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 陇上孟河

  • 中电智媒IOS版

  • 中电智媒安卓版

X

卷首语丨做好需求侧“减碳”大文章

来源:《中国电业》 时间:2021-08-09 14:06

做好需求侧“减碳”大文章

《中国电业》评论员

  每当电力供应紧张时,有序用电、需求侧响应等电力需求侧管理措施便会“大行其道”,成为保障我国电力供需平衡的有效手段。然而,面对碳达峰、碳中和的历史使命,以及能源消费总量和能耗强度双控的目标任务,电力需求侧管理的深度、广度需要站在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高度来加以提升,实现从应急之策到常态化工具的转变,从而在节能降碳工作中发挥更加积极主动的作用。

  精准发力,抑制不合理电能消费。电力工作者首先要充分认识到电能占终端能源消费比重日益增大的实际,树立“节能提效是第一能源”的理念,把提高电能利用效率作为电能配置的首要目标。例如,内蒙古、四川等地近日开始清理虚拟货币挖矿项目。由于虚拟货币“矿场”用电特征显著,电力企业可以结合大数据应用和负荷监控提供高效的技术支持,准确识别、清退相关项目,为引导推行绿色低碳的用能模式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

  完善机制,挖掘用户侧减碳潜能。传统的电力需求侧管理给人以做减法的固有印象。未来,以“双碳”目标为指针的新型电力系统的构建,在强调新能源为供应主体的同时,更注重系统性的观念,电力需求侧管理的工作模式也必然随之变革。在“双碳”目标约束下,源网荷协同联动、有效衔接,使得终端用户成为电力系统安全低碳运行必不可少的一分子,也为高度分散的需求侧资源得以集中利用带来了可能。因此,要通过不断完善相关政策和保障机制,将需求侧管理工作纳入系统建设全局,引入综合能源服务理念,凸显需求侧资源的减碳价值,充分挖掘全社会包括企业、事业、居民用户的电力需求侧管理潜能,让实际参与的用户获得感更足、成就感更大。

  加快创新,推动管理方式优化升级。近年来,我国用电营商环境不断优化,不仅要归功于政府部门大力推行简政放权,还得益于互联网技术的广泛应用,实现了信息数据的互联互通。可以预见的是,备受瞩目的新型电力系统将给电力技术带来更多革命性的变化,自动化、智能化、可视化需求侧响应技术在能源电力系统的应用来日可期。如果需求侧管理工作也能实现“三零”“三省”,电力用户参与需求侧管理只是“举手之劳”就能“有利可图”,那么需求侧节能降碳的空间将不可限量。

  低碳生活事关全人类命运,虽然能源供应结构优化是前提基石,但只有消费侧同向发力,形成协同效应,实现“双碳”目标才能做到用最经济的办法收取最显著的成效。

责任编辑:于彤彤  投稿邮箱:网上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