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网冀北公司管理培训中心:文化连心桥,党建赋能添活力
来源: 时间: 2020-09-25 11:08
谷玉春 曾凡华
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管理培训中心
“老刘,211号是我点投的,你凭啥在‘文化分享群’里也报号211啊”?“我说老段,是你搞错了吧?我投票时明明白白显示当时的票数是210,我
点投后那自然就是211啦,所以我就在群里报号211啊,有啥问题吗?”
“老刘,电话里跟你扯不清,我下楼去你办公室理论哈”。“好嘞老段,来吧,我这儿刚沏得一壶碧螺春”。
通电话的老刘和老段,是管培中心的两名老党员,莫逆之交的他们,是同事眼里的“开心果”,这是二人在为单位推送《书香国网》的参赛作品投票时发生的一个小插曲。看着老段急赤白脸的跑下楼,戴着口罩的同事们,忍俊不禁笑了起来。
2020新年伊始,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把全国人民带入了一场史无前例的没有硝烟的战场。在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科学决策和统率下,国企各级党组织与党中央同呼吸、共命运,共克时艰,发挥组织优势,为夺取战疫全面胜利,发挥着“压舱石”的作用。作为国企最基层的党组织之一,国网冀北管培中心党委审时度势,发挥党建优势,建设平台型组织,激活组织发展内生力,为建设“双一流”管培中心,汇聚坚强的组织力量。
打破组织“玻璃墙”,文化成为连接组织与职工个体的黏合剂
形势严峻的新冠疫情让“不确定性”成为企业必须直面的挑战,如何让宅在家里的职工队伍依然拥有企业归属感、感受到组织的向心力和凝聚力。管培中心党委以问题为导向,突破常规组织管理模式,挖掘管培中心文化基因,为职工搭建文化分享交互平台,是非常时期组织柔性化管理的一次生动实践,更是一次基层党建赋能的成功写照。
回溯中心历史沿革,全国一流重点技校、华北地区首个职业技能鉴定中心、华北电网培训中心乃至今天的国网冀北公司管培中心(兼冀北公司党校),不同的社会职能,赋予了不同的文化积淀。文化是管培中心的“根”和“魂”,用文化做黏合剂,管培才能基业长青,守根铸魂,管培的明天才会有不竭动力。
党建组织搭平台,头雁展翅群雁齐飞
作为管培中心党建品牌之一的“初心.冀忆”道德文化大讲堂,自2019年线下组织实施以来,深受广大职工喜爱。疫情期间,居家办公模式成为组织设置的常态,职工之间有联系,但交流很少,更渴望疫情早日结束、复工见面。危情时刻,中心党委决定率领广大职工队伍以《文化战疫》的方式参战,利用信息时代网络优势,为职工队伍搭建线上学习、分享、交流的文化平台,对组织实施“逆科学管理”。通过文化分享,调动、挖掘广大职工的工作潜能和工作的主观能动性,以人为本,汇聚职工个体能量,让组织获取不竭的发展动能。
《文化战疫》栏目可以支部为单位、职工自愿报名参加,也可跨支部进行“混搭”,分享内容不设边界且呈现方式等均由分享人自行主理,总之,每一位分享人在这个线上平台,都可以尽情的展示自己的优势,在节目制作过程中,尤其是在媒体技术应用方面,如背景音乐、音频合成等,分享人必须要完成“自我挑战”。
栏目确定后,党建部支部率先垂范,首推第一期分享内容《活出生命的意义》。近半个小时的音频分享,知识性的文字变换成大家熟悉的声波,直抵每一位听众的心底,引发了强烈的共鸣,大家纷纷在“文化战疫分享群”里点赞、留言,尤令分享团队感动的是培训一支部计算机专业的魏老师,一向沉默寡言的他不仅在群里献花点赞,还附上了路遥老师的经典语录:人生之所以精彩,是因为它不总是晴空万里,也不总是阴云密布,没有一个冬天不会过去,也没有一个春天不会到来!语录表达着魏老师心底的思绪,更道出了党建部团队心声。
“小吴你好,有个事儿想跟你商量一下。”
“王老师,啥事?”
“咱支部也想整一期《照片背后的故事》进行分享,题材内容和解说词我基本都整好了,但是考虑到我的‘音值’有点儿低,担心会影响整体效果,所以想请你做解说,不知方便不?”
“哦,那我试试看,王老师,抽空您把文稿给我发一下,我再结合自己的语言表达习惯适当的做一下小修改,您介意吗?”
“不介意不介意,小吴,你尽管修改好了,真是太好了,谢谢你呀小吴”
“王老师,您甭客气,支部的事儿就是咱分内的事儿,还得感谢您如此信任我呢。”
撂下电话的小吴,便全情投入到解说词的修改、录播工作。又是一个令人期待的周三下午,《文化战疫》栏目线上分享专场如约与大家在“云端”见面了。一帧帧栩栩如生的天鹅照片,在优美的大提琴背景音乐衬托下,伴随着小吴清澈、甜美的解说次第登场。高雅、灵动的疣鼻天鹅组,凭借小吴动听的声音,诉说着他们与良乡小清河这片水域的不期而遇,她们用心体悟着摄影爱好者王老师为她们带来的每一个“高光时刻”,用翩跹的舞姿馈赠着每一个按响快门的镜头,于初春的北方山水间,雕刻了一段疫情中的美好时光。“温暖的冬天”为人们带来了一次唯美的视听体验,更唤起人们对生命的无限热爱与希冀。
《文化战疫》汇聚职工心流
《文化战疫》犹如管培的一个全景文化舞台,疫情是舞台的时间表,每个周三下午三点钟,党建部团队都会在“文化分享群”里摇旗呐喊,活跃气氛,为当天的分享嘉宾热场。随着栏目的热播,栏目的知识性、艺术性、烟火气吸引着越来越多的职工扫码入群,“周三下午三点钟”成为疫情期间的“小期待”。线上分享交流让久未谋面的同事们变得更加亲切、友善,线上交互模式因文化的纽带变得更通畅、更温情。在这里,每一位分享人,都能收获真诚的赞美与鼓励,更能收获满满的自信。随着《文化战疫》的深入人心,群里的“观众”多了,舞台上的“演员”也多了,不分党员干部还是普通群众,更不分入职先后与资历深浅,这个舞台属于管培的每一位职工。大家自告奋勇,竞相上台。中心党委的全体领导班子成员,则化身普通听众,13场文化分享,从未缺席,期间还接地气的参与互动,及时的给与分享点评、点赞鼓励,提振了“文化分享群”的士气,非常时期,《文化战疫》提升了管培中心职工队伍内部交互水平,增强了团队集体荣誉感,汇聚起促进企业发展的职工心流。
“宝忠,我想代表咱培训二部去分享一次‘老照片背后的故事’,借这个机会给年轻的同志们讲讲管培中心的历史,趁咱们这群老帮菜还没退休,给孩子们讲讲管培的前世今生,或许对他们的成长有好处。你觉得可以吗?我可不是党员哦!”
“老高,没问题,你的创意太好了!你不仅代表了咱二部,更代表了管培中心发展历程中的一批亲历者,管培未来的担子终将落在年轻人的肩上,但是艰苦奋斗的精神永远值得传承。好好准备,需要组织帮助,随时言语哈!”
对话中的高老师,是管培二部的一名资深培训师。当年毕业时和一批同龄人都留在管培这片土地上,一晃便是30多年时光,从青春到暮年,一代人见证了管培的时代变迁,更融入了与中心休戚与共的“家”文化情怀。无悔青春,奋斗韶华,感恩时代,开创未来。退休前夕,受《文化战疫》的启发,她萌生了这个念头后便开始着手准备资料。
习惯于讲专业课的高老师,分享起自身职业生涯的点滴故事,真诚、委婉并有很强的带入感:透过那些发黄的老照片、回望杂草丛生的后操场、破旧的实习厂房,台虎钳旁、烈日的电杆下、足球场上,一张张年轻、活力四射的脸庞......一代人的青春记忆、一代人的奋斗历程,在高老师的轻柔述说中进入人们的视野。
“老照片背后的故事”感染着群里的年轻同事,她们纷纷留言:“一定学习老一辈艰苦奋斗精神,不负韶华,让管培明天更辉煌!”高老师的分享更是打开了老同事的记忆闸门,原本下午3;30结束的线上分享,直到晚上8点钟,一些老同事还忍不住往群里推送一张张珍贵的老照片。
《文化战疫》提升年轻人的姿态意识与创新活力
《文化战疫》是平台也是舞台,所谓姿态,就是人的心气儿。随着管培职工队伍中年轻人不断递增,如何激活年轻人的创造力,也是中心党组织考量和探索的方向。《文化战疫》就像一把钥匙,开启了青年职工与组织沟通的意愿,平台不仅成为她们进步的阶梯,更有效的激发了她们的创新灵感。
“天呐,这是晓玮的声音吗”“真没想到,她外表那么柔弱,声音的爆发力如此之强,简直是判若两人”.....
《文化战疫》第二期分享人宋晓玮,是财务党支部一名新人,入职时间不长,瘦弱、文静、内敛是她留给人的第一印象,加上工作原因,很多老同事甚至叫不出她的名字。当栏目组向青年团支部抛出橄榄枝后,没想到平时最安静的她很爽快的答应并主动创作散文诗一首,线上分享时铿锵有力的诵读,惊艳了全场,大家对“宋晓玮”不再陌生。事后有同事问她是否有朗诵功底时,她依然微笑着弱弱的摇头说“没有,就是反复听前辈的声音,使劲儿模仿出来的,感谢组织给了我一次学习、展示的机会”。
培训二支部的孙晶晶,素以学习力强、喜欢计算机编程等,在青年培训师队伍中独树一帜。在《文化战疫》线上分享最后一期中,她创新制作了“微视频”,与大家分享了区块链比特币的相关知识,带给大家一种全新的视听体验,涨知识的同时更突显了自身逻辑思维缜密、层次清晰、表述准确等授课技能优势,同时也带给大家一种启示:任何创造力,都离不开大量的积累,释放创造力的关键,就是要释放天性。只有善于发现机会的人,才更容易激发创造力。
《文化战疫》助力提升组织优势
《文化战疫》是管培中心党组织以创造党建价值为依归,促进企业聚力发展的一次生动实践。
众人拾柴火焰高,《文化战疫》每周三上新。13期节目、20位分享嘉宾,中心8个党支部实现了全覆盖。期间党建部支部的原创作品《榜样中国,走向未来》,参与了国网公司举办的“国网榜样.与你同行”主题诵读活动暨网络投票评比活动。管培中心在职职工108人,其中党员78人。在国家电网42家参赛单位的4980条作品网投角逐中,克服组织体量小的弱势,发扬“蚂蚁啃骨头”的精神,人心齐,泰山移。党建部怀着“让管培主旋律传的更远”的初心,在近3个月的时间里,持续每天利用中心“网大学习交流群”“文化战疫分享群”组织职工为作品投票。很多职工为了帮助作品拉票,利用自己的社交资源组建微信群,每天组织群友为作品投票。文章开头讲述的情节,便是投票接龙中的小插曲。《榜样中国,走向未来》每日一投票,已经成为职工们的“每日必修课”。在这场持续投票的接力赛中,《榜样中国,走向未来》始终领跑所有参赛作品,最终以“网络收听第一”“网络票数第一”的绝对优势收获了《书香国网》主题诵读活动冠军的殊荣。荣誉鼓舞职工士气、汇聚职工精神力量和信念,助力组织在未来获得更多竞争发展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