通基层监督“最后一公里”。
1.明确管控模式,回答谁来监督的问题。树立一切工作到支部的导向,按照“纪委牵头、支部主抓、逐级传递、网格管理”的模式,把党支部划分为基础管理网格,由纪检委员作为网格监督员,并在纪委——党支部——纪检委员之间实现监督责任自上而下逐级传递,廉情信息自下而上反馈,解决了责任压而不实、信息传递不顺畅问题;同时,赋予每个管理网格内的支部委员具体职责并通过建立完善工作机制加以监督,明确回答了谁来监督的问题。
图1 实施网格化管理前后对比图
2.明确工作定位,回答监督什么的问题。基于网格化管理强化基层监督定位在于把常态化的监督融入到员工和业务的日常习惯中,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以“管住人就管住事”为原则,以全方位动态监督员工个人为基础,嵌入员工思想动态跟踪、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小微政治生态评价、个人廉洁档案、警示教育共享等教育监督模块,全面整合数据信息并进行廉情预警分析,进一步助推对业务的监督。
3.明确监督体系,回答怎么监督的问题。从日常监督到发现问题、预警、控制、问责以及警示形成闭环式的动态监督体系。
(1)从监督到发现问题:网格归口,明确责任,同步推进。以纪委为区域大网格,所属纪委设为二级网格,党支部为三级网格,党支部的隶属关系不变。明确各级网格认真做好党风廉政建设经常性基础性工作、切实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积极实践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等三个方面的日常工作、长期工作。
(2)从预警到控制:建章立制,逐级传递,同轴齐转。建立包括会议及汇报机制、有关事项报告机制以及常态化政治生态评价机制,同时为进一步减轻基层负担,杜绝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问题,建立以网格化管理为脉络的信息系统,报告内容表单化、数据化,实现线上传递,大幅提高信息传递效率,以便及时有效实施控制。
图2 网格化管理预警控制思路
(3)从问责到警示:强化监督,闭环整改,同网共享。对网格化管理日常监督、长期监督中发现的问题,融入信息系统,对整改工作进行实时跟踪的同时,将问题纳入“问题数据库”,要求同一层级管理网格进行对照检查,举一反三。实时监控自查整改的全过程,整改情况计入考核结果,并对典型案例及时通报警示。
4.因地制宜,大胆探索发挥网格化管理效能的最优方式。在前述网格化管理基本思路的指导下,调峰调频公司所属各单位也结合自身实际,积极创新实践发挥网格化管理效能的方式方法,为进一步做实做细网格化管理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实践。如天二公司以党支部网格为载体,率先把对部门员工思想动态的关注融入日常监督,抓常抓长。鲁布革电厂编制“监督信息卡”,围绕日常监督、项目监督等细化监督事项,进一步解决“干什么”的问题。深蓄公司编制项目承包商(供应商)廉洁风险评估分析单,提升对业务廉洁风险的警惕等等。
三、成效和反响
基于网格化管理强化基层监督的思路在调峰调频公司的实践中取得了初步成效,为进一步推广实施提供了理论参考。
1.网格管理机制有效固化,提高了基层监督执行刚性。建立了“一套制度+三个机制+N个模块”的网格管理机制。“一套制度”是指包含网格化管理实施意见、工作指引、辅导素材等一整套制度材料,规范网格管理标准。“三个机制”是指各级网格定期会议联系、沟通汇报以及考核评价等三项工作机制。“N个模块”是指不断丰富完善廉洁风险防控业务模块,如增设员工思想动态评价、苗头性倾向性问题、重大事项报告、小微政治生态评价、廉洁教育共享等业务模块。
2.纪检委员履职意识明显改善,监督由被动向主动转变。经过网格化管理的宣贯、教育培训和面对面的座谈指导,纪检委员的监督意识逐渐被唤醒,并把自己准确定位为专职监督群体。纪检委员一直被弱化、淡化、虚化甚至边缘化的刻板印象开始得到改变,重新“回到”了员工和业务身边。调研数据显示,95%的纪检委员表示逐渐找回了“纪检委员”这个身份的价值和认同感,89.8%的纪检委员主动要求希望通过更多的监督检查和专业培训在短期内提升技能,并增加经验交流、制度规范解读和业务实操等知识模块的学习培训,展现出积极的履职主动性和学习热情。
3.抓早抓小防微杜渐,监督效能开始显现。纪检委员的履职有效发挥了其在员工和业务身边的“天然优势”,从此纪委的日常监督有了看得更远的“千里眼”,有了听得更清的“顺风耳”。实施网格化管理的半年时间里,95个党支部盯住了1700多名干部员工思想动态和工作动态,报告并处理了苗头性倾向性问题6起,发现重大问题事项2起并纳入立案督办范围,重大问题事项立案率100%,实现了从无到有的质变。调研数据显示,93%的干部员工表示真诚欢迎并支持纪检委员的日常监督,95.5%的干部员工认为纪检委员的日常监督比纪委的专责监督更加接地气,是更加温馨的提醒和教育。
4.政治生态向善向好,创业氛围更加正向。在强化基层监督的作用下,清正廉洁干事创业的氛围在基层不断扩散并形成“大气候”。一方面,公司2019年信访举报量同比大幅度下降了87%,物资采购及基建等重点领域的投诉举报更是下降了100%。从近期整体政治生态评价的数据来看,干部职工对公司政治生态满意度为98.46分,供应商及上下游合作伙伴的满意度高达100%。另一方面,基层干部员工在良好干事创业氛围的激励下,职工技术创新工作水平持续持续提升,职创项目立项数每年以13%的速度逐年提升;今年新增有效专利拥有数53项,约为以前年度累计数的30%;科技目入库42项,同比增加10.5%;入库项目总金额1.48亿,同比增加了11%。
5.以信息数据为支撑,搭建起纪检工作网格化决策指挥中心。推进实施网格化管理的信息化建设把原先各自孤立存在的人员监督、廉情预警、重点领域数据等有机整合在一起,并通过决策指挥中心予以固化,极大提高了自主监督效率。该决策指挥中心以重点领域数据为基础,通过建立数据分析模型实现对业务的实时预警监督,以员工思想动态、苗头性倾向性问题报告以及重大事项报告等渐进式防控机制为载体紧盯干部员工的日常行为。
图3 调峰调频公司纪检监察网格化决策指挥中心规划图
四、经验和展望
调峰调频公司基于网格化管理强化基层监督的实践,是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结合当前全面从严治党形势的创新探索,为落实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提供了重要抓手,进一步健全完善了监督体系的机制建设,为改进提高基层监督质量提供了生动实践。下一步,调峰调频公司将继续稳步推进实施网格化管理,推动与数字化建设全面接轨,不断厚植网格化管理的根基;继续改进完善组织机制建设,为深化网格化管理提供支持和保障;运用数字化思维,助推监督效率得到质的提升;要建立简洁高效的考核体系,推动网格化管理有效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