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网黑龙江电力公司:中俄电力企业文化交流与实践
来源: 时间: 2020-09-25 09:36
贾永超 汪延利 侯磊
国网黑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
一、背景与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俄建交70周年纪念大会上指出:“要大力促进民心相通,夯实世代友好的民意基础,鼓励两国社会各界、各地方加强交流互鉴,共同传递中俄世代友好的接力棒。”
2012年国家电网公司中俄500千伏直流背靠背联网工程带电运行成功,500千伏阿黑线、220千伏布爱线、110千伏布黑线长期稳定运行。国家电网公司与俄罗斯东方能源股份公司共同签订了《长期供电合同》标志着中俄国际能源合作战略迈向新时代。国网黑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以服务“一带一路”建设、国际能源互联网建设和龙江自贸区建设为契机,以企业文化建设为抓手,探索跨文化管理和融合的路径,推动企业文化建设融入国际化发展,为建设具有中国特色国际领先的能源互联网企业注入强大精神动力。
二、做法与经过
(一)工作思路
为进一步加强跨文化管理和文化融合,提升文化传播影响、塑造公司品牌形象,充分发挥黑河毗邻俄罗斯远东地区的地域优势,主动担当提升国家电网公司品牌的美誉度、知名度和影响力的光荣使命,探索中俄电力文化交流与实践路径,并形成了以电网互联互通为基础、以文化互鉴互学为桥梁、以员工互帮互助为纽带,推动文化交流、促进文化繁荣、增进文化认同的思路,为公司建设具有中国特色国际领先的能源互联网企业助力。
图1 企业文化交流实践模式图
(二)具体举措
1.以电网互联互通为基础,在技艺切磋中推动文化交流
在与俄罗斯阿穆尔州电力公司之间多年联网运行的基础上,通过联合培训演练、青工交流学习等方式,在技艺切磋中推动双方文化交流。
一是在年度交流研讨中互惠互融。按年度举办中方与俄罗斯阿穆尔州公司之间的电网运行方式研讨会,中俄双方共同研讨中俄电网运行方式、进行危险点分析研判、举行联合反事故演习2次,已经探索出一整套专业技术合作的成功模式。通过专业技术层面的长期交流,在中俄电力员工之间形成了深厚的友谊,为双方电网联网运行提供了坚实保障。
二是在联合培训演练中互竞互促。中俄双方调度员每年在中俄双方各进行一次联合培训,共同探讨跨国输电线路技术故障的排除、倒闸操作术语、故障联合处理、反事故演习等方面工作,进一步提高中方调度员的俄语听说、故障应急、电力专业术语翻译等能力,为今后中俄双方调度合作、业务交流奠定了基础。截至目前,累计培训中俄干部员工106人次。
三是在现场观摩学习中互督互进。俄罗斯阿穆尔州区域调度局第一常务副总经理科斯金·维塔列一行来到黑龙江检修公司500千伏黑河换流站参观学习,通过技术与文化交流增进中俄双方了解。通过共同观看黑龙江公司500千伏黑河换流站《中俄能源合作之窗》专题宣传片,参观场区“共建一带一路,加强国际交流”的专题照片墙,全新展示了中俄换流站建设历程和发展足迹。邀请阿穆尔州电力公司青工参观国网黑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黑河公司通江路营业厅,体验模拟用电缴费服务,并邀请俄电青工根据切身感受对龙江电力优质服务特别是面对外籍人员如何提高服务质量提出建议,为营业窗口在接待外籍人士的过程中积累宝贵经验。同时,黑河公司和俄罗斯阿穆尔州布拉戈维申斯克市电力公司各派青年职工代表团赴对方交流学习,参观对方的企业经营管理、电网运行管理、走访大型客户,通过青年职工之间的密切交流,促进双方电力企业之间的交流与友谊,为中俄“一带一路节点城市”建设提供成功经验。
2.以文化互鉴互学为桥梁,在文艺交流中促进文化繁荣
充分发挥黑龙江省黑河市与俄罗斯远东地区阿穆尔州首府布拉戈维申斯克市(简称布市)作为“中俄双子城”、民众交往频繁的“地利人和”优势,通过组织传统文化交流活动,在文艺交流中促进双向文化繁荣。
一是以传统文化为媒介促进交流。开展文化“溯源”活动,寻找中俄双方两代电力人开展座谈交流,重温中俄联网工程建设过程中的点滴故事和奋斗历程,印证了中俄电力发展历程和中俄历史记忆,上一堂生动的文化课。以文化浸润,增强员工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以坚韧不拔的电网人精神激励、鼓舞年轻人积极投身到能源互联网企业建设中。组织举办“一带一路中华文化沙龙”,邀请俄方青年职工代表团参观民族文化展览、茶艺文化展示、手工艺术体验、美食文化体验和文化交流座谈。国网黑龙江电力员工文化交流代表团,赴俄观摩俄罗斯传统艺术讲座、参观俄罗斯油画艺术展览,参加俄方举办的电力职工开展员工艺术创作交流会;依托黑河-布市“中俄文化大集”,围绕提供更好的营商环境,开展“一国两城共建共优化”主题实践活动,中俄青年职工声乐小舞台、中俄电力职工包饺子比赛,为更加深入的交流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是以体育交流为媒介增强互动。以“乒乓交流”为引领,组织举办多种形式的职工文化体育交流活动,以文化体育促进中俄电力职工之间的“民相亲”。接受俄罗斯阿穆尔州电力公司邀请,国网黑龙江电力乒乓球队参加阿穆尔州国际乒乓球公开赛,取得了男子团体冠军的好成绩。邀请俄罗斯阿穆尔州电力公司和阿穆尔州乒乓球协会代表队参加国网黑河供电公司庆祝建国70周年职工乒乓球比赛,交流技艺、共叙友情。通过乒乓球运动的交流,开辟了中俄电力企业之间职工文化体育交流通道,各项交流活动相继展开。
三是以观点交锋为媒介加深理解。在“五一”国际劳动节、“五四”青年节和庆祝建国70周年重大节日期间,组织文艺轻骑兵开展“文化送基层”活动,邀请俄籍文艺工作者到电力生产一线,通过中俄双方文化节目,让员工体验到东西方不同的文化形态。邀请俄方青年与公司青年开展“心灵圆舞曲中俄青年”联谊活动,以茶和咖啡开启聊天话题,互相介绍饮食、习俗等两国人民的异同点,互谈对对方国家的认识,畅谈各自角度看待问题的观点和简介,从而增进相互间的了解。
图2 企业文化交流实践展示图
3.以员工互帮互助为纽带,在心意传递中增进文化认同
员工是企业之间实现文化交流实践的重要媒介。国网黑龙江电力认真领悟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关于和平发展及构建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的要求,为员工搭建共学、共研、共筹的平台,在心意传递中增进双方文化认同。
一是技能共学“一帮一”。开展“跨国师带徒”技能共学活动,由阿穆尔州电力公司和黑龙江公司每年分别遴选10名技术骨干和新员工,交互签订“师带徒”协议,在跨国“一帮一”的技术交流中,为双方企业培育出技能更全面、沟通更顺畅的员工队伍,为双方长久合作奠定了人才基础。
二是文化共研“一对一”。以新员工为主力,开展“我的异国笔友”文化共研交流活动,由两国青年电力职工以抽签方式结对子,并通过书信、微信等方式交流,互相分享本国的文化、习俗、特点,互相教授本国语言发言写作等,在员工心中埋下友好互信、和睦相处的种子。
三是爱心共筹“一加一”。以班组为单位结对子,开展“爱心无国界·圆梦一加一”活动,每个“爱心对”由一个中方班组和一个俄方班组组成,共同帮扶中俄双方各一个特殊困难群体。通过共同募捐助学金、共同看望困难家庭、共同陪孤寡老人过特殊节日等方式,将中俄友好的印象传递到社会各界,增进双方友谊。
三、成效与反响
1.中俄电力文化交流更频繁,为企业文化融入国际化发展注入新鲜活力
在“迎进来”与“走出去”的双向文化交流中,中俄电力员工之间对彼此文化的理解更加深刻。包饺子、乒乓球等中国传统文化受到俄方员工的欢迎和喜爱;中方员工也在参观俄罗斯传统艺术、巧克力工厂,与俄方员工座谈交流过程中开阔了企业文化建设的思路,体现中俄友好关系的彩绘墙、照片墙、微视频等文化成果在公司内部广泛传播。公司拍摄的献礼新中国成立70周年视频《友谊点亮边城》在微信平台广泛转发,收获数万条点赞,初步实现了企业文化融入国际化发展的有益探索。
2.中俄电力跨境合作更顺畅,为一流能源互联网企业建设注入强劲能量
中俄电力合作作为两国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致力于探索彼此信任、互利合作、互相支持的相处之道。2019年以来中俄双方共开展联合电力检修2次、联合培训1次。截至2019年12月11日安全运行天数3978天,累计从俄罗斯进口电量186.13亿千瓦时。节约标煤970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2289万吨。黑龙江公司售电量突破35.11亿千瓦时,较同期增长6.84%,实现长周期连续安全生产5547天,“两国一城”一体化在电力合作领域渐入佳境。
3.中俄电力技术交互更紧密,为自贸区供电工程高效落地注入持久动能
在与俄方的技术交流过程中,公司员工的综合技术水平不断提升,涌现出刁晓峰、苗森等技术尖兵,分别获得全国劳动模范和全国五一巾帼标兵。公司做好对俄自贸区服务工作,高质量完成了中俄天然气管道东线工程、黑河自贸区建设、中俄界江大桥等供电配套项目服务工作。
四、经验与展望
随着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不断呈现新气象、释放新活力,迈入高水平、大发展的新时代,随着双方在文化、教育、旅游、体育等领域合作深入开展,中俄人文交往已深入民间,成为促进两国民心想通、推动两国关系发展的“催化剂”。国网黑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作为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排头兵”,在服务“一带一路”建设和推动公司国际化发展方面肩负着重大责任。中俄两国关系已经走过70年历程,未来也将走得更远更好。中俄电力关系的探索实践也还有更多可为空间。接下来,国网黑龙江电力将在固化文化交流模式、创新技术交流合作上下功夫,把“青创赛”“示范点”“服务队”等优秀经验传播出去,把俄方电力的优秀经验引进来,推动两国电力事业共创一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