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电业》 时间:
架起保护天山一号冰川的“生态桥”
《中国电业》通讯员 刘文龙 刘莉 宋德义 张晨语 王晋魁
乌鲁木齐后峡地区天山一号冰川距离新疆乌鲁木齐市西南120千米,是世界上离城市最近的冰川。上世纪五十年代,后峡地区修建了一些工业企业,附近的电厂、煤矿、国道216线行经车辆扩散的污染物、过度放牧带来的土壤退化等,对当地环境造成了严重破坏。为此,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大力实施“蓝天工程”,关闭了后峡地区的孤网运行自备电厂,国网新疆电力有限公司乌鲁木齐供电公司将替代电厂的后峡35千伏输变电工程作为2018年一号“政治、民生、环保”工程全力推进,于2018年8月31日完成电网送电工作。该工程投运后,后峡地区野生动物种群数量呈上升趋势,旱獭、野猪、雪豹的种群数量增加明显,当地林业部门还监测到狼、熊等大型食肉动物出没。
项目背景
乌鲁木齐后峡地区紧邻乌鲁木齐河及天山一号冰川,属于乌鲁木齐市乌拉泊水库饮用水水源地二级保护区。天山一号冰川区域是水源涵养、生物多样性保护等生态服务功能极为重要的区域,是确保新疆干旱区绿洲经济发展和寒区生态环境稳定的重要水源,对乌鲁木齐市乃至全疆水资源稳定、自然生态平衡至关重要,由于其特殊的生成环境和构成,成为特有的不可再生的资源。
但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对周围环境造成严重影响,并危及乌鲁木齐市重要的水源地,解决后峡地区的环境保护问题,已成为当前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任务。为此,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大力实施“蓝天工程”,关闭了后峡地区的孤网运行自备电厂(该电厂主要向环鹏公司内部单位供电,同时后峡地区社会用电也一直由该电厂承担)。关停后,该区域的供电将由后峡35千伏输变电工程提供,满足后峡地区周边工业、居民的用电需求。
具体做法
本项目依据天山一号冰川后峡地区的地理环境,以及企业、居民等用电需求考量,以围绕保护冰川与周边的环境为目标,注重电网工程建设前、中、后期的管理对环境影响的管理,把后峡35千伏输变电工程,作为国网乌鲁木齐供电公司2018年一号政治、民生、环保工程全力推进。
多方联动,科学规划选址
新疆自治区党委政府、乌鲁木齐市委政府密切关注后峡35千伏输变电工程建设,多次召开专题会议进行安排部署。国网新疆电力有限公司对此项工程高度重视,主要领导先后三次在公司领导班子周例会上协调推进工程建设和供电接收工作,并安排成立以国网乌鲁木齐供电公司总经理任组长的项目建设领导小组,及时协调解决存在的问题,确保工程按期投运。在工程立项之初,当地林业局会同供电公司制定供电线路,技术人员先后7次到现场踏勘,对电网规划进行综合考量,实现电网线路科学选址规划,降低电网项目建设中的植被、林木以及野生动物的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防止项目建设再次对天山一号冰川环境造成破坏。
绿色施工保护生态
后峡35千伏输电线路,途经草原、丘陵、林带,全线需穿越大面积草场、树林等区域,施工中生态保护非常重要。为了保护生态,施工过程中大型吊车等机械不能入场,为此,全线能采用“地面组装、吊车组立”的方式进行组立的铁塔屈指可数,不仅一片片塔材需人工搬运至施工点,且铁塔还需作业人员从地面逐层往上,将一片一片塔材在空中“拼接”而成。在放线阶段,为了保护线路下的树木不受伤害,在植被多的区域,施工人员搭建跨越架进行放线;在植被较少的地方,施工人员会提前把植被移开,等到放线结束后再恢复原貌。同时,为保护草地,施工中会运用雨布等材料,堆放砂石及废弃的施工材料,以便于施工结束后清理现场,使植被恢复原貌。
主要成效
由于天山一号冰川的特殊性,以及周边环境生态的脆弱性与地理位置的偏远性,公共电网难以到达。35千伏输变电工程在严格遵守国家环保政策法规要求,在施工过程中合理布局选线,避让环境敏感目标,减少输变电工程对生态脆弱地区的扰动,实现与周边环境相协调,满足了社会公众对电力环保的期望,其经济、生态价值十分显著。
直接影响
从2017年项目建设,经过近一年的紧张施工,后峡35千伏输变电工程于2018年8月31日完成电网送电工作。后峡地区的企业、部队、水库、科研单位以及周边牧民,用上“稳定电和洁净电”。按照政府要求关停的后峡电厂总供电负荷最高为9.6万千瓦,年总发电量:7.53亿千瓦时,后峡35千伏输变电工程完工后,年节约9200余吨标准煤,减排燃煤烟尘80吨,二氧化硫137吨,氮氧化物129吨,2.04万吨二氧化碳,大大的保护了1号冰川的自然环境,有效地解决了燃煤电厂污染天山1号冰川水源地的问题,降低了企业大气和固废污染物排放对冰川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冰川表面冰尘颗粒的增加,对减缓冰川退缩有一定的积极影响,提升了冰川带给环境的调节作用
经济效益
国网乌鲁木齐供电公司在项目建设的过程中,技术人员先后多次联合相关政府部门实地勘察现场,并依据实际选择最优线路施工路径以及施工方式,充分识别、评估出了工程存在的环境风险,从而避免触及环境敏感目标,跨越生态保护红线导致的工程被动改线等系列问题,避免由于违法跨越生态保护红线、环境敏感目标或是环境影响超标引起工程被动改线等问题,提高工程投资效率避免投资浪费的现象出现。同时,35千伏输变电工程的顺利建成投运,解决了原自备发电厂的环境污染问题,降低了政府及企业环境治理成本,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
社会效益
乌鲁木齐市后峡地区将接入新疆主电网,后峡地区周边的煤矿企业、部队、水库、科研单位以及萨尔达坂乡与板房沟乡的牧民都将用上稳定电、洁净电。减少了环保纠纷事件的发生,提升了该区域供电可靠性,优化区域的网络结构,极大地满足该站所在区域用户的用电需求,促进了公众、政府、电网企业的互信,有助于推动当地经济社会的更好更快发展。
生物多样性方面
随着35千伏输变电工程的建成投运,以及多项生态工程的实施等,之前乌鲁木齐的水污染问题得到了有效地治理,过去在低洼地带,裹挟着泥土、垃圾、冰雪融水、废污水问题已经不复存在;同时山体植被也得到了有力的修复,实现了黄山披绿装。乌鲁木齐县生态环境逐年改善,野生动物种群数量呈上升趋势,尤其是野猪、雪豹的种群数量增加明显。根据当地牧民监测,出现成群结队的野猪,旱獭也有大量出现,偶尔还出现了狼、熊等野生动物出没。在一定程度上修复了天山一号冰川脆弱的生态环境,丰富了该区域的生物多样性,35千伏输变电工程是保护天山一号冰川的一次成功实践。
后峡35千伏输变电工程建设,为保护乌鲁木齐地区生物多样性提供了有效的方案,实现了电网建设与环境保护的协调统一。因此,围绕生态环境保护大局,实现电网建设与生态环境的友好发展,电网企业应积极建设与运营绿色电网,为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电力行业解决方案。
责任编辑:张媛媛 投稿邮箱:网上投稿