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网陕西电力公司培训中心: “三红”党建品牌创建的探索与实践
来源: 时间: 2020-10-10 13:39
王峰 王慧芬 张佩华 吕歆楠
国网陕西省电力公司培训中心
国网陕西省电力公司党校负责国网陕西省电力公司系统党员干部培训教育培训、党建研究、理论宣传和决策咨询。该党校培训党支部(以下简称培训党支部)以“三红”特色党建品牌为重要实践,探索党建与核心业务融合,促进党校发展。
一、背景与意义
(一)加强基层党建是党中央的战略部署
《中国共产党支部工作条例》指出,党支部“担负直接教育党员、管理党员、监督党员和组织群众、宣传群众、凝聚群众、服务群众的职责。”党支部要加强党员信仰教育,补足精神之“钙”,增强“四个意识”。
(二)加强党建与业务工作融合是国有企业发展的需要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的建设是国有企业的“根”和“魂”,强调“业务工作延伸到哪里,党的工作就做到哪里”,发挥党建工作引领业务工作的重要作用。加强企业党建与业务工作融合,提升企业核心团队的凝聚力,将党组织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新时代国有企业发展的迫切需要。
(三)品牌化特色党建是党校建设发展的需要
国网陕西省电力公司党校提出要建设党建工作“教研室”和示范基地的创新目标,发挥党性教育主阵地、理论研究制高点和服务党委决策智力库作用。探索有特色、品牌化党校党建工作,是党校实现创新目标的内在需求,也是解决好以往党员教育存在问题的有效手段。
二、做法与经过
党校培训党支部创新提出了要成为红色精神的播种机、红色文化的传播者、红色教育的开拓者主题实践,即“三红”特色党建实践,依托陕西红色资源,开发出一系列党员爱听、想听的党课;探索出一个党员爱学、培训效果好的培训模式;培养出一群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高的师资;培育出一批“三红”特色品牌特征的党建实践项目。
2019年培训党支部提出了以“红色”为基色的“三红”特色党建品牌建设实践,坚持以传承红色精神开展党员干部理想信念教育,坚持以弘扬红色文化开展革命传统教育,坚持以红色教育促进党员党性意识的强化,不断强壮党员领导干部的红色基因,提升政治品质。
(一)做红色精神的播种机
把传播红色精神作为支部的基本动作,融入培训计划和课程内容。
1.学深红色理论,争做宣讲者
党校教师要做政治立场坚定、党性理论修养高、业务水平强、言传身教的宣讲者,先学一步、学深一层,始终站在党建理论的最前沿,紧跟时代脚步,传承红色基因。
2.挖掘红色资源,转化教学成果
陕北延安有四百多处革命遗址和大量实物材料,还有青年习近平下乡的梁家河村,保存着他当年为民服务的丰富素材,把这些宝贵资源当作“教材库”,党校培训党支部多次组织教师进行整理、挖掘和研究,结合党校原有的课程积淀,构建起具有鲜明时代特性、红色特点的培训课程。
3.打造故事党课,激发情感共鸣
组织党员开发的《一首红歌一个故事》系列党课,挖掘红歌的时代价值,讲述红歌的故事,引发学员情感共鸣。目前,该系列党课已开发出《东方红——为人民谋幸福怎么做》《延安颂——坚守初心才是真正的共产党员》《到吴起镇——弘扬长征精神 坚定理想信念》《抗日军政大学校歌——共产党人的家国情怀》《黄河大合唱——凝聚人心的红歌力量》等六门党课,激情传承红色精神。
4.培养名师挖掘名课,发挥“头雁”效应
为党员搭建争做名师、讲好名课的平台,激励党员在思想修养、业务钻研、攻坚克难中带好头,开展国网陕西公司党校名师名课评选,发现培养一批影响力的名师、名课,以课促学。以此为着力点,进一步开发外部培训市场,为党校拓展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5.践行红色精神,彰显教培服务
成立党校张思德共产党员服务队,坚持“六融入”(融入培训管理、培训内容、培训方式、培训载体、培训服务、爱心服务),用每一个微小细节让学员充分感受到全心全意的培训服务,为打造党校特色教育品牌、创建国内一流企业党校奠定基础。
(二)做红色文化的传播者
1.依托革命旧址,打造红色基地
按照地理位置的不同,开发出延安线、陕南线、西安线等6条革命传统红色教育线路,供各区域学员选择;在梁家河、延安革命纪念馆、照金革命纪念馆、马栏干部学院、西安八路军办事处和西安事变纪念馆等地挂牌设立党校党性教育基地,实现承红色文化、红色资源育人的功能。
2.感召红色文化,融入中心工作
组织党员汲取红色文化的营养,补足精神之“钙”。一是开展“诵读红色家书,体悟信仰力量”“时刻牢记入党初心、过好党员政治生日”“学先烈、守初心、担使命、抓落实”等红色系列主题党日活动。二是支部联建,与系统内兄弟党支部开展“守正创新、不忘本色,奋勇争先、创造一流”及“争做红色文化宣传员”主题党日活动,通过“联学、联建、联创”党建工作机制,扩展红色文化的受众。三是开启“党课大家讲”活动,由支部党员自告奋勇讲党课,相互交流,筛选组建“初心讲师团”,实施“送课上门工程”,将红色系列党课成果全部运用到基层,服务基层党组织。
3.体验革命情怀,增进党性觉悟
用实地、实景和真人真事再现的方式,让学员身临其境容,增进感情认同。在党员教育培训中,将90%的课程安排在了现场,采用“马扎上的流动课堂”现场教学。在梁家河“重走总书记劳动山路”,让学员山梁上现场感受青年习近平的担当精神;在为人民服务讲话台前,面对张思德雕塑,朗诵《为人民讲话》,聆听张思德的故事,感悟为人民服务的精髓。
(三)做红色教育的开拓者
1.理论阵地前移,转化研究成果
培训党支部前移服务走进基层,让基层的需求成为党校在课程开发、成果提炼的“导向标”。总结基层党建工作中的创新实践,开展党建理论研究,把研究成果转化成红色教育的教材、课程体系,使培训更接地气。
2.研究阵地前移,解决难点痛点
发挥党员教师团队的人才优势,深入实际直面问题,研究解决方案。筛选基层优秀实践案例开展课程与教学研究,将好的经验成果进行提炼塑造,以案例教学的模式进行推广。
3.教学阵地前移,主动上门送培
主动为基层党员干部学习培训做好服务,开展“微课堂”送学下工地、进班组,将党校开发的各类课程,送到特高压建设工地、偏远站所等一线班组;利用互联网开展“网上党校”学习培训,对无法集中学习的党员,让每位党员都能够接受红色教育的熏陶、心灵的洗礼。
4.品牌建设前移,发挥“教”“研”功能
注重特色教学系列规划,形成理论水平高、实践性强、认可度高的品牌课程。完成《强化反腐机制 释放治理效能——中国检察制度的前世今生》《法眼看廉政》等核心课程;持续完善《保密十二时辰》《一首红歌一个故事》系列品牌党课。针对性开展理论研究、课程体系研究和党建工作的前沿问题研究。
三、成效与反响
(一)“三红”品牌促进党建与业务同频共振
突出红色引领,把党建融入党校工作中,解决业务与党建“两张皮”现象;坚持党校服务工作大局,传承红色基因、红色文化,讲述红色故事,用“三红”特色促进党组织强根铸魂,和业务工作同频共振。
(二)“三红”品牌推动红色教育焕发生命力
发掘红色资源的时代意义,丰富党校培训课程内容,使党性教育更具生动性、时代性,焕发出红色教育的生命力。
教研团队积极探索培训新方法,《不能说的秘密》用情景剧展示的方式,将日常工作中易发的泄密细节再现,每一幕情景表演结束后,培训师现场与学员互动找问题,学习保密工作的规定。该课程受邀参加国网公司2019年保密及密码业务培训班进行授课展示。
(三)“三红”品牌彰显支部战斗力
通过 “三红”党建品牌创建,使党支部组织生活常态化,进一步焕发出基层党支部战斗力和凝聚力,党建带动党校核心业务硕果累累。
1.教师创新积极性高涨,用一系列独具优势的课程弥补了过去的课程重理论、轻实践,重宣讲、轻互动的不足。完成《强化反腐机制 释放治理效能——中国检察制度的前世今生》等既有红色基因传承、又有现代管理科学的优品课程系列十余个。
2.党员教师带头攻关,先后开发出《张思德与为人民服务》《党中央在延安十三年》等6门专题党课,《选择——白求恩与白求恩精神》《毛泽东与毛岸英的特殊父子情》以及《一首红歌一个故事》系列党课16门,克服了培训课程内容更新缓慢,跟不上形势要求的缺点。
3.多项教学研究成果获奖。协助公司党建部开展《省级电网企业“寻心梁家河•传承延安魂”现场体验式党员教育管理》重大管理创新项目分别获陕西省行协、国网陕西省电力公司管理创新成果一等奖;《电网企业党校依托红色资源建设党员干部培训教育课程体系的探索实践》获陕西省行协管理创新成果二等奖;《发挥红色优势 传承红色基因》获全国电力行业优秀党建成果案例、国网党校最佳案例。《基层党支部建设创新途径探析——以国网党校西安分校“三红”党建品牌创建为例》获全国电力企业管理创新实践2019年论文一等奖;支部书记谈党建《“三红”党建品牌促融合提升》在《中国电力报》登载,“三红”特色党支部品牌影响力持续扩大。
四、经验与展望
“三红”特色党建品牌的建设推广,培养了一支思想素质和理论水平高、业务能力强的骨干教师队伍,名师名课、教研成果层出不穷,彰显了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也为党校品牌的推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红”特色品牌化党建工作实践,为党建工作融入中心工作,探索出一条切实可行的实践途径。一方面,根据本单位和社会资源的具体情况,确定基层党组织党建工作的目标,开展党建的过程,使党员的“四个意识”不断加强,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得以发挥,具有典型的推广意义和可复制性。另一方面,党组织以核心业务为基础,为党员搭建在中心工作中发挥带头作用的平台,让党员有用武之地和展示风采的机遇,实现了党建与中心工作的高度融合。特色品牌化党建工作实践,对于企业党建促进中心工作具有典型的示范意义。
“三红”特色党建品牌的建设是一项探索性实践,其特别之处在于把陕西独有的红色资源,运用到党员红色基因的教育培训之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对于基层党组织和党员的发展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我们可以展望,在持之以恒的坚守和努力之下,以红色为特色的党建工作定会花开满园,成果飘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