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电业》 时间:2021-03-15 13:57
国网新疆电力:行健,行远
本刊记者 周倜然 李易峰
行健,是驰而不息、追求卓越的内生动力。《易传》象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指的是自然的运动刚强劲健,人们也应该刚毅坚卓,奋发图强。如今中国企业更需要追求“真正的强”,不是“规模的大”,而是“不可替代”的核心竞争力。
行远,是步步前进、至臻至善的心之所向。行远自迩,语出《礼记·中庸》:“君子之道,辟如行远必自迩,辟如登高必自卑。”于企业而言,无论有什么样的远景蓝图,一步一步扎实踏下,罗马总会达到;量积累到一定阶段,必然转向质的升华。
没有片刻喘息犹疑,刚刚跑完2020年“极不平凡”赛程的国网新疆电力有限公司(简称国网新疆电力),又快马加鞭,开启了2021年的“十四五”新征程。
如何在“十三五”的蓄势中再接再厉,“十四五”新征程如何精彩开局?国网新疆电力既要在“行健”中下功夫,又要“行远”见真章。
昌吉-古泉±1100千伏特高压直流工程。陈建军 摄
降本增效之道
许多职业棋手们甚至终其一生都在研究开局。
每局棋的开始阶段称为开局,或称布局。开局是全局的基础,开局形势的好坏,影响中局、甚至全局的胜负。因此,从第一步起,就应树立明确的战略目标,以坚定的信念去力争胜利。
新疆是我国重要的能源基地,是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战略支撑。党的十八大以来,新疆围绕国家“三基地一通道”战略定位,建成了一批能源资源开发转化、“西气东输”“疆电外送”重大工程,形成了煤炭、油气、电力、新能源全面发展的能源体系,能源供应保障能力显著增强,为国家能源安全保障作出了重大贡献。
2020年12月,国家能源局局长章建华在新疆调研时强调,“十四五”期间要切实推动新疆能源高质量发展,加强电网主网架和调峰能力建设,尽可能多地增加风电、光伏等清洁电力就地消纳利用,千方百计提高清洁电力外输比例;要让能源发展成果更多惠及各族群众,深入推进农网改造升级、南疆四地州煤改电等能源基础设施建设,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
新疆在我国能源版图中的地位举足轻重,这也考验着国网新疆电力怎样答好时代命题。
“十四五”期间企业运营成本问题更加突出,原材料成本、人工成本、土地成本、能源环保成本继续上涨,企业经营将面临更大的生存压力。但与此同时,相对乐观的是,随着政府行政体制改革的深入,营商环境的持续改进,智能制造的普及,生产效率进一步提高等,这些都会带来企业很多隐性成本的降低。从企业自身而言,如何通过自身管理、技术、模式的改变,降低成本,是“十四五”的重要课题。
降本就是增效,这一理念已得到国网新疆电力上下的认同。
“十三五”以来国网新疆电力身体力行,加强生产运行管控,坚持向精益管理要效益。在加强工程建设、生产检修、营销管理等各环节管理的同时,国网新疆电力积极推进无人机自主巡检及数字化建模,压降用工运维成本1200万元。
提升精益管理,既要在“管”上下功夫,也要在“省”上做文章。面对多年形成的库存物资,国网新疆电力全力“唤醒”沉睡资源,让物资利用最大化,节省开支。物资公司按照“消纳存量、控制增量”的原则,组织各供电单位从多方面开展库存物资消纳,2020年累计消纳库存物资9330.47万元,有效提升库存资源动态周转,节省公司经营成本。
在盘活物资过程中,国网新疆电力运用“互联网+”思维,推进实物资源“线上”管控,建立班组库全景管控系统,贯通“库、仓、现场”信息数据,让物资部门管“库”,专业部门管“仓”,项目部门管“现场”,实现信息共享、资源共享的跨专业管理机制。经过多年发展,国网新疆电力建成西北首个无人作业智慧仓库,吞吐量、存储量提高3倍以上,制定消纳责任清单,全面盘活物资,取得良好经济效益。
克州乌恰县吉根乡萨哈勒村抵边村寨工程施工现场。邵琳 摄
特高压持续领跑
刚刚过去的“十三五”,是《中国制造2025》的第一个5年,主要目标是“基本实现工业化,制造业大国地位进一步巩固,制造业信息化水平大幅提升。掌握一批重点领域关键核心技术,优势领域竞争力进一步增强,产品质量有较大提高”。现在看来,这个目标已基本实现。
已经开启的“十四五”是实现《中国制造2025》关键5年——“十三五”更多是补短板,“十四五”要实现重点行业的全面领先,要形成一批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跨国公司和产业集群,在全球产业分工和价值链中的地位明显提升。
提及中国高端制造,不得不提特高压。而疆电外送的特高压通道,不仅在技术参数上世界领先,更是特高压实现远距离、大规模资源优化配置的成功实践。
2016年1月,准东-皖南±11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开工建设,这是世界上电压等级最高、输送容量最大、输送距离最远的特高压输电工程。
2019年9月27日,准东-皖南±11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投运,标志着新疆电网进入了交直流混连“两直两交”新时期,疆电外送的通道及方式实现多元化。
2020年7月24日,准东-皖南±1100千伏特高压输电功率由600万千瓦提升到800万千瓦,是全国目前在运的26条特高压线路中功率最大的,输电能力居全球第一。
随着准东-华东(皖南)±11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输电能力大幅提升,2020年全区疆电外送电量首次突破千亿千瓦时大关,全年实现外送电量1055.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8.1%,为促进新疆优势资源转换、保障中东部地区电力供应发挥了重要作用。
中国华能、中国华电、国家电投等数十家大型能源央企纷纷在新疆布局,开发潜在能源资源。“十三五”期间,新疆发电行业投资2160亿元进行电源建设,4条疆电外送通道直接带动了新疆电源建设等相关产业投资约1018亿元,每年增加税收24亿元。
绿色经济遐想
去年,习近平总书记在联合国大会上郑重宣告,中国将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体现了大国担当,向世界传递了推动绿色低碳转型的坚定决心。
在此背景下,光伏发电、风电、核电等新能源产业将成为“十四五”重点发力的赛道。新疆也凭借其“风光”资源优势,在新能源产业发展中有亮眼表现。
“十三五”以来,新疆借助丰富的清洁资源,瞄准新能源技术发展方向,积极推进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围绕国家大型风电和光伏发电、国家能源资源陆上大通道及综合能源等基地建设,新能源产业发展乘势而上,全疆已实现新能源南北水火互济风光互补,清洁发展已实现从“瓶颈制约”向“总体适应”跨越。
新疆新能源发展不仅带来能源结构的变化,更带动了新能源产业链的发展。
新能源装备领域,新疆金风科技公司已具备1.5、2.5和3兆瓦大型风力发电机组整机制造能力,蝉联全球最大风机制造商;光伏领域,新疆已形成“煤-电-硅-光伏集成应用”制造产业链,大型光伏电站制造及系统集成(EPC)能力超过135万千瓦;电网建设中变电装备领域,特变电工公司已形成国内14个制造业基地,在750千伏级以上超高压输变电、±800千伏、±1100千伏直流输电等关键装备制造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新能源更促进了新材料的发展。铝基材料特色产业链初步形成,其中高纯铝、电子铝箔、电极箔、100千克及以上蓝宝石晶体制造体系初步形成,电子铝箔国内市场占有率达到60%,多晶硅产能达到3.2万吨。
如今,新疆已形成了以新疆金风科技、特变电工、宝钢集团新疆八一钢铁有限公司、新疆新能钢结构有限责任公司等为代表、涵盖了冶金制品、电气制造、设计研发、组件制造、物流运输、安装调试、维护管理等新能源环节的产业链式产业集群。
围绕着新能源上下游发展而形成的庞大产业链更是产生出巨大效益。国网新疆电力积极服务新能源并网消纳、构建交易市场、建设外送通道、提升新能源综合利用率,积极推进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由能源大区向能源强区转变,也让产业链上的新能源企业信心倍增。未来必将走出一条结构更优、效益更好、优势释放更加充分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责任编辑:于彤彤 投稿邮箱:网上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