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 陇上孟河

  • 中电智媒IOS版

  • 中电智媒安卓版

X

淮北供电公司:群星璀璨耀相城

来源:​《中国电业》 时间:2020-12-17 15:18

群星璀璨耀相城

——记国网淮北供电公司“三先”典型

  《中国电业》通讯员 李伟 李林 葛成龙

  淮北古称相城,相传公元前21世纪,商王朝的创立者商汤的十一世祖相土向东部开拓疆土,建城于相山南麓,相山、相城由此得名。坐落在相山脚下的国网淮北供电公司,得益于企业文化的厚植和恩泽,涌现出众多先进典型,而下面介绍的赵波、张涛、孙燕飞,只是这家小公司诸多企业明星中的代表。

  赵波:敢为人先,奉献的人生最美丽

  “是您给了我第二次生命,是您英雄般的大爱给了我们全家人希望。长大以后,我一定要做一个知恩图报的人,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把您的爱心传递下去……”这是一名接受国网淮北供电公司职工赵波造血干细胞的女孩写下的肺腑之言。

  2014年11月,时年40岁的赵波的血样经分型检测后加入“中华骨髓库”(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他也因此而成为一名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

  2019年6月18日,赵波突然接到安徽省红十字会的电话:“您好,赵波吗?您的血样和浙江一名患有重症血液病的10岁女童低分辨检测配型成功,您是否愿意捐献?”“当然愿意!”赵波毫不犹豫地答应了。

  2019年10月13日上午,赵波瞒着父母、岳父母,以及正读高三的女儿,向单位请了年休假,来到合肥,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办理了住院手续,准备捐献造血干细胞。捐献之前,他每天早晚需要各注射一针动员剂,以刺激造血干细胞短时间内大量生长,并由骨髓内游离释放到外周血液当中,以便于通过血细胞分离机采集。5天时间内一共打了9针动员剂,赵波出现了明显的不适反应,每天晚上翻来覆去睡不着,浑身冒汗,床单被子都湿了,但是他丝毫没有打消救人的念头,并坚持每天锻炼身体,保持良好的身体状态。

  10月18日,经过连续3个多小时的采集,机器从赵波体内循环抽取7200毫升血液,经过血细胞分离机提取出144毫升造血干细胞悬液,被紧急送往浙江省某医院。赵波也因此成为安徽省第198例造血干细胞无偿捐献者。

  生活中,赵波心地善良,经常参加各类志愿服务活动。近年来,他无偿献血4000多毫升。在帮助他人的过程中,赵波自己也收获着快乐。

  今年春节抗疫期间,赵波积极响应淮北市委市政府号召,第一时间到社区报到,加入志愿者队伍中,主动协助社区工作人员宣传各种疫情防控知识,让防疫意识深入人心,对出入小区的居民做好出入证的发放和登记,给进入小区的人员测量体温,对非本小区人员和车辆进行劝阻和引导。

  “作为一名党员,虽然不能战斗在抗疫一线,但我尽力做到为抗疫贡献一份力量。”赵波说。在疫情防控期间,赵波除了认真做好党员志愿服务,还积极主动帮助修复小区损坏的隔离围栏等设施,清扫小区楼道内堆放的杂物。他积极响应单位号召,踊跃参加支援武汉疫情捐款活动,用实际行动为党旗添彩。

  在志愿活动中,赵波还经常给身边的志愿者加油打气:“只要我们齐心协力,一定能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战‘疫’!让我们一起加油,春天一定会来!”

  张涛:创新争先,奋斗的青春最亮丽

  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中国好人、安徽省劳动模范、安徽省职工技术能手、安徽省最美职工、国家电网公司电力生产技能专家、安徽省电力公司“青年岗位能手”、淮北市首届十大相城工匠……这一个个荣誉的背后,是张涛长期的辛勤付出。

  现年47岁的张涛,是国网淮北供电公司输电带电作业班五级职员,从事高空高压带电作业已有28个年头。春夏秋冬,寒来暑往,提着爬杆铁鞋、扎着安全腰带、戴着手套、拿着钳子等工具,在1700多千米长的线路上奔波忙碌。室外的风刀霜剑,将他雕琢得头发花白,皱纹如刀刻一般。

  1992年,19岁的张涛参加工作。从上班第一天起,他就暗下决心,一定要“笨鸟先飞”,并给自己默默定下了奋斗目标:努力成为岗位上的行家里手,让自己的青春绚丽多彩。

  只有高中学历的张涛深知自己专业理论知识相对欠缺,工作中,他留心观察师傅的每一个动作,一边比划,一边默默记在心中;遇到不懂的问题,他虚心向师傅请教。白天,在电杆上从事实际操作;晚上,他就找来专业书籍,苦心钻研,悉心研读,把实践知识和理论知识对照起来“消化”。《输电线路施工标准与运行、检修规范》《带电作业技术标准规范适用手册》《带电作业操作方法》等专业书籍也被他翻得书角都卷了起来。

  功夫不负有心人,通过勤学苦练,张涛很快成了技术骨干,后来担任班组长,并加入中国共产党。在安徽省电力公司两年一次的专业技能大赛中,他多次摘金夺银,并被免试授予技师和高级技师称号。

  在输电线路岗位工作过的人都知道,这个岗位的工作不仅十分辛苦、劳累,有时候还有危险。

  夏天,骄阳似火,高压铁塔表面温度高达五六十摄氏度,炙烤得脸上不停地流汗;玉米地热得像蒸笼,在里面钻进钻出,像“蒸桑拿”,脖子、背上、手臂上被玉米叶划过的地方,让汗水一浸,火辣辣地疼;傍晚,蚊虫叮咬,有时还会遇到小蛇和叫不上名字的小动物。从村里绕道时,有时还会遭遇狼狗的袭击。

  冬天,在冰天雪地里行走,鞋子被冰水和淤泥包裹着,粘在脚上有几斤重。爬上塔杆,寒风刺骨,风大时感觉铁塔在摇晃,好像随时会被大风吹下来。

  每天重复一样的工作,工作结束后,常常是腰酸背疼。面对如此艰辛的工作环境,张涛也打过退堂鼓,但一想起父亲对他说过“咱就是个普通人,别想着干出惊天动地的事,你干的活儿关系到千家万户,一点也不能马虎”,张涛就为自己有放弃的想法感到羞愧。虽然工作很辛苦,但父亲的话一直激励着他,要用心做好每一件小事。此后,张涛把父亲的话演绎为“能把每一件简单的事做好就是不简单,把每一件平凡的事做好就是不平凡”。

  为提高线路青工的专业技能水平,张涛积极开展导师带徒活动。针对班组新进人员的特点,挑选出技术和思想素质过硬的老员工,结成帮扶对子,签订师徒合同、定下学习目标,在一年内使新进人员达到线路专业高级工的水平。

  近几年,张涛带领的班组先后被安徽省劳动竞赛委员会、安徽省总工会授予安徽省“模范班组”和安徽省电力公司“优秀班组”等荣誉称号,他个人也获评省电力公司“模范班组长”。以张涛名字命名的“张涛劳模创新工作室”也成为淮北供电公司培养青年才俊的重要平台。

  孙燕飞:实干在先,爱满人间燕飞扬

  二十年来,她不忘初心,从一名退伍女兵变成了“爱心飞扬的小燕子”;她积极向上,从青涩的新员工成长为全国青联委员、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劳动模范;她砥砺前行,让寥寥数人的志愿服务团队发展成为300多人的志愿服务组织。她就是国网淮北供电公司员工孙燕飞。

  2009年4月,电费回收面临严峻的外部形势,孙燕飞积极创新电费回收模式,倡导并成立了“燕飞便民流动服务队”,制定了详尽的服务规程和活动方案。每月,6名女性服务队员走进居民小区,利用POS机开展收费服务。走进社区,让孙燕飞和队员们接触到了孤独的空巢老人,感受到残疾人生活的不易,也看到了远离父母的留守儿童内心对母爱的渴望……渐渐地,孙燕飞和队员们从最初单一的入户收电费服务,扩展到定期到社区开展安全用电宣传、用电咨询、排除居民家庭用电故障,帮助孤寡老人、残疾人解决一些生活中的困难;为留守儿童送去一份关爱;又拓展到爱心助学、扶贫济困等多元化的服务……

  2012年,孙燕飞被调整到淮海路营业大厅担任班长。“你试着把客户作为家人一样对待,用心服务。”牢记老班长的叮嘱,“燕飞便民流动服务队”很快“升级”为“燕飞志愿者服务队”,孙燕飞带领队员们进企业、进军营、进学校、进社区,把爱心洒向淮北的各个角落,成为一个流动的“爱心窗口”。

  二十年来,孙燕飞坚持开展用电安全课堂、电力便民服务,共受理用电业务36000余份,接待客户咨询90000余次,开展用电宣传700多场。她和队员们走遍了淮北市所有居民社区,开展各类活动3000余人次,先后救助了周海燕、张雨婷、刘紫薇、丁心连等24名贫困、残疾儿童,建立143户重点监护空巢老人档案,爱心捐助资金10万余元、图书2000余册、蛋糕52个、轮椅10辆、便携式小推车20辆。培育、孵化了光明驿站——关爱留守儿童志愿服务、“阳光伙伴”——助残行动、相城电保姆·用心三六五、电靓相城——创城我先行、燕飞来——关注留守儿童用电安全宣传教育、关注留守儿童心理健康、与空巢老人结对“认亲”等多项志愿服务项目。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孙燕飞发起的“燕飞来”关注留守儿童用电安全项目荣获第三届中国青年志愿者服务项目大赛金奖、第十一届中国青年志愿者优秀项目奖,走上了全国志愿服务的最高领奖台。2019年,又荣获全国模范退役军人称号;今年11月,又荣获“全国三八红旗手”称号,并被中宣部、全国妇联确定为全国四个重点宣传典型之一,被中央电视台和新华社重点报道。

责任编辑:张媛媛  投稿邮箱:网上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