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首页 ->中国电力新闻网-专题 ->全国电力行业优秀党建成果巡礼 -> 创新与实践

国网浙江电力培训中心:打造五“欣“红旗品牌、提升党支部价值创造力

来源: 时间: 2020-10-19 16:28

  黄晓航  陈雯  陈金红 

  国网浙江电力培训中心


  一、背景与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国有企业党的建设工作会议中深刻阐明国有企业发展目标、历史定位,提出“两个一以贯之”的总要求,明确“四个坚持”的基本原则,明晰“六个力量”的发展定位,确立了加强国有企业党的建设重要纲领和依据。党的十九大报告要求党的基层组织要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突出政治功能,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宣传党的主张、贯彻党的决定、领导基层治理、团结动员群众、推动改革发展的坚强战斗堡垒。国网浙江电力培训中心立足“四型一化”党建格局,以党支部标准化建设为指导,建设“欣之港”党建示范基地,打造五“欣”品牌,开展党建文化建设,提升党支部价值创造力,将党建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创新优势、竞争优势,实现党建与培训业务融合,以党建高质量发展引领带动培训质量发展。
  二、思路与做法
  党支部以推动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为目标,以提升党支部发展活力和创造力为落脚点,通过创建“欣之港”工作室,作为支部党建示范基地,同时打造五“欣”品牌,全面开展党建引领、文化铸魂、融入业务的党支部建设工作,提升党支部价值创造力。具体做法如下:
  1.创建“欣之港”工作室,打造“党建+业务”融合载体
  创建“欣之港”工作室的核心在于打破传统各类型工作室功能单一、各自为阵的建设模式,采用了集“党建学习”、“创新研发”、 “文化传承”三位一体的综合性工作室的创建模式,通过从“核心功能定位”、“体系保障建设”、“功能模块设计”、“场地区域划分”、“配套落地建设”等多维度,打造“小平台、大运用”的综合性工作室示范点,为基层党支部探索建立“党建+业务”融合落地载体提供可参考、可复制、可推广的建设经验。


  图  “欣之港”工作室建设一览图

  “欣之港”工作室是“党建学习基地”、“创新研发基地”、“文化传承基地”。
  “党建学习基地”——以满足党支部党员开展日常学习活动需要,保障支部活动的正常开展,促进党员党性修养提升。
  “创新研发基地”——是为打造一支能吃苦、肯钻研的创新攻关队伍,为保障创新团队创新活动的正常开展,提升创新效率与质量,促进团队成员的创新积极性,提供一个开展头脑风暴、创新学习、课题开发的创新氛围。
  “文化传承基地”——“欣之港”工作室作为文化展示、风貌传播的窗口,将中心业务工作成果和“努力超越、追求卓越”的工作精神以及“诚信、责任、创新、奉献”的价值理念传承下去,成为一代代培训师的精神支柱, 实现文化锻魂。
  2.打造五“欣”品牌,提升党支部价值创造力
  依托“欣之港”工作室,重点围绕支部建设、创新工作、文化传承、培训教学、人才培养等方面,培育形成以“欣荣、欣创、欣美、欣源、欣扬”为主要内容的党支部五“欣”品牌,打造支部引领业务发展的动力引擎,凸显党建品牌效应,推动支部工作创示范、成标杆。
  (1)开展“党建+欣荣”工作。以党建夯实支部标准化建设根基,促进党员身份认知,强化党员权利与义务意识,提升党性修养,实现政治担当。结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贯彻守初心、担使命、找差距、抓落实的总要求,锤炼支部党员忠诚、干净、担当的政治品格。持续开展标准化党支部建设,对照党支部标准化建设标准,促进支部基础管理更加规范、活动开展更加有序、作用发挥更加充分。
  (2)开展“党建+欣创”工作。打造研发新课题、新项目和新课程的教学研一体化模式,营造学习、交流、互动、分享和开拓的创新氛围,加速创新成果孵化。充分发挥党员在“欣·青年创新工作室”建设过程中的作用,打造以“欣”为核心主题的系列创新成果和产品。党员同志率先引领和示范,注重创新能力的培养和创新活力的激发,以“欣星之火”QC小组建设为依托,以“欣·声音”系列音频课程开发为切入点,持续培育创新品牌。
  (3)开展“党建+欣美”工作。回顾培训中心发展历程,践行“教书育人、培训育人”的根本宗旨,展现培训师高尚育人意识、优秀业务素质和浓厚奉献精神,发现工作中丰富而美好的点滴瞬间,提升培训中心凝聚力。发挥党建引领力,以支部党员为骨干力量,建设支部“四个一”,即“一个品牌标识、一个品牌展示窗口、一个品牌宣传片、一本品牌宣传画册”,强化文化传承和政治引领。
  (4)开展“党建+欣源”工作。坚持“党建+”回归工作本源,结合培训中心新时代发展战略定位,立足岗位工作职责,优化和调整业务方向,以党建引领和价值创造全面推动新时代培训业务高质量发展。推动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在教科研工作实施过程中,实行“项目负责人”+“党员带头人”双责任制,发挥党建优势;在急难险重工作任务中,强调党员站前排打头阵,自觉接受群众监督,彰显共产党员本色。
  (5)开展“党建+欣扬”工作。关爱青年员工,了解成长需求,遵循成长规律,搭建发展平台,树立岗位建功立业意识,激发潜在创造力,加快成长步伐。探索启动“欣·青年成长导航计划”,以“党员1+1”的形式,通过“一名党员带头联系一名新员工,一名老党员带头联系一名青年员工”的方式,致力打造“欣·徒”工程,让新员工从入职开始就能够清晰明了自身成长轨迹,做好人生规划;让青年员工在成长过程中能够及时得到帮助和辅导,帮助其快速成长。
  3.开展支部文化建设,向党建要质量、要“效益”
  (1)以“欣之港”企业文化示范基地为载体,促进文化全方位落地
  开展支部文化建设提升活动,将学习型组织理论提出的团队学习与分享的理念、现代企业知识管理与传播的理念以及万众创新理念与企业文化深度融合,实施制度文化、学习分享文化、创新文化建设,促进职工与企业共同成长。
  1)制度文化建设。一是针对业务工作新变化、新发展,重新梳理岗位工作职责,进一步明确职工工作范畴和工作内容,制定工作流程和规范,实现了处处有规范,人人遵守规范,按规矩流程工作的良好氛围。
  2)研发与创新分享文化建设。以工作任务为纽带,形成业务自主管理机制、分享机制、透明机制、荣誉机制和评价机制。具体实施了以下学习分享方式并进行了固化:一是自学与集中学习相结合,要求职工每季度读一本书,分享学习体会。每季度围绕一个主题开展一次集中学习,可以是现场调研、参观考察、集中培训讲座等方式;二是工作与学习相结合,工作学习化、学习工作化,结合支部活动,每季度开展一次典型经验分享,职工结合工作心得体会,自选主题,向团队介绍工作心得体会,形成工作分享机制。三是开展以赛促学,竞赛是深度学习的最好方式,通过主题竞赛,选拔赛等方式带动支部学习的积极性。
  (2)创建党员学习区,树立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一是借助党员学习区创建的契机,在支部活动中开展了对党史、党章再学习、再讨论、再分享活动,全体党员牢记党员权利和义务;二是积极助推青年党员参加公司威廉课比赛,借比赛契机带动全体党员学习党规党纪,牢固树立纪律意识、规矩意识;三是成立共产党员服务队,积极参加服务队各项工作,充分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3)推进支部职工队伍健康文化建设,做到以人为本
  随着社会发展和企业转型升级,职工工作内容越来越多样化,学习速度和转化力也越来越快,这无疑给职工带来了很大的工作压力大。支部积极探索建立了职工队伍“心理辅导+体能锻炼”二合一的健康文化建设之路,并形成固化机制。一是借助心灵港湾工作坊,定期开展支部职工心理疏导活动,导入快乐工作、幸福生活的理念,辅助职工全面发展。心理休闲空间作为职工放松心情,舒缓疲劳的场所,通过情绪宣泄、音乐理疗、沙盘游戏等多方位帮助职工释放压力、愉悦身心。体能测试通过对身体形态、生理机能、身体素质的测试提供全面的体质体能水平综合评价,为职工有针对性进行锻炼、提高身体素质提供依据。二是借助“欣之港”工作室中“职工一角”,与工会共同开展读书会等文娱活动,促进职工身心健康发展。
  三、成效与反响
  通过“欣之港”工作室建设和品牌文化塑造,五“欣”品牌已经根植广大党员干部内心并成为引领业务发展的精神文化。此外,“欣之港”工作室作为企业文化建设示范点,在公司范围内已经形成一定影响力。
  1.党建品牌形成。党支部以党建为引领,形成了以“欣荣、欣创、欣美、欣源、欣扬”为主题的党建品牌,使党建融入中心工作,着力突出政工工作新实践,有效推动党建工作专业专注、体质增效、转型升级,增强了基层党建引领作用,发掘了党建工作潜在魅力。近年来,党支部所在部门分别获得省总工会授予的“巾帼标兵岗”,学习型示范班组等荣誉称号。
  2.支部和谐发展。品牌支部建设将企业文化、优秀党员事迹与职工成长发展紧密结合,贴近职工需求,满足了职工对尊重、成就、自我实现等高层次的精神需求。将党建与企业文化深度融合,使职工凝聚力和向心力进一步增强,企业和谐发展。
  3.党群向心力增强。在品牌支部建设中,通过进一步深化党员责任,严谨迅速地将各项工作落实到位、执行到位,通过明确党员领导干部和全体党员在繁重任务工作中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先锋模范作用,引领群众向党组织和党员干部看齐,确保各项工作领导有力、落实到位,在实际工作中体现品牌支部精神,不断增强了党员干部和群众的向心力,展现了基层党组织强大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四、经验与展望
  作为基层党组织,党支部践行初心、牢记使命,围绕中心工作,通过“欣之港”工作室建设和五“欣”品牌塑造,将支部党建工作融入人才培养、队伍建设、创新孵化、文化传承等业务工作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党建品牌体系,促进党支部价值创造,有效发挥了党员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和支部战斗堡垒作用,最终实现了支部党建工作落地生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